电影《敦刻尔克》剧照 最近很火爆的腾讯访谈节目《十三邀》,最新一期采访了影片《敦刻尔克》导演、著名的好莱坞影人克里斯托弗·诺兰。这场对话事后被形容为节目主持人许知远的“又一场尬聊”,诺兰在对话中告诉一向执著于在访谈对象身上挖掘“不甘平庸”之处的许知远,其实自己最喜欢当导演的一点,便是导演只需要做到“全面的平庸”。 “全面的平庸”这句话,听上去很容易做到,而实际上,“平庸”易,“全面”难。用这句话来观照诺兰的《敦刻尔克》,或许更容易把握这部影片的本质。 《敦刻尔克》取材于二战初期英法联军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后组织的一场军事大撤退。这场大撤退的了不起之处在于,在海面被德国空军火力封锁、为保护有限的海军实力无法动用更多大型军舰和船只的前提下,盟国政府动员了近千艘各式小型民船,在十天的时间内,依靠百姓的力量一船一船将总共33万余名士兵从敦刻尔克海滩安全撤离,为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保存了实力;期间,2万多人阵亡,数万名掩护撤退的士兵被俘。战斗同时在陆地、海上和空中进行,场面之惨烈、悲壮可想而知。 然而影片却刻意避开了战斗场景,把主视角放在了从德军枪口下逃生至海滩,盼望着救援和回家的英军士兵身上。电影一开场就展现了诺兰的叙事功力,短短数秒钟,观众的注意力便被剧情牢牢吸引住,银幕上那群在“嗖嗖”乱飞的子弹中逃命的年轻士兵一下子便让观众的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伴随着士兵们的逃生之路,故事按照诺兰设计的节奏,在秒针滴答声的伴奏下,一步步展开。 影片确实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战争片,战斗场面、尸体以及伤口的镜头都处理得十分克制。相反,浓墨重彩展现和渲染的是片中每一名士兵强烈的求生欲望:他们拼命地奔跑,争先恐后地挤上船舰,又惊恐万分地从被敌机击中将沉的船上跳下,在海水里、在燃油泄漏后燃起的海面大火里垂死挣扎,驱动着他们的唯一动力就是求生本能,他们想活,他们还那么年轻,他们想回家;银幕下,观众的感知和情绪被诺兰高超的叙事手段调动着,时而紧张窒息,时而欢呼亢奋,时而感动落泪。 诺兰在《十三邀》中告诉许知远,著名导演艾伦·帕克曾说过,所有的电影都是在操纵人心,关键在于你能否做到不露痕迹。可以说,《敦刻尔克》全片,很好地诠释了“不露痕迹”四个字。 电影从士兵的生存欲望这个角度切入,使得这部影片对战争的审视跳出了族群利益的局限,站在了全人类的立场和角度,令你不由自主去思考:生命如此宝贵,为什么却要在这儿彼此杀戮?人类这是怎么了? 事实上,描写战争的同时反思战争,几乎是世界电影史上所有经典战争片的共同特点。一部真正优秀的战争电影绝不会止步于把战争拍得好看、过瘾,而是在好看过瘾的同时,还能让观众意识到战争本身的残酷、不人道,把观众的情绪引向对战争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 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是,战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总是无法避免战争?从历史上看,战争摧毁的不仅仅是生命和财富,还有人类文明,一场战争能够让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倒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正如网上的一句评论所说:“优秀的战争片,不会美化战场,不会粉饰死亡,不会矮化敌人,不会无视常识,最重要的是,不会宣扬战争。”这几点,《敦刻尔克》基本上都做到了。窃以为,这也是每一名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电影工作者应当坚守的原则。 诚然,正如诺兰在访谈中表示,他本人并没有经历过战争,缺少战争体验,所以他抛弃了战争叙事,选择从自己比较拿手的角度入手,讲述一个关于生存的悬疑故事。既扬长避短,也让影片在回归好莱坞大片主旋律的同时,在审美认知上高出了很多平庸之作那么一丢丢。 然而归根结底,这仍是一部商业片,有着标准的好莱坞商业片的故事套路。堪称完美的叙事手法、柳暗花明的剧情、大团圆式的结局。片中的叙事分三条时间线齐头并进、交错呈现,三条线分别是:士兵们海滩上翘首以待的一周、应征民船奔赴战场途中惊险不断的一天和英军战斗机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小时,三条线时长相差悬殊,却彼此呼应且衔接得天衣无缝,凸显了诺兰非凡的导演功力。而影片中那位在众人心目中犹如定海神针一般的老船长道森,以及那位视死如归、直至飞机燃油耗尽才从容降落被俘的空中英雄法瑞尔,则完全是传统好莱坞电影中“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翻版。影片对于生命的关怀和对战争的审视,在这样的“英雄”光环和大团圆结局的欢天喜地面前,顿显苍白无力、黯然失色。毕竟只是商业片,在更深层次的内涵挖掘上,我们无法要求更多。 诺兰也坦率表示:在理性上,自己更像是一位商人,而拍摄这部影片,考虑更多的是公司必须赚钱。在市场面前,人文关怀很容易溃不成军,撤退速度常常要比当年敦刻尔克海滩上的盟军士兵迅速多了。 这或许便是诺兰导演自己所说的“全面的平庸”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