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空气中漂浮着美国中产阶级的萧瑟与颓靡——评正在上映的美国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汇报 陈黛曦 参加讨论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男主因为一次重大家庭变故而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虽然这在表象故事层面已经成立,但是严谨的导演却要让这个行为逻辑不单单停留在个人原因这个表面。这个剧本深邃的魅力在于埋设的人物前史与整个社会的现实现状都为人物的行为逻辑加码。
    说来也巧,8月下旬我刚从波士顿回国,就赶上美国影片 《海边的曼彻斯特》 在中国上映。故事正是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距离马州首府波士顿一个多小时车程。小镇因与英国的曼彻斯特重名,老外图省事儿,索性就简单加了个“海边的”。英国的曼彻斯特并不靠海,这样就一下清楚地将隔着大西洋的两个曼彻斯特区分开来。
    我第一次去马州,本想好好感受一下这个欧洲人登陆美国的第一站,幻想那儿总留有着某种老牌强国的遗风。但波士顿令我无比失望,虽然短短几周的行程未能深入浸润他们的生活,但整座城市的气质、街上民众的状态、大牌百货的陈色、高价租下的公寓的设施……种种迹象让我感受到马州的精气神里隐隐的“丧”,空气中漂浮着大颗粒感的萧瑟与颓靡,让我很不舒服。在一回国就看到的这部电影里,我找到了所有感觉的印证。
    这是一个典型美国式“两个男人相互拯救”的故事,美国人特别会做这样好看的男人戏, 《闻香识女人》 《触不可及》《肖申克的救赎》都是同款
    《海边的曼彻斯特》 是去年北美影坛顶尖的文艺佳作,导演本人同时也是编剧,将美国知识分子所有的洞见与思考都深埋在看似平平的叙事中,犹如一颗美玉被拙朴的牛皮纸一层一层包裹。又像一块百味的千层蛋糕,即使没有挖到最深处,每一层都有好滋味。这个获得2017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剧作有宇宙黑洞般的魅力,每精读一遍,就被吸入越深。
    表象故事没有理解的难度,一位在波士顿为低端小区修水管通马桶的白人中年男子———李,因为一通电话被迫中断工作,驱车回到家乡,也就是海边的曼彻斯特这个小镇。他的哥哥忽然去世,留下一个16岁的侄子托付照顾。在李为哥哥治丧的过程中,影片回述了人物的前史。原来他离开小镇的原因是由于他的一次酗酒酿成重大家庭悲剧。家中失火,三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命丧火海。他背负着沉重的罪孽,自认没有资格担负照顾侄子的责任,于是拒绝成为侄子的监护人。然而在与侄子短暂相处的过程中,他渐渐进入准父亲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陪伴侄子度过了丧父最初的艰难日子。他也遇到了前妻,前妻改嫁并怀孕,迎来了新的人生。她为自己曾过分指责向他道歉,希望他也能像她一样走出这段人生的阴霾。充满生命力的侄子像一台心脏起搏器,不断地“电击”叔叔如死灰般停止跳动的心。最终,在这段救赎故事的结尾,即便叔叔仍然自我放逐,但显然已度过了他人生的严冬状态,像片尾画面中渐入的草木气息,他的生命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丝初春般的复苏。
    这是一个典型美国式“两个男人相互拯救”的故事,美国人特别会做这样好看的男人戏,《闻香识女人》 《触不可及》 《肖申克的救赎》 都是同款。
    男主演凭借神一样的演技,将一个背负沉重罪孽的灵魂刻画得入木三分。他曾第一时间想去死,却最终选择将自己牢牢钉在十字架上,用肉体的自我折磨来惩戒自己。他住在波士顿简陋的地下室,在工作中遭老板剥削,被独居的中年女人调戏,结束工作后他会去酒吧喝两杯,用酒精麻醉自己。他常常与陌生人一言不合就开打,寻衅滋事只是为了问别人讨点拳头。只有皮肉的痛苦,才能让他意识到这具肉身还活着。世上最严厉的刑罚不是死亡,而是泡在苦海里一生一世孤单地浮沉。
    他们都喝得醉醺醺,又吵又闹。他的生存状态不是一个个体,而代表着一个群体。这一群不靠谱的男人就是当下美国中小城镇中产阶级的真实写照
    但这些扎实细腻的处理,都还不能体现编剧兼导演的高妙之处。剧本最好的地方在于主人公的悲剧性不仅仅是一场让人唏嘘的家庭意外。编剧为人物设计了丰厚的背景与前史,从而建立起其行为逻辑的所有合理性。
    男主角李是典型的美国小镇中年,他的家庭也是绝大多数美国中产阶级的缩影。一家五口住着一栋小别墅,金发妻子是典型西方审美眼光里的美女,养育了三个孩子预示着这家人生活殷实。哥哥也住在小镇上,家族买了一艘小游艇,经常出出海,日子惬意至极。游艇上写着母亲的名字,船就象征着这个家。悲剧发生之前,李的日常状态很具典型性。影片通过三场戏把美国当下绝大多数中产阶级的生活白描了出来:一场是出海,哥哥驾船掌舵,李全程在甲板上逗侄子玩,镜头聚焦演员的脚部动作,显示出这个男人的轻佻、活跃、热情。一场是他回家,妻子感冒,他与孩子厮混几下,脏衣服也不换就上床与妻子耳鬓厮磨,妻子一脸嫌弃却也拿他没办法。看似闲笔的家庭戏实则是重要的人物生活状态的交代———这就是一个终日无所事事,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胸无大志,没什么追求,混沌度日的美国小镇中年男人。他十分满足于当下的人生状态,老婆孩子热炕头,事业上也没什么上进心,最大的爱好是喝酒和出海,闲人一个。
    第三场戏是决定性的,影片表现了他和一群小镇中年男人在男主地下室打乒乓球,他们都喝得醉醺醺,又吵又闹。他的生存状态不是一个个体,而代表着一个群体。这一群不靠谱的男人就是当下美国中小城镇中产阶级的真实写照。你可以想象,即使没有闯下后面的滔天大祸,他老婆也可能对这个不靠谱、整天喝酒取乐,活得不上不下,饿不死也没有上进心的男人失望。
    以上还是一些比较明显的社会矛盾刻画。更隐晦的是片中埋着那些只有美国人才一眼能够看明白的文化梗,更深一层为人物在悲剧发生后的自暴自弃建立合理性。李在片中看了两次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比赛。1820年代,随着第一波欧洲移民潮的到来,大批爱尔兰人移居北美的马萨诸塞州,并将他们的罗马天主教也带到这座城市。20世纪初起,爱尔兰人开始在首府波士顿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肯尼迪家族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然而,尽管直到现在,爱尔兰文化在美国仍然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对于大多数爱尔兰人后裔来说,当他们一代又一代怀揣梦想,离乡背井,到北美大陆来建立一个新的家园,与大西洋对岸的故土隔绝,故乡已成为他们心中的“失乐园”,而这里也不是家园。影片的种种细节暗示,片中这个小镇上不乏爱尔兰后裔,波澜不惊的日子让他们深感苦闷,喝酒作乐是唯一的消遣。这是这一层文化上的内心铺垫,失去家庭固然是这个男人了无生趣的理由,但导演觉得还不够厚实,为这个人物在文化背景上加码。
    影片后半部分,初看上去是正能量的,不煽情,不做作,始终用一种平实的力量呼唤着人文关怀。侄子的活力不断点燃叔叔,他坚持不肯卖掉游艇,最后他们共同为游艇换了一个发动机。这就象征着,游艇有了一颗新的心脏,这个家有了新的心脏。这个家没有死亡,象征家族的这条船又一次出海了,叔叔看着侄子站在了昔日自己哥哥的位置,为船掌舵领航。这个家有了新的生命。侄子代表着活力四射的新一代爱尔兰后裔,但是导演最绝的一笔来了。侄子在最后跟叔叔的对话中说,“我不准备读大学。”一个如此优秀的孩子,也意识到在他生活的地方,自己根本看不到传统的求学晋升的希望。这群爱尔兰后裔是失落的。故国已经不是家园,新家园也让他们觉得失望。片中的大海是个重要的意象,所有海上的桥段都是幸福的,海在这里代表了温暖、包容,平静的大蓝抚慰一切疼痛,治愈人间剧殇。当男主越来越接近大海,当他把卧室的玻璃窗徒手砸碎,也就象征着他即将走出个人悲剧的阴霾。然而,来自更深层次的失落感依旧无法排遣消散。他们似乎只能把自己固定在海上,仿佛,唯有这小小一方无根的移动着的陆地,是他们失落已久的家。
    影片除剧本之外还获得了2017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重奖。成就一次伟大的表演,必须要提供给演员伟大的角色设计,扎实的心理根基,伟大的角色帮助伟大的演员建立表演自信。《海边的曼彻斯特》 的男主因为一次重大家庭变故成为一具行尸走肉,虽然这在表象故事层面已经成立,但是严谨的导演却要让这个行为逻辑不单单停留在个人原因这个表面,这个剧本深邃的魅力在于埋设的人物前史与整个社会的现实现状都为人物的行为逻辑加码。这是需要反复研读电影文本才能挖掘出的细节,假如有观众挖到了,会无比感叹剧本的高明,没看出来也不影响故事带来的情感冲击,这就是真正的好电影所具备的艺术高度。(作者为影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