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振当今的戏剧艺术,赢得观众的喝彩,必须提升戏剧的人文气质,让高科技声光电扮靓舞台的同时,更点亮人文精神之灯。提升戏剧艺术的人文气质可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即追求人类生存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精神追求等,帮助人们构建起心灵家园和精神家园。二是对人的现实关怀,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环境和命运的关心,对他们生存欲望的理解和同情。 纵观戏剧艺术发展的历史,真正优秀的戏剧作品,总是体现出充沛的人文精神,呈现着浓郁的人文气质。可以说人文精神是戏剧艺术的灵魂,戏剧之所以能够以古老而独特的形态超越历史、现实与未来,就是因为它不仅是高台教化或简单娱乐,更是陶冶人的灵魂、引导人心向上向善的阶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高扬人性,揭示人的生存意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戏剧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正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叩问、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以及对文化人格的反思,把一部部充满人文精神的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欣赏使人们获得尊重、关怀、友善等人文素养,促进人们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在我国戏剧发展史上,无论是古典戏曲,还是从西方引进的话剧,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物命运,追求人间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历来是共同的主题。《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古代经典剧目,传达的是对人物纲常命运的关注。《雷雨》《日出》《原野》等现代戏剧,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创作者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对人性的体察和对生命的关爱与悲悯。《茶馆》中,一锅老汤、一壶浓茶,把一幅充满人世坎坷的老北京人物风俗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新时期以来,戏剧在对社会人生以及文化人格的反思上有相当的成就。《狗儿爷涅槃》对中国农民的命运投入极大的热情和思考,既写出了几千年小农意识对农民的禁锢,也表现了对民族文化意识的深刻反思。《桑树坪纪事》通过讲述一群农民被封建思想所蒙蔽,使原本善良朴实的人性发生扭曲的故事,表达了落后思想对他们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阻碍。 戏剧需要表现人文精神、生命内涵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发现,一旦丢失了这些,空壳的戏剧就成了各种形式的杂耍。当今中国戏剧陷入低谷,一些话剧、戏曲、歌剧等冷清寥落。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戏剧本身对人文精神的疏离,以及生命内涵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些戏剧作品日益失去精神支撑和独立意志,一味追求票房,迎合低级趣味,娱乐性、游戏性超越了人文性。一些剧目成为时尚所拨弄的媚俗之作,题材上远离日常生活,漠视普通人的希冀与向往,观众走出剧场没有任何可以回味的东西。一些商业剧、贺岁剧,利用浅俗化的戏谑、商业化的卖点,追求投资利益的最大化,或者过分依赖道具和现代科技,进行豪华包装式的“大制作”,忽视观众对戏剧人文性的期待。一些先锋戏剧更是失去了对形式和艺术精神探索的锐气,流于形式的怪异和内容的粗糙肤浅,陷入一种简单模仿复制,难得再见到有思想和艺术深度的创新…… 戏剧具有天然的形而上诉求,戏剧艺术应散发出人文精神之光,最终指向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考,表达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如果背弃对精神家园的守护和重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造成当今戏剧缺少人文气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创作主体人文情怀的缺失。一方面戏剧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日益减少,对现实失去了直面与判定的能力,对丰富复杂的人性失去了探索的锐气;另一方面,在不断物化的环境中,创作者受利益诱惑,放弃价值操守和自由人格,以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地进行所谓的戏剧制作,致使庸俗化、粗鄙化充斥舞台。其次是对文学性的疏离,既表现为文学元素的缺乏,也表现为重视表面文辞的五彩缤纷,忽略文采背后对社会、对观众的诚恳与责任。文学性是戏剧艺术中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如果缺失文学品格,缺失对人类的关爱,戏剧就会为短视、浅白所围裹。 要重振当今的戏剧艺术,赢得观众的喝彩,必须提升戏剧的人文气质,让高科技声光电扮靓舞台的同时,更点亮人文精神之灯。提升戏剧艺术的人文气质可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即追求人类生存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精神追求等,帮助人们构建起心灵家园和精神家园。二是对人的现实关怀,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环境和命运的关心,对他们生存欲望的理解和同情。 终极关怀需要创作者强化自身的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素养,增强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关注人类灵魂中深层的精神吁求并作出回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品表现人文精神,高扬人性,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而对人的现实关怀,就需要有对当下现实人生的关注,追踪社会转型期进步与倒退的交错、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城市与乡村的平衡,关注朴素平凡的细节,聚焦丰富多彩的场景,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心灵和命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提炼生动的人和事,从而表现当下的人情百态。同时,在形式探索上既要贴近当下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观念,也不能简单迎合,这样的戏剧作品才能放射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人文精神之光,成为一部人文气质丰盈的艺术精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