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刚好是“八一五”,赶上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日本战败日。一水之隔的两个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个日子。日本方面打悲情牌,似乎也有很多不服气、很多大国梦的寄喻。中国方面则是宣传胜利的自豪,但依旧有悲情,是历史伤痕未被有效治愈的悲情,也是作为被侵略国家耻辱与恐惧的记忆。时间已过去了七十多年,我们要如何面对那段沧桑复杂的历史记忆?我们要如何用文学再现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过于严肃,一方面是过于轻佻,这两种做派导致了抗战叙事,正如我们的历史叙事,欠缺理性的历史精神,也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说教化的历史书写,是因为我们太想在历史中包裹意识形态企图,从而导致概念压倒了性格,意识压倒了存在。历史对人类的作用,除了教化裨益之外,也许还在于它给我们展现出不同生存形态、行为动机和文明发展的可能性。我们摘掉了历史的自由翅膀,想像力飞不起来,历史文学自然不能感动人,感染人,也不能展现人类通过历史理解自身的努力。同时,太过轻佻也是一大问题,中国有“戏说历史”的传统,中国人都喜欢把历史人物看作戏台上脸谱化对象,满足自己简单的猎奇心理和扭曲的亵渎冒犯之感。其实,宏大叙事也可以有商业性,也可以写得精彩好看,但一定要深入到历史、人性与文化的深处,也要有好故事的依托。当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走入历史真实的氛围之中,才能让你的故事和人物活起来。 中篇小说《猎舌师》是我的“幽灵战争”系列小说的第十七篇。这个战争系列小说,开篇自去年初的《中国野人》,目前我已经写了二十多篇。《猎舌师》故事原型来自于抗战期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发生的一起震惊中外的投毒事件。这个系列小说的《副领事》,也是取材自1935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真实案件。写这篇小说,和我之前的战争系列小说有很大差别。这组抗战小说,我试图每一篇都能有一个新变化。有的我用散文化笔法写,有的是纪实性非虚构手法,有的用类似《聊斋》的奇幻手法来写,有的更注重形式先锋探索,有的则可以归为心理小说,更注重对历史关头英雄人物真实心态的刻画。对于《猎舌师》,我想尝试一下,看能不能在类型小说模式下寻找战争文学突破口。抗战文学发展到今天,早就产生了很多类型的跨界与联合,比如,抗战与悬疑、谍战、喜剧等不同亚类型之间的交叉。《猎舌师》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军统投毒杀敌,一条是中日厨艺的比拼。这里不仅有家仇国恨,对战争的谴责,也有着文化的竞争与融合,人类对不同文明形态的理解和尊重。 这篇小说也写到了不少美食故事。小学时代,我的人生理想职业是厨师和图书管理员,最讨厌的职业是教师。在济南的山东师范大学读硕士的时候,我还想兼修蓝翔技校的厨师专业。虽然,后来在老婆“恨铁不成钢”的怒斥下,我放弃了这个念头,但对美食文化的喜爱,一直保存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觉得,饮食文化既有着民族隐秘的心理特质,特定的地域文化密码,也表现着人对自然的态度和人对生命的看法。我本是鲁人,业余喜欢做饭炒菜,但从小受到的是鲁菜文化的熏陶,自从去年来苏州大学任教之后,我也对苏帮菜、淮扬菜产生了很大兴趣。苏州也是美食文化之乡,陆文夫先生也在这里写出过脍炙人口的《美食家》。我仰慕先贤,决定将厨师投毒的故事再扩展出一条线索来,写中日厨艺的竞争和较量,以此引申到文化方面的思考。 还是要声明一下。小说之中,那些千奇百怪的美食秘方,都是本人凭空臆想,并未经过实践检验,请想要尝试的朋友一定要慎重。小说发表后,我已接到了好几个朋友的电话,询问那些美食的具体操作流程,这里也包括一个我不熟悉的,真正的淮扬菜厨师。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在这个故事之中,看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说,战争状态下民族国家与人性之间的选择与挣扎,战争对文明的破坏,和平与交流的重要性。当然,小说不过是小说,如果大家读来觉得有意思,也就达到了它大部分的目的。 作者简介: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教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山东省首批签约评论家,于《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著有学术著作《王小波传》等6部,长篇小说《英雄时代》等,曾获国家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刘勰文艺理论奖,叶圣陶文学奖等。小说作品发表于《当代》、《十月》、《花城》、《天涯》、《山花》等,曾多次被各类选刊转载,《中国野人》入选2016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现执教于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