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于怀岸:写着写着,有些人就不见了,或见不着了——《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创作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小说月报》 于怀岸 参加讨论


    大约半月或一月前吧,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条朋友圈,文章大意是说有些朋友在朋友圈里不见了,其实我不在乎你天天发广告、晒美食,还是秀恩爱,能看到你在,我就心安。文字是鸡汤类的路子,有点煸情,但也有点感伤。扫一眼就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里又何尝没有表达这种伤感呢?文中万年青出走后,“我”与乔麦连个喝酒的人也没有了,这种伤感,想必很多小地方或本来朋友就不多的人都曾有过吧?
    我就是一个在小地方写作的作者。刚刚写作时,我还在做农民,犁田耙地,种稻子,栽烟叶,间或外出务工。也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写作上的朋友,经常可以坐下来,一起喝酒论“道”。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都年轻,可以说少不更事吧,也因为无知者无畏,指点江山,藏否人物,想说就说,想批就批,只呈一时嘴快,无所谓对错,更没有心机与城府。大家都只是纯粹地爱好文学,爱好写作,相互鼓励,“日读三万,夜写三千”,真诚地为朋友的文字变成铅字欣喜和自豪,但真的也说不出来有什么野心。个人的野心和文学的野心,都没有。好像也不知道有。
    后来我出去了好些年,在外面的世界转了一大圈,长沙,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做编辑,做自由撰稿人,开过一些笔会,参加一些所谓的培训班,自然也就结识了一些写作的朋友和作者。毕竟,大城市的人事比我们小地方要复杂得多,套路也要深些,这时我才知道一些人是有文学野心的,譬如他们制定了计划要冲刺哪些大刊,要得什么类的奖项,就是朝着这个目标阔步奋进,继而从文学的野心转化成个人的野心,一心要做文学或曰文化官员,并且付诸行动,竟然也一步步地得以实现。我向来并不反对一个作家(或写作者)要具有文学的野心,但会对那些一心想通过文学实现个人野心的人保持必要的距离。但是,无可否认,恰恰是这些既具有文学野心又具有个人野心的人,他们都成功了,而那些纯粹的写作者,很多人反而坚持不下去,把兴趣和爱好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渐渐地远离了文学,直至在文学圈里销声匿迹。
    我似乎从来就不是文学圈里的人,也不觉得自己是个具有文学野心的人,更不具有个人野心吧,只是一直在坚持写作,写得好与坏姑且不论,自己也论不了。就这样,一二十年下来,包括当初在老家结织的那些志同道合者,那些朋友们,写着写着,很多人,就不见了,或者是见不着了。不见了的,是我找不到他们了,或者是都没有相见的心劲了。我向来能够理解,生活不仅仅就是文学,生活中有很多比文学和写作更重要和更有趣的事,譬如养家糊口,譬如旅行钓鱼,甚至喝酒胡侃,写作并不比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更高贵,只是个人的喜好而已,既是喜好,当然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离开写作,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很多个晚上,我看着那些还在我QQ界面上,已很多年没联系的朋友亮着的头像时,想说一句话,但不知道说什么好,默默地注视一会儿后,还是关掉了对话框。人家都不写了,能跟你聊什么呢?有种话到嘴边却无从说起的感觉。至于那些当官了的曾经的朋友,不管是行政官员或文化官员,已不屑于像当年那样亲密无间跟我坐而论“道”了,像大多数官员一样,只会给你“布道”,我也打心底里不想见了。还有极少的几个曾经非常好的朋友,是真正的见不着了,他们已经远足去了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要相见只能等来生碰运气了。若真有来生,谁又能认出谁呢?难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圈子,这个圈子会随着生活的进行不断地淘汰一些人,进而添加新的“同道者”,有些人会是终生的同路人,在一条小道上行走到老,到死,而有些人注定只会跟你同一截路,下一个路口,人家可能连声招呼也不打就拐上另一条大道了,但人非草木,有时望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景,会不由得生出一阵阵伤感来。我想把这种伤感表达出来,于是就写了《朝着斯德哥尔摩飞奔》这个小说。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但那些青春梦想,那些挣扎和坚守,又不可避免地带进一些我自己和朋友们的影子。别的我就不多说了,既然小说写出来了,发表了,就交给读者去理解和评判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