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索耳:我所追求的是异质之美和审美共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芙蓉》杂志 索耳 参加讨论


    十年前,我可没有想过自己变成如此严肃如此单纯的小说作者。尽管当年自己对于文学的态度同样并不轻松,准确地说,是比同龄人都愚钝。那时候,新概念作文比赛已经举办了有一些年头,网络文学也相当火热。班上的同龄人,都读着图书馆借来的网络小说,上课的时候瞒着老师偷偷翻,一节课就能翻完一本。一天下来,阅读量总有上百万字的。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出于某种叛逆,我总是有意地让自己跟这些保持距离。我那时候的三观可真是正得不得了(好好笑),大概是前面鲁迅和老舍读多了吧。我当时相信着文学有拯救人心、观照社会的力量,文学有着最高价值和意义(当然现在也还信着一小部分)之流,所以快餐式娱乐式的小说在我看来,根本算不上是文学。在那之后,偶然读到苏童的小说集,才恍然大悟,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那感觉不仅仅像是三伏天里吃冰糕了,简直像是冰糕雨砸在脑门上。回去第二天就花了两个小时写了一篇小说。可以算是创作之端。后来,从苏童、余华、莫言过渡到马尔克斯、富恩特斯,再从拉美魔幻现实到世界各国文学,沿袭了一条常规得不能再常规的“中国作家育成之路”,接触的方面多了,对文学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写作也就越写越纯,一条路走到黑,不能摆脱。喝了女儿国的河水,不生孩子都不行。
    一位向来敏锐的朋友跟我说过:你的小说看上去很像装置艺术。当时我听了没觉得什么,后来回想,深以为然。自己的小说,确实不够软,圆润,通透,反而如同被刻意锤炼的刀片,扁平,尖锐,有时候能博人眼球。说实话,这个评价让我有点高兴,因为这意味着,即便我每写一篇新小说都在尝试新的东西,但是小说里的某种性质我是无法改变的,那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一种逐渐形成的审美风格和气质;但是同时也让我感到焦虑,我害怕那会让我停止探索的脚步,或者是,减缓了尝试的幅度。因为我一直都喜欢尝试,就像法国人对于高雅艺术一直做的那样。一本毫无旋转、破碎、跳跃,没有叙述游戏、立体视角、电影技法的法国新小说是难以想象的。我希望自己的小说有一种无可定形的状态,同时和主流文学审美保持距离。因为我对主流文学审美持有的信心不足,我认为大部分的艺术形态都应该有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风格,都应该允许存在,就像动漫在日本,既有手冢治虫,也有柘植义春,既有火影海贼,也有海马兽爪之流,但是很遗憾在当代的中国,像汤浅政明动画式的充满了异质性和爆炸力的文学终究是难以一见,就算存在,也难以被认可。固定而单调的文学形态有如传家宝一代传着一代,这显然是违背差异性(divers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价值规律的。说实话,这有时候让人觉得有些沮丧。不同的美学应该共同存在,被不同的人群认可和欣赏。至少在现时来看,中国还暂时缺少这种与异质性文学共生的土壤(也许诗歌这块好一点),文学接受层次依然是混淆不明。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只能期望随着时代发展,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高墙还是鸡蛋,都会变得好一些。
    年轻人总是喜欢尝试得多一点,不断从模仿和置换中生成自我。我觉得多一点不确定性不是坏事。欧洲一些作家,比如赫塔米勒、伊姆雷、班维尔、伯恩哈德等人,从一开始写作就确定了自己的风格,数十年如一日地经营,独特的个性让他们的创作跟其他人区分开来,然而对我来说,自己的创作似乎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达成那个程度。它在逐渐形成,我能意识得到,但是相当缓慢,以一种肉眼可辨的自然速度在推进着,距离完成式不知还有多久。也许那个时刻要到了,也许还没到。我并不着急。当然我一直都在试图达到那种境地——作为一种目的的境地,但同时在写作方式和手段上,我又会尽量尝试去触碰更加多元的东西。正是这种与他者交汇、这种斯芬克斯迷思式的过程使我变得充盈。这是一个生产的过程,更是一个练习的过程,需要保持着一个练习者的耐心,把不同题材、观念、思想、介质、方式熔炼成自我表达的坯子。需要积累,需要功夫。就像对自己的语言形态(这是困扰我的一个重要元素)也要保持耐心一样,想要一下子达成理想中的语言形态是不大可能的,只有在反复练习中,寻求质变。
    写作本身是枯燥无味的,然而离开了又觉得生活更加无趣。不知道是两种无趣相权取其轻,还是写作本身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根深蒂固的依赖。写作更像是一位老情人,永恒的伴侣,永远虔诚,即便有时候会撒娇,会怨怼,让你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又或者是写了一段后回头一看只想全部删掉,它同样会使你烦闷,痛苦,但冷静下来,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如初。用阿甘本的概念来说,写作相当于是给自己的“赤裸生命”(barelife)包裹上一层外衣的行为。假如没有这层外衣,就像被剥了壳的河蚌,失去了最坚固最忠诚的保护罩,失去了让你从生活的痛楚中清醒的最高内啡肽,想想就可怕。写作已经是深植于自身的“生命形式”(formoflife)了。就像台风经过,就会带来雨点。
    索耳,1992年生,广东湛江人。现为武汉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高中开始创作,中短篇小说作品见于《长江文艺》《芙蓉》《小说选刊》《青年作家》等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