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诗》,[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陈太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40.00元 伊格尔顿以此点明了全书的主旨,诗的形式固然是使诗成为“诗”的关键要素,但诗之“形式”的意义绝非简单地指向自身:诗的“形式”不仅有着丰富的审美意义,更有着深沉的历史内涵。 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Eagleton),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之一,以非凡的理论视野享誉西方人文学界。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其著作便被引进到汉语学界,迄今被翻译的书目已达十几种。伊格尔顿所涉的领域包括政治哲学、美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跨度极大。在文学研究方面,他很早便以理论家的身份著称于世。近几年,他的文学批评思想也愈发为人所知。2015年,其《文学阅读指南》被翻译成中文出版。2016年,其诗歌批评专著《如何读诗》也被翻译出版。 《如何读诗》一书中,伊格尔顿首次系统性地阐述了其诗歌批评思想,并以丰富的实例进行了具体演绎。他的诗歌批评思想建立在对前人的批判性梳理上,既继承了传统形式主义者富有洞见的诗歌批评观,又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立场,同时超越了传统的道德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批评观念,发前人所未发,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界独树一帜。 伊格尔顿在本书一开篇即忧心忡忡地写道:“我现在碰到的研习文学的学生,已很少有人实践我自己学习过的被称作文学批评的东西。”他尖锐地批评道:“认为文学理论家靠干枯的心灵和肿胀的大脑识别不了隐喻,更不必说识别敏锐的情感了,从而认定是他们杀死了诗歌,这样的想法,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加愚钝的批评滥调之一。”进而,他为自己作为一个理论家的专业批评能力辩护道:“事实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文学理论家,都从事细致认真的细读。” 肯定了细读的意义后,伊格尔顿在第一章以具体的实例演绎了细读的功能——解读出一首诗真正的意义。抵达这种意义的途径是具体的“形式”分析。他认为只有从“形式”入手,蕴藏在一首诗内部的那些社会-历史的东西才能呈现。他痛心后现代的世界中“体验正在从世界上消失”,“那种丰富、沉思的内在性”正在日益远离人自身。他指出深沉的体验,即想象,正是“形式”分析的真正内核,是抵达诗之意义的真正方式——“人类的同情唯有凭借这种怪异、神秘且有点脆弱的力量才有可能。想象是对我们天性中彼此麻木不仁的补偿形式。” 在第二章中,伊格尔顿重点定义了“诗”是什么。伊格尔顿对诗歌的定义大致是:诗和散文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它通常是分行的,有一定的格律,很多情况下甚至押韵;与单纯的事实陈述相比,诗倾向于“道德”的陈述,它通常处理“人的价值、意义和目的”;诗有某种程度的虚构性,它大体属于一种非实用话语;诗在语言使用上倾向于“创造性”,它以如此方式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身,进而使读者透过此种富于意味的形式进入到其内在的意义空间。完成对诗的定义后,伊格尔顿批判地梳理了诗歌的诸种形式主义立场。第四章中,伊格尔顿重申了上一章的立场,即“文学形式有自己的历史,它并不就是内容忠顺的表现。”第五章中,伊格尔顿开始进入到具体的诗歌“形式”的分类考察。第六章中,伊格尔顿为了展示其诗歌批评思想的实用性,详细考察了四首英语自然诗。在最后一节,他从一个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立场,讨论了形式和历史间的密切关系。他以抑扬格五音步这一最常用的英语格律类型为例,论证了诗歌的形式本身即含有丰富的社会-历史意义。进而,他对“诗抵制政治—历史批评”这一观念做出了批评,认为“诗与历史间的严格区分本身,在历史上是相当晚近的事,……诗极度抗拒社会分析——这种将自身从惯常的感知中分离出来的做法,本身就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历史现象。”最后,他总结道:“书写诗的形式的历史,即是书写政治文化的历史的方式之一。”伊格尔顿以此点明了全书的主旨,诗的形式固然是使诗成为“诗”的关键要素,但诗之“形式”的意义绝非简单地指向自身:诗的“形式”不仅有着丰富的审美意义,更有着深沉的历史内涵。伊格尔顿由此显出了与既往的所有形式主义批评家、道德批评家、现实主义批评家的区别,昭示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形式批评立场。 伊格尔顿的诗歌批评思想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现代诗歌便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现代诗歌创制和发展的主要参照对象便是以英语诗歌为代表的外国诗歌,现代汉诗讲究诗句的内在节奏、句法的长短排列、声响的情感效果、语调的丰富、格律的悠扬等,其对形式的重视,正是其核心的“现代性”追求。现代汉诗的典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朦胧诗尤其注重诗的“形式”,即追求诗歌意蕴的含蓄朦胧、句法的曲折回环、情感的克制、语速的低沉内敛。意象方面,朦胧诗也特别注重,北岛、顾城、舒婷等人的代表性诗作中均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意象,如舒婷《致橡树》中的橡树,顾城《黑眼睛》中的黑眼睛等。中国近百年来的现代诗歌的这种强烈的“形式”因素,明显有别于传统诗词歌赋的形式,而与英语诗歌的“形式”更为接近。此种角度上,伊格尔顿的诗歌批评思想便显出了重要意义。伊格尔顿既注重丰富的形式特征、又注重其社会-历史内涵的诗歌批评思想,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而言无疑会有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