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中华吟诵是汉语诗文传统的诵读方式、教学方式,也是重要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修身方式,在中华诗词古今演变传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百年内中华吟诵传承曾经面临断绝的危险,所幸近年来得到了重新重视。本论文介绍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近五年来抢救采录和研究的有关情况,并简要探讨了中华吟诵的当代传承问题。 关 键 词:中华吟诵/抢救/采录/研究/传承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0&ZD1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华诗词的古今演变与现代传承是个大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与研究,需要培养一支新的创作队伍,而且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和传承方法。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华传统诗词不仅仅是文人案头书写的文学艺术,而且是用于诵读和吟唱的语言艺术。吟诵,是我国先秦时代即产生的一种传统汉语诗文口头表达方式,此后渐被采用为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汉语吟诵历史悠久,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周代,“诵”就是“乐语”之教的内容。《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孔子和墨子都有“诵诗三百”之说,战国时屈原曾“行吟泽畔”,宋玉《九辩》:“自压桉而学诵。”此后,“吟”“诵”渐成为文人的一种普遍的习惯行为。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苏轼泛舟游赤壁“诵明月之诗”,陆游少年时“琅琅诵诗书”;直到现代,鲁迅所作古体诗中还有“吟罢低眉无写处”之句,可见吟诵不仅是读书的一种方式,也是文人欣赏诗文的一种方式,在创作过程中也起着独特的作用。 中华吟诵发端于先秦,通过官、私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吟诵所以成为古代文人喜爱的诗文口传方式,在于汉语文字有平上去入的声调,诗文创作要讲究节奏韵律,这些只有通过声音的表达才能够得到完美的呈现。而吟诵正是表达诗文声音之美的直接形式,在诗文的欣赏、学习和创作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吟诵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疾徐变化和腔调的婉转动听,可以激起人的兴趣,引发联想和想象,使作者和吟诵者心灵相通,沉浸于一种“共同”创造的诗情画意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审美愉悦。正因为吟诵的这种独特功能,所以吟诵往往还能帮助人神奇地记住古典诗文,提高中华文化经典传习的效率。多年来的各种吟诵活动实践证明:古典诗文吟诵正为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和文学、音乐爱好者所喜爱。中华吟诵是汉语诗文的活的形态。它既有全国统一的声韵规则,又有各地不同的风格特色。中华吟诵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一个巨大的文化遗产宝库。 吟诵有如此巨大的文化价值,但是在近百年来,由于发生在中国大陆的文化变革,致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几乎被人们忘记。面对着祖国大陆吟诵将要失传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也曾倾力做过抢救和研究工作,有人甚至为此而付出了几十年的心血。20世纪早期,唐文治曾推广中华吟诵,他身体力行,教授吟诵,录制唱片,保存了部分珍贵的吟诵材料,培养了一批吟诵传人。1946年台湾光复不久,为推行国语,教育局北上取经,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此会遂被命名为“吟诵与教育”研讨会,发言记录尚存。赵元任在1961年发表了《常州吟诗的乐调十七例》,为保存与研究吟诵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华钟彦早在80年代初即开始进行中华吟诵的搜集工作。陈少松自1987年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设“古诗文吟诵研究”的选修课,并在1997年出版了著作《古诗文吟诵》。王恩保从1988年开始进行古诗词吟诵的调查研究,曾主编《古诗文吟诵集粹》(1993)一书。秦德祥等人从1991年开始常州吟诵的采录,出版了《吟诵音乐》一书。此外,如戴学忱、姜家锵等歌唱家,也在不同的场合倡导和宣传中华吟诵,他们的精神令人感动。但是,终因以往国家大的文化环境限制,少数人的努力不能改变吟诵每年都在加速消失的严峻现实。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重新受到重视,中华吟诵的抢救与传承迎来了新的契机。2008年6月14日,“常州吟诵”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2月,“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由叶嘉莹教授负责吟诵研究,本人则负责吟诵的抢救与采录。下面,我想就中华吟诵的抢救采录以及我们正在进行的传承情况略作介绍。 一 全国吟诵采录总体情况 由本人主持的中华吟诵的抢救性采录与整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地吟诵传人进行系统的调查、采录,搜集相关影像、录音、照片、文献、报告等资料,对吟诵的历史、现状、形态进行全面的考察,建立一个系统、丰富、完整的中华吟诵数据库,为国家抢救、保存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该项目的最终成果,是在采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庞大的中华吟诵数据库,包括“中华传统吟诵”、“中华吟诵文献”两大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华传统吟诵”数据库。这个库计划采录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000人10000首的吟诵影音资料。“中华传统吟诵”数据库将以地区划分,每个地区有本地区的方言分析和文化描述。数据库以吟诵者每人为基本单元。每个单元里由录音、录像、照片、吟诵者小传、采访整理稿、信息表、吟诵谱七部分构成。此外,数据库还包括一个“传统吟诵修复影音库”。“中华吟诵文献”数据库是关于中华吟诵的各种学术研究文献的数据集成。包括古代的文献、现代的论文和专著,也包括国外的研究成果。中华吟诵数据库将建成网络版,向世界开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于2010年12月立项,迄今已经4年半时间,按照原定的6年期限,已接近采录的尾声。2011年初,我们在首都师范大学组织了吟诵调研采录人员培训班,对调研采录人员进行了吟诵和语言学、文学、音乐学调研的多方面培训,保证调研采录人员的专业性。同年,课题组成员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吟诵调研,并进行抢救性采录。我们成立了4个采录小组。每个小组3至6人,分别负责录音、录像、访谈等工作。调研采录工作一般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采录小组奔赴一个地区,集中采录当地多人后返回。抢救采录工作主要包括访谈和采录两大部分。由于经费紧张,采录人员吃住都异常俭朴,克服了诸多困难。 访谈的内容包括:学习吟诵的经历,做过的吟诵工作,对吟诵的看法,自己的吟诵特点、规律等。这些是对吟诵进行学理研究的基础来源。采录的内容包括吟诵传人所会的各种文体的吟诵,每种文体至少两首(篇)。我们选编了一套专门用于采录的文本《吟诵采录作品选》,按文体排列,分为四言诗、骚体、乐府、五古、七古、五绝平起和仄起、七绝平起和仄起、五律平起和仄起、七律平起和仄起、词、骈文、古文、蒙学等部分。我们在采录的时候尽量请老先生们每种文体都吟诵一至二首,吟诵一遍再念一遍,这样有利于我们比较不同文体特征之间吟诵的差异,来寻求吟诵的规律。同时,老先生也可以吟诵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偏好的诗文。采录形式有录音、录像和照片等。 2011年春天我们正式开始采录,并优先采录年纪较大、吟诵规范和学养深厚的吟诵传人。截至2015年初,我们一共采录了700多位吟诵传人,获得上万首作品的吟诵录音、录像。其中包括周有光、张杰三、庞存周、姚奠中、蒋思豫、周定一、朱季海、周退密、南怀瑾、王俨思、沈蘅仲、俞伯荪、霍松林、徐续、张文渤、叶嘉莹、熊鉴、屠岸、陈以鸿、苏民、史鹏、戴逸、王运熙、唐作藩、朱帆、程毅中、周笃文、钱明锵、林冠夫、林东海、范敬宜等著名学者和诗人。从籍贯来看,所采录的吟诵传人涉及27个省(含直辖市),各地区依照采录人数多少排列如下:江苏60余人(含上海3人),广东60余人(含香港3人),湖南60余人,安徽50余人,福建50余人,山东50余人,浙江40余人,云南30余人,贵州20余人,台湾15人,甘肃15人,内蒙古10人,江西10人,内蒙古9人,山西9人,陕西8人,北京8人,辽宁7人,吉林5人,四川5人(含重庆1人),广西5人,湖北4人,河南3人,河北2人,天津2人。另外,在韩国和日本,我们也分别采录到几十位吟诵传人。我们所采录的吟诵传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大概构成如下:100岁以上有20余位,90岁以上有150余位,80岁以上近200位,70岁以上120余位,60岁以上近50位,60岁以下30余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可能还有几千位会吟诵的老先生,我们也还在多方努力,去寻找线索,取得联系,然后去做抢救采录。 通过采录,我们大致摸清了当前国内吟诵传承人的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国吟诵传人数量少且年事高 迄今我们调查过27个省(市、区)的吟诵状况,占全国县市的十分之一左右。根据推测,全国吟诵传人应该还有几千人。这些吟诵传人的年龄,一般在85岁以上,年纪最大的超过100岁。这批传人可以算是真正会传统吟诵的最后一代了,由于年事已高,日有辞世者。我们六年来采录过的700人中,已有十分之一去世了,其中包括姚奠中、南怀瑾、俞伯荪、朱季海、范敬宜、王更生(台湾)、陈新雄(台湾)、钱明锵、杜道生等著名学者和艺术家。而更为遗憾的是,有些先生是在采录前不久突然去世的,像季羡林、任继愈、周汝昌、吴宗济、胡明扬等。痛心遗憾,永难弥补。所以抢救之事已刻不容缓!一旦这些先生离去,这些地区的读书方法和吟诵调就此失传。由于吟诵传人之少,以及其年事之高,导致吟诵采录较为困难,抢救采录形势不容乐观。 (二)吟诵传人分布不均且后继乏人 根据这几年采录的情况,可以看出吟诵传人分布并不均匀。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总体上来说,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农村多于城市。东部地区如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吟诵传人大约能占到全国的一半,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也有不少吟诵传人,而东北、西北则传人较少。 除了分布不均之外,吟诵传承面临困难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缺乏传人。在我们采录过的人中,只有天津的叶嘉莹,广东的吕君忾,江苏的陈少松、魏嘉瓒,河南的华锋,辽宁的张本义,福建的陈侣白、施榆生,上海的萧善芗等寥寥数人,还在向下一代传授吟诵,但人数很少。所以,传统吟诵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 (三)现存多数吟诵调和吟诵方法不完整 今天在世的吟诵传人,较多是在民国私塾(包括蒙馆和学馆)学习过的人,但学习时间一般不长。一般说来,年龄越大,读私塾的时间越长,吟诵也越正宗。这是因为私塾在不断地倒闭,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读私塾的人,往往没读几年,私塾就没了。我们采录过的年龄最大的吟诵传人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今年108岁,会正宗的常州吟诵。100岁以上的15人,其中包括山西著名学者姚奠中先生、四川著名学者杜道生先生、青岛著名学者张杰三先生、重庆著名学者庞存周先生等。有几位百岁老人读私塾的时间在十年以上。我们在山西一个山村采访到的李茂澶先生就读了十四年私塾,是迄今吟诵传人中读私塾时间最长者。李茂澶1927年生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原籍山东省金乡县,父辈因逢战乱,逃难至山西。先生家学渊源深厚,幼曾从师伯祖父、伯父,后从师一无名秀才,学识较差,只一年而更换。后从师李朝栋先生与程学洛先生。又二载,战事峻急,遂辍学。李先生言,后二位先生学识俱佳,旧学多半受教于此二人。先生五岁开蒙读书,至十九岁辍学,历经五位教师,共十四年,从蒙学至唐诗、古文、四书五经,几近读毕。读私塾时间如此之长,即从全国采录状况来看,亦属罕见。更兼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大段熟练背诵经、文、诗,各体皆可吟。可惜年迈而腔调近失,实为憾事。王广潜先生,1928年生于广州白云区江高镇,7岁入祠堂读书,一共念了十一年私塾,读过四书五经、古文等。私塾先生有四位:王丽愉、曾景星(教三字经、千字文)、李仲良、龙达三(教古文)。其年高耳弱,中气不足,诗已不能吟,唯读古文数篇及蒙学数段。先生能作诗,昔日能吟诵。据我们采录情况看,90岁以下的吟诵传人一般只读过几年私塾,甚至有不到一年的。只有个别人因为特殊机缘而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如著名雕塑家、书法家钱绍武先生,是他的父亲安排他读了九年私塾。 其次,有一小部分吟诵传人是通过家传和师生私传学习过吟诵的人,也很少有系统的学习。吟诵非常重要的是区分文体,讲究的吟诵往往是因体不同而有所变化,体现出文体的意义,比如唐文治先生吟诵诗词与古文、经文之调子,互不相同。由于吟诵是一整套读的方法和调子,每个文体不尽一样,一般需要在私塾学习五年以上,才会全部学完吟诵方法和吟诵调。所以今天在世的吟诵传人,普遍存在吟诵调不完整的问题。在我们采录中,还遇到只会吟诵仄起七绝而不会平起七绝的例子。能够自如地吟诵诗词文赋各种文体的人,只占其中的少部分。我们目前采录到的篇目,以诗歌类为主,而古文、经文则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很多老先生的旧学教育不系统的缘故。一般说来,私塾学习要到数年之后才会涉及文赋类作品,所以很多老先生只学过诗词。 随着吟诵采录的推进以及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难采录到高水平的吟诵传人了。所以,要充实吟诵数据库,还有赖于搜集吟诵老唱片或录音。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应该寻找一些吟诵大家的录音资料。民国时期有一些语音资料留下,文献记录上尚有多种,但现知存世的,只有唐文治先生1948年的唱片录音,而他在1934年的录音却未见。黄侃录音尚未见。前辈学者华钟彦先生、林从龙先生、陈炳铮先生、秦德祥先生、李西安先生、姜嘉锵先生、侯孝琼先生、王恩保先生以及中华诗词学会等团体,都曾着力吟诵调研采录,所得资料总和达三百人以上的千余首吟诵。再加上其他一些私人手上的先师先辈吟诵的影音,目前共搜集到500人左右的早期吟诵影音资料。这其中有很多文化名人的吟诵影音,如胡适、赵元任、朱东润、夏承焘、唐圭璋、赵朴初、臧克家、林庚、周谷城、钱昌照、潘希逸、夏青等先生的吟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外,还有很多名流的录音尚未找到,今后还将留意老吟诵录音方面的信息,这也是构建中华吟诵数据库的一个重要方面。 吟诵采录工作已经开展四年有余,总共采录有六七百人,两千余首作品,原先所定采录计划基本完成,其中百岁以上老人有20余位。我们采录的知名学者如周有光、张杰三、庞存周、姚奠中、杜道生、周定一、朱季海、周退密、南怀瑾、沈蘅仲、刘衍文、叶元章、涂宗涛、俞伯荪、霍松林、徐续、叶嘉莹、冯其庸、熊鉴、屠岸、陈以鸿、苏民、史鹏、戴逸、王运熙、唐作藩、程毅中、周笃文、钱明锵、林冠夫、林东海、陈侣白、赵玉林、唐飞宵、谢检秀、曾仲珊等,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文献。从今年开始,我们开始有针对性的采录,以弥补采录空白、抓住重要流派等为基本原则,对以往采录较少的地区,以及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流派进行采录。 二 国外吟诵采录情况 截至目前,我们分别到韩国和日本各采录一次。在韩国采录了30多位吟诵传人,包括李退溪之后代李东述先生、李栗谷之后代李相奎先生①,以及80多岁的儒士任龙淳、安东大儒金昌会、吟诵比赛冠军李瀚雨等,其中也包括大学教授朴锡、赵钟业等学者,同时考察了成均馆、怀仁书堂、训蒙斋书院、屏山书院等儒家教化场所和学校。韩国把吟诵叫做“声读”,他们有全国性的比赛,叫做全国声读大会,每年一次,在安东举行,分为幼儿到老年不同的年龄组。每次都有数百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赛。韩国的汉诗文吟诵保留得较好,与儒学一道,在其书院中持续不断地传承,至今不断。对于中国目前国学之复兴,韩国汉学圈犹如看到曙光,都表示只有中国将儒学光大,才是真正的光大。韩国学者期望中国举办世界汉诗吟诵大会,并表示积极支持。 日本人把吟诵称为“诗吟”。我们在日本采访对象主要有5人:日本福山天山流备州吟咏会师范福田一洲先生,书法家藤井寿峰先生,广岛县光峰流吟道唹浓吟咏会会长平冈光胤先生,广岛县水真流吟咏师范平贺光明先生,日本吟剑舞振兴会评议员、广岛县吟剑诗舞道总联盟副会长、吟道贺堂流宗范、贺久清吟咏会会长藤河贺久清先生。搜集了吟诵的录音资料以及相关著作、曲谱若干,为我们了解日本吟诵提供了方便。 日本不仅有汉诗创作传统,更有诗歌吟诵传统。日本江户时代大诗人菅茶山在《笔墨消遣》中写道:“古代人区分四声诵读”,“现今高野山学寮(空海创立的真言宗的学校)区分四声诵读,又其秘教中,也有人采用汉文训点读法,可见那里还保存着古代遗风”。 在日本的采访中,我们详细地了解了日本吟诵的一些情况。日本人学写汉诗,完全按照汉语律诗的平仄格律来做,需要依据中国古代的韵书。因为日本人的汉字读音与中国不同,所以无论他们写作的汉诗在文字形式上如何合于汉语诗词格律,在按照日本人的汉字诵读的时候都不可能把汉语文字的平仄韵律等表现出来,但是这并不妨碍日本人喜爱诗吟,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汉诗吟唱之法。 要将一首汉诗改变成一首日本的诗吟作品,日本学者要做以下工作:第一步是先将一首汉诗原样抄录,再加上日语的注音符号;第二步是对这首诗进行意译,有时还要加上对于这首诗作者的介绍,以便对此诗内容和情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第三步是再将它翻译成日文吟唱式的诗体,作为吟唱底本;第四步是按照诗吟的要求,在每一个字的旁边加上诗吟的符号,将它变成诗吟的乐谱本。 日本诗吟是按照日本传统的五声音阶来吟唱的,即3、4、6、7、,为此日本人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诗吟记谱方式。据光峰流吟道平冈光胤先生提供给我们的曲谱,用的是一种八线谱的记谱方式,即比西式五线谱还多出三线,以上数第五线作为基音线来定调,在谱上,将每一字的音高、长短、发声强弱,包括发声的技巧、节拍的休止等都用特殊的符号一一详细标出,以便于吟唱者使用。 当然也有不用五线谱,直接将这些曲谱标在诗歌唱本旁边的,但是比较起来,还是这种以五线谱为基础的记谱方式让我们更加一目了然。从这个谱子中,还可以看到四句之间的起承转合关系,以及每句诗内部的音高起伏特征。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日本诗吟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形成了比较严格的规范。从诗吟的对象来讲,主要是唐人的律诗和日本人的同体创作。诗吟要严格按照日本传统的五声音阶来吟唱,每首绝句有固定的演唱时间,定在1分50秒左右,不得超过两分钟,律诗则不能超过4分钟。在日本,每年都要举行各市、各县、各地区和全国的诗吟大赛。全国大赛采取层层选拔的方式,有着严格的要求。每年,由全日本的吟剑诗舞振兴会颁布年度参赛指定吟题,参赛者都要按此准备。 作为日本吟剑诗舞振兴会评议员的藤河贺久清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份全国大赛的评分表。参赛者按年龄分成幼年、少年、青年、一般一部、一般二部、一般三部、少壮七个组别,审查项目共五项,包括发声(声质10分、技术20分)、诗心(30分)、态度(10分)、发音(10分)、调和(20分),总计100分。每一项的审查基准再分为A、B、C、D、E五等,将每一项的总分数1分1分地进行分解,非常细致。此外,如果在表演的过程中有误读或者超时之类的失误,还要扣分。 在日本全国举行的诗吟比赛组织是吟剑诗舞振兴会。光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种比赛就是吟剑诗舞的综合体,日本诗吟的确已经成为一种诗歌舞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诗吟比赛不仅仅是单纯的诗吟,往往还有舞蹈与之相配,特别是剑舞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比赛形式,通常的情况下总是由诗吟者与舞蹈者组合而成。参加比赛的人都要身穿和服,女子往往盛装艳抹。吟诗者声音清越,音质高亢,缓慢悠扬,中气十足,吐音发声、顿挫高低十分讲究。舞者则举手投足,章法井然。很多舞蹈动作也是有规定的,并有特殊的涵义,比如船行、山、河流、远望等等。其风格或优雅妩媚,或威严刚猛。舞蹈者与吟诗者又要配合无间、节奏韵律一一对应,具有鲜明的艺术表演色彩。有时候诗吟还可以与其他艺术相配合进行表演。如福山市天山流备州吟咏会的福田一洲,就与书法家藤井寿峰经常合作演出,号称“书道吟”。 诗吟作为一门艺术,要达到精熟的程度,需要经过刻苦的学习与锻炼。它起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声乐的学习,第二是诗文的学习。采访中,平冈光胤先生特别向我们介绍了诗吟发声训练的技巧。他向我们讲授了日本五声的发音部位,提供了进行口腔训练的文字材料,介绍了呼吸吐纳的发声之法,每首诗演唱时的起承转合关系,并且现场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演示。为了配合诗吟的学习与表演,日本人还发明了专门的诗吟配声乐器,用以进行辅助练习。可以说,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人是不会掌握日本诗吟发声技巧的,自然也是不会诗吟的。因为诗吟发声技巧需要长期训练,掌握特殊的发声运气方法,长期坚持,对身体颇有好处。平冈光胤先生年过七十,脸色红润,身体健康,声音清越而洪亮。已故水真流创始人山本严就认为,每天晨起吟咏,是一种修养身心的好方式。 藤河贺久清先生则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日本人如何学习唐代律诗、如何掌握其内容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如我们上面介绍,在诗吟比赛的100分当中,“诗心”一项就占了30分,与“发声”的两项等值。所谓“诗心”,就是对作品的理解与恰当的表现。对于日本人来说,由于每一个汉字的意义与日文并不相同,所以要对一首汉诗有恰当的理解,注释、翻译与讲解是很重要的学习环节,日本人做得非常认真,一字一词一句的解读都一丝不苟。藤河贺久清先生向我们讲授了他对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张继的《枫桥夜泊》等诗的理解,并请几个人上前表演,分别对他们的诗吟进行了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在何处,哪些地方理解不到位,哪些地方的表演没有达到效果。藤河先生已近80岁高龄,学习诗吟60年,是日本全国诗吟比赛的评审专家。他还专门送给了我们一张他的诗吟光盘,名为《吟达而已矣》。他的讲述与评点向我们诠释了日本诗吟艺术的本质,它不仅仅是一门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的技艺,更是一种修养,是日本人所追求的一种文化上的、身心境界上的修养。我想,这也许是日本人喜欢诗吟的根本原因。 日本的文化传统与韩国不同,韩国受宋明影响较多,故其读书调都接近吟诵;而日本受唐朝影响较大,其对诗歌的声音处理,偏向于唱,这大概与唐代接近,日本的吟诵绝大多数是七绝和五绝,如唐代称之为小乐府一样,也是唱的。 韩国、日本的吟诵规则与中国学者目前总结出来的不尽一致,主要是在旋律的长短、高低以及有无固定旋律等方面有差异。中国的吟诵较为随意,没有固定旋律,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比如平仄与长短相关,平声要长,仄声要短,而在日本和韩国均无此要求,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而韩日的语言中没有声调,所以对此不敏感(当然,中国古代的吟诵究竟是什么腔调,旋律如何,也难考证,不便比较)。目前,在我们接触的中国吟诵中,只有台湾吟诵在传承的时候,有各种调的标注,并且不能随便改动,比如鹿港调、剑楼调、天籁调等,相对稳定,与日本近似。而在大陆,吟诵之传承往往随意创调,且无流派意识,所以变化很大、很快。中国大陆的吟诵与境外吟诵有着很多差别,这些都需要有学者进行研究,而两次境外的采录,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为研究工作做了一定的铺垫。但由于两次时间有限,采访仓促,很多方面浮光掠影,未能深入,期待下次进一步完善。 三 吟诵资料的整理与研究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采录所得的录音、录像资料,超过50000分钟,容量加起来超过3000GB,整理起来工程浩大。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把各年采录所得资料进行了清点和分类,并按照人名为文件夹排列。每一个文件夹内都包括吟诵的录像、照片和采访文字稿,部分还有录音和一些其他资料。到2015年为止,我们共整理出了300余人次的吟诵资料,占总进度的一半。并且,我们在整理的同时,优先把比较优秀、具有代表性的吟诵资料整理出来,为广大吟诵学员提供学习帮助。我们也将择优结集为《传统吟诵精选》,以及选择部分优秀的传人进行专辑录制,如《叶嘉莹先生吟诵精品集》和《唐调吟诵精品集》等,为广大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吟诵录音、录像。我们已经委托北京国学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发出了中华吟诵数据库网络平台系统,目前正在调试阶段。 与此同时,我们搜集了古今跟吟诵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分别结集为《古代吟诵资料汇编》、《现代吟诵资料汇编》和《当代吟诵论集》、《吟诵教育论集》等。前两种已经完成,各有20万字左右。这些资料都是纯文字资料,此外还有一部分采录时搜集得的吟诵谱子尚未整理。 我们在搜集吟诵文献时,发现一些带吟诵符号或谱子的文献,较为少见,而意义重大。目前所见前人关于吟诵的符号,较为详细的为1935年叶圣陶、夏丏尊合写《文心》中论述语文教学法时提到的古诗文读法符号,经过研究,我们认为这是一套吟诵符号。如其中所举例:寒——岩~~~~枯——木—原——无~~~~想——,野—馆—梅——花~~~~别—有—春~~~~。波浪线表示延长摇曳的地方。此外还有∨(句的头部加强)和∧(句的尾部加强)等符号。 关于吟诵符号,在日本和韩国的吟诵书籍中比较常见,而在中国则比较罕见。这可能由于我们自己对于母语的感知较强,所以吟诵符号只是大概的标示,甚至不需要符号。而在汉语圈外的人吟诵汉诗文的时候,则有较为详细的吟诵符号,或者可称之为吟诵谱,比如日本和韩国。例如日本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又如韩国古籍中的汉诗吟诵符号: 而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我们很难找到类似的谱子,目前所见跟诗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明代王阳明先生的《九声四气歌法》,如图: 这虽然讲的不是吟诵,但广义上也是对诗歌唱法的一种标注。如果我们排除宗教的影响,只考虑汉字语音和旋律之关系的话,那么在道教和佛教中还有很多唱诵保留,且有相对完善和稳定的符号可以考察。据我们了解,目前所见最早的吟诵符号或者说吟诵谱,可以算是道教法事歌曲谱,保留在《玉音法事》中。《玉音法事》共辑道曲五十首,现收入于《正统道藏》第333册,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道教音乐之声乐谱集,大约问世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5)。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卷上和卷中载赞词及其曲谱,卷下载斋醮法事及赞词。《玉音法事》上卷、中卷所载声赞使用的谱式非常独特,它既不是古琴所用的减字谱,也不是琵琶用的工尺谱,而是一种形似曲线蜿蜒之状的曲线谱,亦称曲折谱,或步虚谱,属于吟唱谱:每字有一线或数线弯曲蜿蜒,以示吟咏该拖腔是长是短;是向上转折或向下转折或一直进行。这是一种源远流长、传播广远的中国古老的乐谱形式,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道教音乐有密切关系,据说其初始至迟可追溯到汉代,《汉书·艺文志》所载二十八家歌诗篇目中即有声曲折之名,则吟诵谱的历史又可以往前推进了。然而,由于时代久远,且曲谱晦涩深奥,至今《玉音法事》所用之乐谱无人能识,还是一部有待破译的“天书”。对此研究较早且深入的是道藏学专家陈国符先生(1914-2000),他到多地道教唱诵团体和戏曲团体进行调研,并与钱仲联、任半塘等学者讨论,于1985年12月写成《北宋玉音法式吟(线)谱考稿(一)》。陈先生认为《玉音法式》所记道词及唱法实为北宋末叶至明代中叶道教音乐的主体。对记谱所用的声曲折谱(线谱),陈先生采用了音韵学(《广韵》及《词林正韵》)对线谱中之大字小字关系加以分析和解读。 纵观古今中外的吟诵谱,可以看出,吟诵具有一套读法,虽然吟诵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即兴性,但是其中的规则亦不容忽视,即其长短高低、轻重缓急以及平仄押韵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我们采录了数百位读过私塾的老先生,其吟诵都遵循大致相同的读法,与现代学者的研究结果、古代中外文献的记载都是一致的,所以吟诵是规则的,汉诗文有其固有的读法。这些吟诵符号的发现,为吟诵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实物支持,直接而有力地证明了汉诗文的读法是有规则的,这是吟诵理论的重要依据。 根据这几年的采录和研究,我们初步总结了全国各地吟诵具有的共同特点。 1.各地的吟诵,其语音基础为当地方言,夹杂部分官话渗透后产生的文读音。其旋律则多与地方音乐有关。因此,吟诵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表现出地方特色。往往保留古音较多的方言,其吟诵古味越浓,如福建、广东等。吟诵主要是根据汉语声调而进行,所以调类较多的方言,吟诵时韵味浓、旋律丰富,比如有11个声调的潮州话等。这些特点大多是由于语言决定的。 2.虽然各地吟诵各具特色,但其间也有共通的规律。吟诵的长短高低、节奏结构则较为接近,这些长短高低跟诗词的格律、汉语的声调、文章的章法等关系密切,可以说是由文章本身决定的。由于文章的这些规律是建立在汉语基础上的,虽然方言的具体语音语调不同,但是其共同的原则和类别则是相同的,比如吟诵所依据的声调是汉语的四声,虽然各地四声的调值不同,具体的小类也不尽相同,但是平上去入这四声的大类是相同的,所以各地吟诵都遵循着平长仄短、依字行腔等共同的规律。 3.各地的私塾、学堂中,都以吟诵作为读书的主要方式。吟诵是一种用声音表达的理解,或者说是感性的体悟。传统教学,是理性和感性并重的。童蒙尤其注重感性。吟诵教学就是偏感性的。老师用声音传达给孩子,包括他的动作表情,都是教学的信息。吟诵对教育的最明显的功用,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很多地方把读书声叫做“读书歌”、“书歌子”、“学堂调”、“读书调”等等。这些歌不仅美妙动听,而且人人不同,可以表达自己的理解,抒发自己的感情。其促进学习的动力作用就非常大了。 4.吟诵不仅仅是一个读书调的问题,里面还会涉及文字、音韵、文学、音乐等多学科。课题组在采录的时候,经常会有意外收获。很多吟诵传人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能将吟诵的方方面面价值阐述出来,这对于吟诵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5.吟诵有不同的流派。在我们的采录中,经常会发现有些人的吟诵非常接近,或者是由于地域的缘故,或者是由于语言的缘故。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吟诵调之间有渊源关系。传统吟诵一般都是通过家传或者师传保留下来,这种传承方式容易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于是各种派别便产生了。比如说闻名一时的“唐调”(唐文治调)、“黄调”(黄侃)等,现在的传人中依旧能保留其核心调子。广东、福建、湖南、江浙等地的吟诵流派较多。 6.有的人不止会一个调子。在我们采录当中,一般每个人的调子都是相对稳定的,不会因文本的变化而改变其调子。这与今日荟萃百家供人学习而一人读书用千百调不同。这样才能保证其关注点不在吟诵之旋律,而在其文本。然而,也存在一种现象,一部分吟诵得非常好的传人,其一人亦有数调,这与文体有很大关系。不同的文体,其吟诵有极大的不同。 以上只是根据采录印象整理的粗浅认识,至于细致而准确的描述,有待于整个数据库的建设,在各地吟诵调查报告撰写之后,将能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四 吟诵的现代传承及其意义 我们之所以下大力气抢救吟诵,其目的还是为了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吟诵是汉诗文的创作方式、欣赏方式、传承方式,这本身就说明了吟诵的重要学术价值。汉诗文的涵义,不仅仅在字面,而且还在于声韵。各种声韵手段都是用来表达涵义和意境的。这些声韵之美,在创作的时候就系于吟诵的方式,流传的时候也是通过播在人口的吟诵来实现的。在欣赏和学习、研究的时候,当然也只能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体会、理解。离开了吟诵,就无法弄清汉诗文的真正涵义,就会影响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理解。因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对吟诵的抢救与研究,首先就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意义。 吟诵对音乐学乃至当今的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首先,吟诵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音乐宝库,其丰富程度不亚于中国民歌,可以为音乐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其次,吟诵对复兴中国音乐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吟诵,可以加深对中国古代悠久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诗乐合一特色的理解,揭示依字行腔的中国式作曲法的奥妙和规律,揭示中国传统音乐的内部结构,启发新的中国音乐的诞生和勃兴。 吟诵对语言学研究有重要价值。汉语是声调语言,与英语等印欧语系的重音语言不同,声调的表义作用明显。汉语还是旋律型声调语言,在语音与乐音的长短方面,有明显的表义作用。汉语的诸多特点,如单音节特点、元音靠前特点、旋律、声乐、声母和韵母发声特点、韵律节拍特点等,都在中华吟诵中有鲜明的体现,而且是原生态的体现。研究吟诵,可以最直接地了解中国语言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从而也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吟诵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吟诵在私塾、官学中代代相传,即在古代教育体系中代代流传,既是我国古代教育所普遍实行的一种教育方法,又是学习方法,是祖先们几千年的总结和发明,体现了深刻的教育规律。我们都知道,唱歌远比朗诵更容易记住歌词,而吟诵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一种吟唱方式,所以它有帮助记忆的强大功用,激发自觉的学习和个性的理解。现在的老师,讲一首诗,要两节课,写两黑板。古代的老师们,教一首诗很简单,就是吟诵三遍。投入的时间与效果却恰恰相反。很多老先生都说,几十年过去了,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那些东西几乎全都忘记了,而老师教给他们的吟诵调,却永远记得,长大后不断地回忆、温习,加进自己的理解,慢慢成了自己一生受用的东西,这又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所以说,研究吟诵教学法,对于推动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2010年以来,中华吟诵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重要标志是各地纷纷成立了相关的群众性组织。据本人所知就有:河南省吟诵学会、香港吟诵学会、常州市吟诵艺术协会、北京市海淀区诗词吟诵学会、大连市吟诵学会、德州市吟诵学会、乐清市吟诵学会、珠海市吟诵学会、天津市河西区吟诵社、上海徐汇区海燕吟诵社、浙江温州瓯韵吟社、中华诗词五溪吟诵社等。台湾、深圳、西安、贵阳、杭州等地也在筹划成立吟诵团体。此外,首都师范大学成立了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成立了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广西师范大学也将筹建中华吟诵研究基地。以上这些群众性团体和组织,成为推动中华吟诵发展的基本力量。 中华吟诵本是中国古代的读书方式,在当代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正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地方学校开展了吟诵教学,并且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举例来讲,如山东省莱芜市文明办、教育局、团市委、教工委,于2013年12月联合发文,提出了关于开展中华经典吟诵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要在全市中小学内建设经典吟诵课程体系、培育经典吟诵师资队伍、组织经典吟诵比赛活动、开展经典吟诵道德实践,并且提出了实现这一计划的具体措施。2014年1月9日,贵阳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2014年吟诵活动的通知,在2014年寒假期间,在全市中小学组织“中华经典吟诵冬令营”活动,通过培训与交流,培养一批吟诵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为下一步组建吟诵表演团队,普及吟诵知识打基础。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于2013年12月发出了关于开展开封市中小学学用传统方式吟诵古诗文活动的通知,并提出了具体的活动方案。以上三个城市的情况可以作为代表,看出吟诵在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中发展的动向。事实上,目前吟诵正在全面进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各地出现了许多中小学吟诵教学名师,如薛瑞萍、陈琴、彭世强、徐自强、朱畅思、林美娟、谢敏、杨杰、程滨、马凡美等。他们在中小学的吟诵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像种子一样散布在中华大地,正在结出丰硕的成果。如北京景山学校教师朱畅思,现为北京市东城区特色教师吟诵工作室负责人,吟诵教学非常突出,已形成自己的吟诵教学体系,带动东城区学校开展吟诵教学。 吟诵教学的师资离不开培训,近年来,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吟诵培训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中华吟诵学会秘书处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近几年就已经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50余期吟诵师资培训班,培训了10000多名教师。这些培训班分为初级与中级,初级班一般是3至6天的学习,结业时可以学会基本的吟诵常识,进行初级的吟诵教学。中级班一般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在初级班的基础上进行语言、音韵、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为更好地掌握吟诵、理解吟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学员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学老师,他们回去后,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学校和班级开展了吟诵教学。此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人在进行吟诵教育的义务培训,如广东的泰勒吴几年来坚持聘请国内吟诵名家开办讲座,深受欢迎。甚至在德国、美国、英国等海外地区,也出现了这样的吟诵培训。以上这些有关吟诵的培训,甚至得到了各地宣传部、教育局的支持。北京市东城区、天津市河西区、西安市、太原市、兰州市、广州市、莱芜市、克拉玛依市、贵阳市、开封市、苏州市、廊坊市、信阳息县、浙江松阳县和遂昌县等50多个市县的宣传部、文明办或教育局都组织了面向全市县骨干教师的吟诵讲座或师资培训,直接受众达数万名,对吟诵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随着吟诵研究的深入以及吟诵的推广与普及,海内外的吟诵交流活动日益增多。2009年10月,在教育部语言应用管理司的支持下,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了第一届“中华吟诵周”,海内外吟诵界人士聚集一堂,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日本、韩国均有代表团参加,共举办了4场学术论坛、6场吟诵展演、15场“吟诵进校园”的活动。2011年11月11日,第二届中华吟诵周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吟诵周期间,举办了吟诵展演、吟诵教育讲座、大、中、小学吟诵教育论坛和吟诵学术研讨会。几年来,中国台湾辅仁大学、成功大学与中国大陆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坚持每年举海峡两岸大学生古诗文吟唱活动。自2009年起,由中国中央电视创办的、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当天播出的《我们的节日》、《中华长歌行》两个节目,每期都有吟诵展演,在全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此外,在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都有过吟诵展演。通过电视的传播,中华吟诵正在被越来越多人所了解,受众越来越多。自2012年12月开始,由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移动共同主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承办的“诗词中国”传统诗词青少年吟诵大赛朱开帷幕。2013年11月6日至7日,中华吟诵学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了中华吟诵集锦评选会。中华吟诵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已经渐为人知,为更好地普及吟诵,配合国家多部委联合举办的吟诵系列活动,中华吟诵学会急需挑选一批制作精良的吟诵资料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大众宣传,中华吟诵集锦评选会即在此背景下召开。与会人员以中华吟诵学会学术委员会成员为主,另有中央电视台和教育界人士参与,共13人参会。与会专家们讨论并制定了筛选吟诵篇目的标准。经过一天半的时间,共精选出了已故吟诵名家的吟诵影音21首,在世方言文读吟诵名家的吟诵影音45首,普通话吟诵展演20首,普通话吟诵教学7篇。这对吟诵的普及宣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虽然吟诵的传承工作目前已经开始,但是从全国的范围来看,它的影响还相对很小,国人大多数还是不了解吟诵,国人对它的文化价值的认识更是远远不够。吟诵的传承活动还缺少国家层面的有效组织,还处于分散的无序的初级阶段,吟诵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吟诵在日本之所以开展得如火如荼,是因为他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有全国性的组织,有明确的规划和得力的措施。1968年经文部科学大臣签字批准,成立了财团法人日本吟剑诗舞振兴会,当时的注册会员就达三百万之众。专业人士就其兴盛原委分析道:“如今的吟诵,一方面由于它是一门高尚的艺术,比其他表演艺术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在全国得以流行。另一方面,吟诵活动对青少年教育,防止其误入歧途,对提高国民道德修养等都是最好的途径,因而被各界广泛采用。加之学校教育方面,中学和高中的教科书里把汉诗汉文作为必修科目予以强化,各地中学和高中聘请吟诵家教授吟诵,也促使了吟诵在全国的普及。”(菅原雪山《现代式吟诵名诗集·序》)四十多年来,日本吟剑诗舞振兴会已形成北海道、东日本、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七大地区联络协议会及都道府县51个吟剑诗舞总联盟,制定了宪章,成立了培养吟诵教员的夏季吟道大学和剑诗舞道大学,出版学术杂志《吟剑诗舞》月刊,每期有“汉诗初学者讲座”栏目,编辑发行了统一教材《吟剑诗舞汉诗集》,利用日本中央电视台卫星电视“日本娱乐频道”,每天早晨播放30分钟的吟剑诗舞节目,中央广播电台节目中有专门的吟诵专题,每年举办全国吟剑诗舞表演大会及全国名流吟剑诗舞道大会,还派遣吟剑诗舞代表团去国外进行交流表演。 统一教材《吟剑诗舞汉诗集》中收录了从汉高祖的《大风歌》到清人袁枚的《赤壁》等汉诗,并配有专门的吟诵曲谱。从所选诗人的排序上看,李白为冠,有26首入选;第二名是杜甫,入选8首;第三名是王阳明,入选7首;杜牧和白居易并列第四,各有6首入选;第五名是王维,有5首入选;接下来是陶渊明、王昌龄和苏轼,各有4首入选;沈佺期、岑参、朱熹、真山民和高启5人并列第七,各有3首入选;贺知章、刘禹锡、欧阳修和司马光各有2首入选。所选诗歌都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诗,思想内容上也很有特点,如慷慨激昂、催发人们爱国热情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让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节约良习的李绅的《悯农》,倡导母爱子孝东方美德的孟郊的《游子吟》等。尤其是所选陶渊明的《劝学》(实际上裁取其《杂诗》第一首中的最后四句而命名为《劝学》)、司马光《劝学歌》、朱熹的《偶成》和《劝学》等,更是同青少年学生的发愤学习、励志成才息息相关,堪称青少年学生自勉进取、继往开来的座右铭。日本的汉诗人也受这些“教育诗”影响,创作了“劝学诗”而广受日本读者喜爱,如日本中学和高中的教科书中就收选了菅茶山的《冬夜读书》和广濑淡窗的《桂林庄杂咏示诸生》。 日本诗吟是在学习汉诗朗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的律诗,至今仍然是日本诗吟的主要内容。其强调对文字语言的重视,对一字一音的发声的讲究,对作品起承转合的处理,强调对诗歌作品的理解,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学习和身心修养的方式,与中华吟诵都有相通之处。所异者,中华吟诵主要作为一种读书方法而传承下来存,虽然今日有人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音乐艺术的改造,但是并没有把它升华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仍然保留着质朴的语言形式特征。日本诗吟在汉诗朗咏的基础上增加了鲜明的日本语言文化特征,使其脱离了原初的读书形态,确立了严格的规范,发展成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这对于我们当下抢救和推广中华吟诵颇有借鉴意义。中华吟诵作为汉语诗文传统的主要读书方法,遵循着语言学与文学的双重规律,对此,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总结更是远远不够,急需加强研究,因为这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同时,若要使它被当代人广泛接受,还需要有一个规范化和艺术化的过程。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没有艺术之美则缺少魅力。无论是我们将中华吟诵作为一种读书的方法来推广,还是将其作为一种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艺术来传承,在这两方面,我们都应该向日本诗吟学习。在欣赏日本诗吟艺术之美的同时,学习他们在诗吟规律的总结探求和艺术追求上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许,这将在中华诗词的古今演变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李滉(1502-1571),字退溪,韩国大儒,地位犹如朱子。其弟子李珥(1536-1584),号栗谷,愚斋,与李滉并称朝鲜思想界双璧,号二大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