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网络小说是一种情绪小说——最后的卫道者访谈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对话人:
    最后的卫道者(高岩) 网络作家
    周志雄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刘 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卓越班学生
    苏雪艳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卓越班学生
    对话时间:2015年8月7日
    对话地点: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文学院办公室3117
    
    一、看别人写不过瘾就自己写
    刘洋:您是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为什么要写作?
    最后的卫道者:2004、2005年前后,大概看别人写不过瘾就自己写了。但是后期越写越觉得,大家都追着看你写的,要不继续往下写呢,你就觉得好像很对不起大家的希望,但是继续写呢,又有点影响其他的事情,就很纠结。因为一直写的成绩还可以,正好赶在06、07年网文比较好的那阵,就开始专职做这个。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我在逐浪的时候写的是第一篇,基本都上日排行前三了,后来基本就没下来过,后来逐浪被卖了,我先后转了几个网站。
    刘洋:转到了起点吗?
    最后的卫道者:没有,当时没到起点,起点盗了我的文,我跟他们吵,他们也没还给我。我去天鹰,但是天鹰的服务器有问题。但是你们应该知道,天鹰比起点还早。我后来到铁血,写的第一篇就到了日排行第一,然后就一直呆在铁血了。
    周志雄:可以介绍一下您在网上发的第一篇作品吗?
    最后的卫道者:第一篇是那种纯粹的小白口水文,挺受欢迎的,后期因为某些敏感词就给删了。
    周志雄:网上找不到了?
    最后的卫道者:也能找到,但是我觉得还是别找了。只是咱们在一起说的时候大概介绍一下,我觉得那算我的黑历史吧。
    苏雪艳:您是从小就对写作感兴趣吗,中途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让您动摇做专职作家?
    最后的卫道者:其实当时没想做专职作家。小时候看郑渊洁写的童话觉得他写得太慢了,一个月一期《童话大王》,我自己编吧,编了点故事大家看着还行,后来也就撂下了,到后来写网络小说也是看人家写得太慢了,我就自己写,还比别人写得好。06、07年写网络小说的收入上升了,基本上一个月拿六七千块,还上班呢,上班一个月才挣一两千、两三千,所以就在家专职写了,一直写到现在。
    周志雄:您那时做什么工作?
    最后的卫道者:那时候我是卖起重机的,属于店面的经理,到后期就不做这行了,开始专职写作了。
    周志雄:您那时候是在哪里?
    最后的卫道者:齐齐哈尔。我是2010年才到济南来的,当时我爱人在济南,所以就过来了,这个过程好像就是另外的事了。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收入决定的吧,加上时间自由,现在你看,想上班也上不了了,一天在家睡觉,起来了,就码两章。
    刘洋:您以前做过漫画,也做过销售,现在是编剧,您大学是学什么专业的?
    最后的卫道者:我没上过大学。
    刘洋:走上文学之路完全是靠自己的兴趣吗?
    最后的卫道者:对,其实没上过大学挺遗憾的,事实上我连高中都没能念完,我家生活条件不好,我是单亲家庭,我爸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妈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一个人带四个孩子,我上高中都得自己出去发报纸赚钱,我怎么去上大学啊。所以后来十分珍惜鲁迅文学院的学习机会,我在鲁院算学霸了,因为堂堂课我都提问,我觉得学到了很多。
    周志雄:从写小说到做编剧,这两种写作在您看来有什么差别?
    最后的卫道者:差距就是编剧是命题作文,通常创意都不是你的。中国编剧和国外编剧最大的差异就是,中国编剧都是命题作文,国外编剧可能就是大家一起讨论一个想法,然后做一个本子出来,或者编剧写出本子,在制片公司流啊流,流到谁手里一看“哎,这不错,拍了吧”。但中国不是这样,导演说:“哎,咱俩去吧,我有个好的想法,你给我写出来。”或者制片人说现在流行恐怖片,想做个恐怖主题片,编剧就按他的想法去做。这个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实际上在国外是以制片人为中心的,就是说制片人投资,是以他为中心的。国内通常不是这样,谁有能力拉来投资,谁就是中心。导演拉来投资,导演就是中心;制片人拉来投资,制片人就是中心;煤老板、演员拉来投资,他们就变成了中心。我也遇到过女演员要给自己定个本子,就按照她的要求写,她想出名,她有钱,有钱可以买个女一号啊,这样的人太多了,就是这个行业也不规范。
    周志雄:网上写小说呢?
    最后的卫道者:那就自由多了。网络小说这个形式决定它肯定很自由,我一点发送,马上读者就看见了,如果写得好,大家在底下就说“哎呀,太牛了”,写得不好就说“太傻了”,你再根据他们的留言做出一定的修改,这种创作其实是挺自由的。其实网络小说的定义,我个人觉得应该改,你说鲁迅的小说发到网上去它算不算网络小说,网络小说出实体本算不算网络小说呢,肯定也不是。网络小说的定义就是:从读者到作者是没有隔阂的,用英文说就是“people to people”。
    苏雪艳:方便说一下您的写作计划吗?
    最后的卫道者:从今年开始,写网络小说的,就是说网络写作的既得利益者,对网络小说本身还是持悲观态度的,都觉得这个东西长不了,但是实际上已经长了十多年了。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开始往实体书或者往传统文学上面靠吧。我也开始这么做,因为在写网络小说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出实体小说,但是更偏重通俗的类型小说,今年就给《啄木鸟》写了一篇。加上我对电影有兴趣,我也想往那方面转一下。
    周志雄:在《啄木鸟》发的是长篇吗?
    最后的卫道者:20万字的长篇吧。
    刘洋:您在写作过程中最大的机遇是哪一次?
    最后的卫道者:机遇?不能说机遇吧,你要说一下子因为某件事发生改变,或者因为某件事导致人生出现转折了,我觉得在写网络小说的过程中没有,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走。当初大家都不是为了钱写,当时要拉拢我们进VIP,我们极力反对,就好像被非礼的那种感觉,觉得是一种侮辱,其实归根结底怕不受欢迎,就是说大家不喜欢看,怎么还收钱呢,但是拉进去了就出不来了,一看觉得“哎哟,原来收入可以啊,这还不错啊”,这时候大家就都进去了。要说大事件就是应该谢谢马云的那个在线支付吧,他让支付变得很流畅,大家看到最后,一点支付,支付宝啊,微信啊,直接就可以付钱了,付钱变得容易了,大家追网文就很方便了。
    刘洋:方便透露一下您现在的实际收入吗?
    最后的卫道者:我现在更新得比较少,一般两天写3000字,我的主要收入也不在网络小说了,如果网络小说算上的话,一年十几万块钱肯定是有的。我现在已经往编剧方面发展了,《战狼》是我写的,我已经出十多部剧本了。我觉得我也在过渡。
    刘洋:《神枪手》《边缘狙击》《胡子》《苍狼破》都出了实体书了,贵州人民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都出了,这些实体书的收入怎么样?
    最后的卫道者:实体书低。我现在有朋友专门做实体书的,他的版税是16%,首印4万,还不错。
    周志雄:16%已经是很高了。
    最后的卫道者:算算吧,版税16%,卖得好的话,一本书能拿到十六、七万块钱。一年两三本,拿到三、四十万块钱,也不少了。但这已经算很高的了,我最好的成绩是《神枪手》,是首印3万册,版税10%。后期做实体书少了,停了两年,结果这名儿就没打出去,再印的话,一本书能拿上个两三万块钱吧。
    刘洋:以后还会考虑继续出实体书吗?
    最后的卫道者:会啊,如果不出的话怎么入中国作协啊,哈哈。这两年再写两本,不过对我来说没什么难度了。出一本书的话,在不赚钱的情况下,或少赚钱的情况下,肯定是可以出来的。
    周志雄:能谈谈您的生活状态吗?
    最后的卫道者:我没学会抽烟,但是我喝酒。写《全职高手》的那个蝴蝶蓝抽烟牙都熏黑了,全是黄褐色的,他长得可帅了,但是不能乐,一乐就一口大黄牙,他一天抽三四包烟,写不出来就憋。在这个行业里面,一天一盒烟就算少的了。网络作家患脊椎病、腰椎病还有高血压的很普遍。这个行业没有一个基本的规范。我以前建议说,你要是拉拢作者,给他上个医保,上个保险,多好啊,就几百块钱,从他的钱里还扣,但是没有人做,因为没有人考虑啊。
    周志雄:网站没有把握去做长线投资。
    最后的卫道者:对,网站只看短期利益,不考虑去做长线投资。其实你给作者多点人文关怀,他一年替你赚个几十、几百万,并且保证中期也不跳槽,但是没有人去做,没有人考虑这个。我2011年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作者挂了,就是长期坐着,疼就压着忍着,后来一检查已经肝癌晚期了。网站号召替他捐款,捐了一万块钱,够干啥的。网络作家普遍都身体差,没有身体好的,十个里面有一个身体好的就算是不错了,包括女作家。睡不着觉,半夜两三点钟发信息,要不就是颈椎病,有的人一摸脖子后边都是直的,正常人这个地方都是弯的,我这儿半直。低头码字,要么是高血压,要么就是肥胖。
    周志雄:这个属于职业病吧,您看出租车司机,他们整天坐着开车,很多人有腰椎病。
    最后的卫道者:出租车司机累的就是身体。网络作家都熬夜,生活不规律,正常的点不吃饭。在鲁院那阵儿,被外卖包围了,白天没人吃饭,晚上全叫外卖,吃完再睡。我觉得网络作家的身体存在巨大的隐患。
    苏雪艳:家庭生活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最后的卫道者:没有影响。网络小说作者家庭离婚率可高了,因为你每天写作对家庭生活是有影响的,你成天坐在那儿一天写6000字,一天10000字,老婆说,“你看孩子去,做饭去”,“你得陪我聊聊天”,你怎么办?很多网络作家离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冲突太大了,单身的时候写的产量越高,结婚了以后产量就低或者几乎没产量,那你也不能因为这事把家庭抛弃了,要说有影响的话,应该是负面的,但你要说从别的方面说,那积极影响肯定会有,生活中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小孩整天看着你,无条件爱你,多好玩啊。
    刘洋:那您的孩子和夫人支持您写网络小说吗?
    最后的卫道者:我女儿还不懂,我老婆呢,她不看我写的,她以前不看,后来我让她看一些我以前同学写的小说,然后她就入迷了,天天让我催着人家更新。其实网络小说还是有好处的,它让以前不阅读的人阅读了,这个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有很多人实际上是不阅读的。十几亿人得有一半人阅读网络小说,这个是有优势的,她以前不读书,连报纸都不看,现在至少她能从网络小说中了解一些东西。
    刘洋:您每天都有规定的写作计划吗?
    最后的卫道者:没有。我更新是另类。他们说一天一更算是很悠闲的了,我是三天一更,三天更一章,读者就说你辛苦了。我更新速度很慢,我是怕把自己写飞了,归根结底说个自私的想法,我们见过很多人,写了几本书就写不出来了,因为网络小说是情绪写作,你不要硬憋,不要做文字堆砌去骗人。因为订阅啊什么的都在那摆着,你总这么写的话,对你自己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更新的速度很慢,而且我也不建议更新得速度太快。我觉得网络文学还是一个很廉价的消费品,20块钱够看一个月,但去看电影的话,60块钱只能看一场电影,才两小时消费,对不对,他一个月写三十万字,你得看两天,你才花20块,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不公平,不能说服别人吧,我自己先这么做,事实证明我可能收入比别人少,但我也没有饿死,为什么一定要去按照大家的想法去做呢,而且你可以有时间做点别的,对不对。
    二、写作穷三代,编剧毁一生
    刘洋:您觉得加入山东省作协之后,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最后的卫道者:省作协的影响现在还没看出来,作协扶持计划我倒是享受过。我觉得鲁迅文学院的培训班对一个作家的正面影响还是挺大的。我个人觉得现在还缺乏一个官样体系的引导创作方式,如果要想规范网络文学,还得有一种创作导向,我们不能排斥那些非正常的作品,但是我们可以给正常的作品加大一些酬劳,实际上中国作协也是在做的。我有几个同学上今年的作协扶持计划了,就是说他的东西写得好,作协就给钱扶持他,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
    刘洋:我们看到新闻报道说,6月29日下午,在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带领下一个“走进抗战历史”的小分队到三江学院,与张小花、梦入洪荒一起座谈。
    最后的卫道者:就是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嘛,那个行程还是铁血安排的呢,还有我的一部分功劳。
    刘洋:您此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后的卫道者: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胜利从来不是偶然的。有人说共产党没有参加过几次大的会战,国民党打了多次会战,但是反扫荡呢,反围剿呢,一次一次,这就是比任何会战都大的战役。
    刘洋:您会就这些题材写一部小说吗?
    最后的卫道者:会啊。其实我一直想写一个部队成长的过程,我们常写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挺没意思的,一个部队成长的过程有意思,就是一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到朝鲜战争,到自卫反击战这样一个过程。因为难度比较大,现在还是素材收集阶段吧,因为你一旦涉及到历史,无论是架没架空,你都得对历史有相当的了解。
    周志雄:这就是要写一群人啊。
    最后的卫道者:对,写群像性的人物,包括团长、连长、师长、军长的更迭,可能涉及到一些历史,还没确定最后的规模,但是素材已经开始收集了。我觉得这个作品写出来应该会好看,也符合网络小说的写法,一步步升级,也有大家各种喜欢看的情节。
    周志雄:说实在的,我读很多网络小说读不下去。我现在做的一个课题,题目是《文化视域中的网络文学》,我的基本观点是:网络文学从它的文学质地和它的文学成就来说,跟纯文学是无法相比的,这是没有争议的。网络文学的意义在哪里呢?它的意义在于调动了一些人去读文学,借助网络空间,它形成了一些非常细小的读者群,它的意义在于它的文化上的意义,它有一些很细小的东西。它也是积极向上的,虽然它不够深刻。那些职场的年轻人,他们下班之后可以看看那些职场文;有一些女孩很喜欢幻想,就读读那些女频文;热血青年可以去读铁血网上的一些军事题材作品……网络文学的读者是分类的,读者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共鸣,这就是一种网络文化,鼠标一点,手指一动,你就可以开始阅读,网络文学有非常广阔的文化空间。
    最后的卫道者:对,网络文学单从现在的角度看它有两个优点。第一就是文化传播,现在很多网络作家的书已经传播到了越南、柬埔寨、台湾。我自己的作品也印过繁体版,在香港、台湾发行,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嘛,对我们国家是有好处的。第二呢,网络小说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关注和塑造,因为实时性的缘故,它对很多实时性的热点可以进行关注和批判,这一点也是它的优势。而且,它可以让很多原本不阅读的人参与阅读,这种参与提纯的过程,你很难否认有一些人能够爬升到纯文学的高度,因为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你要说让网络文学上升到纯文学的高度并且负担更高的责任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大众的需求就是这个档次。它能不能出经典呢?肯定能出,只是现阶段它经历的时间还太短。
    那些耽美文、总裁文,我都看过,但是背后的东西都很传统。比方说,给总裁生个孩子,表现的是什么呢?这是从一而终,打也打不走,骂也骂不走,虐待我也不走,我是很传统的女性,最后赢得总裁的信任,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女性的传统美德。在国外那是不可能的。你打我?我先把你告了,再把你的钱都骗走,然后再跟你离婚让你身败名裂。
    周志雄:作家邱华栋曾经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美国的网络这么发达,在美国没有听说过网络文学”,他这个问题到今天来说就更加突出了,就是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出现这么繁盛的网络通俗文学,这么多人在写,这么多人在看,国外没有这种现象。
    最后的卫道者:这个繁盛的通俗文化也有,只是类型不同,在日本就是漫画,我是看漫画长大的那一代。日本的漫画繁盛起来后,规范化程度高,非常严谨。作者做漫画,先发出一个创意来,再把背后的大纲做出来,然后描出线稿,试发一张,有反响再做长篇,没反响就拉倒,经过几十年的培养已经形成了一个流程了。
    美国的小说也是这样,二、三十年代,三、四十年代就流行出版人的制度,在中国没有这个制度。网络小说忽然崛起的时候,制度是不能适应它的,合同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的,就是那种非常繁琐的合同。网络小说制度现在越来越严谨,也迅速流程化了,这是个好现象。为什么网络小说会繁盛,就是因为它应该出来,不在乎是谁做的,它在这个时代是必然要出来的,就像我不写网络小说,我不写军事小说,但必须有军事小说这个东西出来,谁写的无所谓,因为有人需要就必然有人去做。
    韩国的网络游戏做得非常好,它的故事性已经很强了,但是它的文化没法支撑它的物质,所以它很快就灭了,韩国游戏起来得快,灭得也快。美国没有网络小说,但是美国的通俗文学很发达,单从通俗小说来说,我们不比美国差,美国也不比我们强,我们欠缺的只是规范化的东西。比如说,能不能有一个引导型写作,人家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让文学流程化。铁血现在要开一个影视公司引导的一个征文会,就是我给你题材,你去做命题作文,最好的作品我买下来,这也是一种方式。
    周志雄:对,我同意您这个意见,在我们新中国成立的前半段,通俗文学被压制了,改革开放之后,文化的开放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东西恰好找到了历史的结合点,网络文学开始兴盛。人们需要休闲,需要文化消费。
    最后的卫道者:其实这个是好事,你去看一下网络文学或者通俗文学诞生的过程就会发现,它是在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的阶段才出现的,如果社会是动荡的情况下是不出通俗文学的,社会动荡的时候只出新文学,号召大家起来打倒一类人,解放另一类人,只有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通俗文学,经济慢慢向上跑的时候,文学也跟着向上走,这是一个好现象。
    周志雄:您的QQ上有一个签名叫“写作穷三代,编剧毁一生”,这是自嘲么?
    最后的卫道者:大家都宣传网络小说作家赚钱很多,一年收入三千万,我有几个同学都上榜了,一千几百万,几千万,但是实际情况我觉得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因为几乎可以算出来起点一个白金作家的收入。白金的标准是什么呢,订阅一万,就高峰地位一万就是白金了,那高峰地位一万大概是多少钱呢,现在起点涨了,以前是千字5到6分钱,我们就按5分算,1000字的话,就是500块,3000字就是1500块钱,6000字就是3000块,3000块钱全是他自己的吗?不是,他有一半是交给网站的,五五分成,这就被砍掉了一半了,这一半是不是全归他呢,还不归他,因为网站的收入是不一样的,有的给你按劳务费扣,有的按版税扣,无论按那个算,我们按最低的算就是1500块再扣去11.2%,剩下就是1200多块钱,如果每天都是1000块钱的话,那一年是多少钱,30万,那他的3000万是从哪来的呢?可能还有无线版税,但是无线版税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的,无线版税是我们先割无线阅读,劈一半,无线阅读剩下的一半呢,再和作者再劈,就是说作者只能拿到无线阅读的四分之一,这笔钱还得再扣税,也就是说他拿了四分之一不到。排行第一的话,我觉得一个月拿二、三十万问题不大,全算下来多少钱,也就是三百万吧,而且还得保证你这个作品当年完成,当年卖出去,拿一笔IP的收入。但是问题是一部作品要运行的周期是很长的,这个你们可能有研究,就是说为什么网文都这么长,因为它越长流传得越广。一本书当年能不能卖出去,或者两年能不能卖出去,这个就不好说了。女频可能会好点,男频的话,你在阅读上传得广,就可能说你这个越不好卖。我从04年、05年就开始写,起点当时是这么做的,它开始推出的就是月收入破万,当然这个目标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了, 06年、07年那阵就是订阅破万,然后08年、09年叫那什么白金作家,后来又有一个宣传,将改编叫IP改编,每年都推出一个热度,更大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为了去吸引小的作者去写。你看唐家三少写得都这样了,我们也去写。大部分给网站赚钱的都是二三线作者,他们每个月拿着一千几百块钱或者几百块钱,然后日均更可能是几万字,他们创造的收入是起点的收入的大份,真正大神创造的收入是起点收入的小份,但是它又必须吸引这些人去给他写,那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会写的,在人群里永远是固定的那一批,它只能不断地通过造神来告诉大多数人,我们这是一个高薪行业,但具体到底赚多少钱,实际上是有数的,因为你每天就能写这么多,你写多了,大家立刻就不买账,你写少了呢,你的收入就上不去。宣传大神年收入一千万,七八百万,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吸引了更多作者,更多读者,他们的利益就大了,就成了既得利益者。我不认为那种几千万的收入太可信,因为我们也私下沟通过,或者我们看过一些后台的收入,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周志雄:网络作家的收入都是夸大的?
    最后的卫道者:夸大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这点你不能说它是错的,因为商业运营没有什么对错,只有盈利,起点首先是一个商业网站,其次才是一个读书网站,它为它的经营做了很多宣传,这是它应该得到的,我觉得这也是它成功的地方,是我们应该效仿的。
    周志雄:上次高楼大厦来的时候……
    最后的卫道者:他也上榜了。
    周志雄:对,上榜了,他说是去年的榜上没有番茄(我吃西红柿),是吧?
    最后的卫道者:嗯。
    周志雄:他说很奇怪,当时做排行榜的人打电话问番茄的年收入是多少,番茄说他是三千万,那人说你怎么比谁还高啊,番茄说我已经少报了,你还觉得我这个数字不真实啊,于是把电话给挂了,蕃茄就没有上榜。
    最后的卫道者:怎么说呢,他收入有增长是肯定的,因为到2012、2013年收入确实爆发式地增长,这个跟移动终端也有关系,但你要说富豪排行榜上几千万那种,我仍然持保留和怀疑态度。
    周志雄:我看过一个文章跟您讲的这个情况差不多,文中写到网络写手整体的生存状况,报道说一些人赚了钱,但那是一小部分人,绝大多数就像你说的,一个月一两千块钱。
    最后的卫道者:对,两千块钱,一两千块钱算多的了,还有的人就是没有收入。千字15块钱就有人包,我们现在去找千字15块钱的作者有的是,有的小广告千字5元起。千字5元什么概念呢,就是你写一万字的话才50块,一年写300万字的话大概才多少钱,才两万来块钱,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往编剧行业蔓延了,就是说一集几百块也有人写,写完了又怎么样呢,我几万块钱收购了,我拍不成我也没损失,我拍成了我就赚了。
    三、网络作家是拒绝进步的
    周志雄: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是如何进步的?
    最后的卫道者:我们不是说一点一点进步的,基本上80%的大神我知道,一炮红,写第一部的时候一下子就起来了。在网络小说作家中,对进步其实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是拒绝进步的。你会发现所有的网络小说作者,一旦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以后,他是拒绝去改变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到网络文学另外一个情况,就是你一旦转型就会损失现有的读者群。因为我第一部小说是写都市的,转到军事以后,所有看都市的读者不看了。
    作者已经熟悉这种快节奏的方式了,他为什么要进步到很高深的方式呢,也有人去进步,但是进步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不你就很厉害,要不就扑街,没有人去冒这个险,所以拒绝进步是网络文学一个不成文的定律。写得多了,可能技巧上会有熟练,你看场景描写的时候,第一次他不会那么写,第二次他会加上什么“风萧萧”啊之类的东西,但是情节、人物、故事架构它是没有变化的。我举个例子,《东游记》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写《西游记》呢,我就一直复制《东游记》,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读者是一代一代出现的,一茬一茬每年都有。我们都说十五、六岁小孩的钱最好赚,小女生的钱最好赚,为什么呢?他们每一年都有那一茬出生,然后他会追你的文,你每天只要把你那个文复制改一改,去年用BB机,后来用手机,然后一点点改,一点点复制,每年都有一茬一茬读者,就可以保证一个基本的收入。但是这个是有弊端的,因为读者的口味也在变。台湾以前也出过类似口水文的小说,只流行了一阵,几年时间马上全盘覆没了,被玄幻小说全盘取代。现在也是这样,你会发现,每一两年都会出现一部完全新颖的,和它那种类型完全不同的小说,而且必然成为网络小说的经典,就是这个原因,大神也在一点点被取代,只是大神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认为有小读者看就好。
    周志雄:我们在跟流浪的蛤蟆聊的时候,他说他是有意识地要写不同的作品,他自己在寻求进步。
    最后的卫道者:我说的那种进步是什么呢,是你不一定非得尝试不同的写法。写作进步这个肯定都有,而且能持续写到现在的人肯定是有其优点的。可以坚持写作,但是这种进步不一定非得是写法上的进步,也还有思考上的进步。你不能说是我今天写都市明天写军事就叫进步了,到最后都是要描写人,你别管他这个类型是什么类型,小说写的是什么,归根结底还是写人,你写人写得越真实大家越喜欢。就像过去开挂,网络小说里有金手指,过去流行开大挂,就是这个人一下穿越了,恨不得把什么东西都带进来。现在都市里至少是一个小挂,或者说是贴近现实的挂,都是什么呢,可能有个老头家里有人会武功,或者捡了一本秘籍,但是还得一步一步升级。还有挂更少的,就是这人就是一特种兵,这种小挂,为什么呢,大家也需要贴近现实,不需要看那些玄幻的东西。但是也不一定,因为不同的时候看一本小说,他的心理需求也不同,你说的那种进步呢,可能是类型上的改变,但归根结底他在一怪圈上走,因为他对人的认识还是没有经验,所有的人的描写都是很弱智那种,主角的光环一开,所有人变脑残,就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个东西就是被淘汰的,而不是说类型小说被淘汰,类型小说不可能被淘汰,所有的类型小说跟类型没关系,更多的还是对人的描写不好就淘汰,那些对人性描写明白了的人,才出经典。
    刘洋:中国文学史上,在建国初期有《红岩》《红日》《林海雪原》这样的红色经典小说,新时期以后有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军事题材的作品,您在创作军事小说的时候会去读这些作品吗?
    最后的卫道者:《高山下的花环》电影看过,这些作品没有读过。这些作品还是秉承传统文学,跟网络文学是有根本矛盾的,矛盾就在于一种是把自己放在旁观者去描写,一种是自己投身其中去写。网络小说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里的主角或者某些配角,和这个作者很相似的,他就是按他自己的性格去写的,他写的就是他自己的幻想,他自己的情绪。但是在传统小说里,如你说的《高山下的花环》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人和事。网络小说只需要有一个大概的基本道德观念,然后去发散,就可以了。
    周志雄:流浪的蛤蟆说,他写的作品,读者很喜欢看,人气很旺,读者都追读。他就想下一部按自己的想法写,不管读者了。新作写出来,读者流失了不少,他一看那不行啊,下一部又按照读者口味去写,人气又回来了。再下一部,读者群还在,他又玩自己的了,您怎么看他的这种写作状态?
    最后的卫道者:他是有创作理论的,至少现在玄幻的升级理论很成熟了。第一,有一定规定的升级的规格。第二,必须画出个地图,异大陆的地图是什么样,这个是东方国,这个是西方国,大概举例一下,周边是无尽海,这边是什么岛,这边是魔兽森林,然后穿吧,这大概就是一个玄幻的大纲了。然后是你出生在东方国,东方国和西方国打架啦,你穿过去把公主救了,穿越到无尽海里了,被鱼叼到森林里,然后又回来了。它已经形成一个模式,按照等级升级。为什么玄幻这个模式成熟了呢,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屏蔽情绪创作这个缺陷。因为你每次找到宝物都是一次升级,每次你越级杀人,都会有一个情绪上的小高潮。纯粹的玄幻模式就是升级的模式。至于游戏的模式就不用说了,它就是照搬游戏。还有一个就是无限流模式,就是人为制造情绪,人为制造一种情绪的危机感,这种小说类似于末世小说,就是不断地把人投入不同的环境。其实每一个称神的作家都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流派,然后供大家抄袭。
    刘洋:对对。
    最后的卫道者:蛤蟆的《仙葫》是经典啊,它创造出一个小孩一点点往上爬最后成仙的这么一个模式。还有废柴流,体系还在那儿,只不过是把人物改成废柴,让他往上爬,也人为地制造出一种情绪上的落差,大家都鄙视他,他最后上去了。所以网络小说创作已经出现了一种固定的创作模式,这种模式不是抄袭的模式,也不是唐家三少那种无限粘贴复制自己的模式,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
    至于人物形象无所谓了,因为人物根据自身去创作嘛,妄语的那个《凡人修仙传》里面的人物无限的自私,拿了我的东西我就不管了,反正我无限自私嘛,拿完我的东西我就走,我对你,就是人情冷漠的那种现实。方想的《四世传说》中的人物不负责任,干完就跑,很符合现代男人的一些想法,就是闯了乱子我跑,好了我再回来,闯了乱子我再跑。
    网络小说的这个模式是颠覆不破的,包括后期出的《大圣传》都是这个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可以是仙啊,神啊,也可以是妖啊,大圣啊,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是这个题材,你没有这个题材读者就不会去看,即使看了也觉得有点乱。我之前说经典,是指这个模式成为经典,而不是哪部网络小说成为经典。
    周志雄:这个在文学理论上也是成立的,俄国有个叫普罗普的人对俄国的民间故事进行研究,最后总结出俄国的民间故事其实就是几个模式的演变。中国学者陈平原认为五四以后的新小说在叙事模式上与传统小说有根本性的转换,那本《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在学界影响很大。许子东的《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部文革小说》选取新时期以来写文革题材的50部有影响的小说,从这50部小说中提炼出来四大叙事模式,细化成二十九种不同的情节功能。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作家对文革的反思深度是有欠缺的,因为他们都是在一些固定的叙事模式上滑行,没有去穿透人性,没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首先不说这个研究怎么样,至少小说的叙事模式在文学理论上是成立的。
    最后的卫道者:这个模式形成之后,下一步就是网络小说进一步的开发。大家都承认这个模式存在了,接下来就是哪种人物性格更符合人性,更符合大众需求,这就是进步了,网络小说就不是那种纯粹的幻想了。
    周志雄:升级模式是简单的,但是在升级模式下你能写出别人写不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你这个作家的贡献,这也是网络小说的存在意义。
    最后的卫道者:网络小说作者其实都对现实不满,他那种不满不是那种很狭隘的想法,我写军事小说就是觉得钓鱼岛是我们的,不是你们的,我说不过你我就写小说骂你们一顿,满足一下意淫的想法。可能有些人就是觉得我没钱,我中个五百万。这种情绪一旦发泄过去以后怎么办,通常有这种情况,就是他写了第一本小说很牛,再写第二本扑街了,为什么,因为他这种情绪宣泄出去了,他没法对这种情绪升华转化。所以我们常说一本小说成神不是神,第二本小说扑街的大有人在。说有人每年都平均收入三千万,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说不通的,因为一本小说他得写两年,而且得保证每个时间段都有情绪颠簸的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时候,写着写着我哭了,写着写着我感动了,你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网络小说是这样,写帖子也是这样,写充满愤怒情绪或是喜悦情绪的文字传播得最广,归根结底网络小说是一种情绪小说。
    刘洋:那您会关注一些军事新闻吗?
    最后的卫道者:恩,也有,但是不多。因为其实很多题材,有机会你可以写一下试一试,其实我们都是门外汉,对它都是一知半解的,你要了解一些东西,但是不是说你要一直了解下去,因为只有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你才能发挥最大的想象力,如果你对它完全了解的话,你反而会被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圈住。比方说周老师是一个大学老师,要是我去写的话就会更关注学校里的孩子早恋,但是他就不会去写,因为老师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如何去学会知识,早恋?我一天也不会抓到几个呀。这就是关注点的不同。
    周志雄:我读了《苍狼破》里面的这段,饭店里面卖的那些野味,那些菜名,什么糖拌“吉厄特”(都柿)、狍肉炒“昆比好哇”(柳蒿芽)、野猪肉炖“抗骨拉奴哇”(老山芹)、狍肉炒“给老搔”(黄花菜)、“依恩”(猴头蘑)、“莫锅”(木耳)、“豆嫩阿特”(桦树蘑),等等,这些都是东北方言吗?
    最后的卫道者:有些是我吃过的,有些是百度的。
    周志雄:看到这里,还是很长见识的。这样的小说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支撑,你才能写得这么专业。
    最后的卫道者:现在网络发达了,这些东西不像过去那样那么难找了。以前都得去图书馆找,现在直接百度就出来了。
    周志雄:您这个细节,这是《中日战争》里面的一个细节,写战机——运八,翼展38.0米,机长34.02米,机高11.16米,展弦比11.85,机翼面积121.86米,主轮距4.92米,前主轮距9.58米,螺旋桨直径4.5米,最大起飞重量61000千克,空机重量35488千克,最大平飞速度662公里/小时,升限10400米。这些资料是百度的吗?
    最后的卫道者:对。
    周志雄:这个写法在以前的抗战小说里面也有运用,把这些资料性的东西放在小说里面,也会增加读者的知识。
    最后的卫道者:是的,尤其纪事文学会多一些,但是后期被反对啦,大家说是凑字数,就把它砍掉了。
    刘洋:我在阅读您的《中日战争》、《胡子》之类的小说时,发现您写战争,不管是中国跟哪几个国家打,都是着重于写中日之战。
    最后的卫道者:其实中日问题,现在来考虑的话,国防大学教授给我们讲到中美战略是中国战略的重中之重,但实际上你细想一下,在中国历史上,日本人侵略过我们,日本人与我们的矛盾是生存方面的矛盾:他们想上大陆活下来,我们就得死,我们碰到他们上大陆来,我们就要把他灭掉,这个矛盾不可调和。日本文化里存在这样一种东西,就是我只要努力了,我可以忽视法律,忽视对错,我可以杀人,这个在日本文化里是很常见,但是这种文化就具有对他国的一种侵略性,就是我只要努力了,我做的就是对的,我把你杀了也是对的。长期有一个东西蹲在你的门口,趁你不注意就咬你一口,这个谁都担心,对吧?你看日本漫画里就能看到,因为我看日本漫画比较多,因为他一直在影响我们的生存,你查阅历史会发现,在明朝的时候日本有时几十个人,甚至几个人会一直杀到河南,他们从福建上船,杀到河南,那不是流窜作案,那是入侵,而且几十个人就能做到。
    刘洋:您刚才对中日战略的一些分析也体现在对日本的一些将领的描写上,他们几乎是变态的。
    最后的卫道者:对,确实是这样,根据他的文化去解释他的行为的话,很多东西都变得合理了,很多方面日本文化比中国文化还压抑,他们夫妻之间都不说实话,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礼仪。不像咱们中国,都是夫妻了,还有不说实话的吗,打打闹闹之后还是照样过。日本人对人性的压抑就使人性扭曲了,他们对文化的追求态度是极端的,韩国人也有体现,所有移植了中国文化的小国都只能占据一个角,而不能博大地消化这个大的文化,这个民族的极端性就会非常明显。韩国是这样,越南也是这样。在国外选举就是选举嘛,在亚洲,选举基本就是动手了,要不就是互相之间抗议啊,搏斗啊,甚至是屠杀,这些很常见,包括印尼、缅甸、柬埔寨这些国家,亚洲文化影响范围内的国家都有这些。
    刘洋:您以后会有出国的计划吗?
    最后的卫道者:有,但是我一直在考虑,我是不是一旦去过了,对他们的态度是不是就会有改变。其实之前有一个去日本的机会我放弃了,去过的人回来都说,日本人很干净,我担心是不是受到这个表象的影响,这个判断就会改变。
    刘洋:您会去一些军事纪念馆吗?
    最后的卫道者:哎呦!我去过的可不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还去过海南三亚的基地呢,你们不知道094吧,它的外面就像一个普通的山,里面一个洞,里面停着两辆潜艇,然后我还上过170,就是咱们那个神兵舰,我都看过。
    四、人物扁平是网络小说的通病
    苏雪艳:看《中日战争》还有《战狼》里面的情节都很吸引人,但是人物的性格都不是很深刻,有点扁平的感觉。
    最后的卫道者:网络小说都有这个特点。除了主角以外的人物性格都是扁平的,我尝试在《神枪手》里看到底能创造几个性格,发现在努力的情况下最后能创造出七个完全不同的人物,有些人物还侧重次要地去描写。我就越发地崇拜曹雪芹了,《红楼梦》创造出几百个人物,有名有姓的一百多个,而且一个个个性分明。我自己觉得《神枪手》那本书写得还不错,书卖得还不错,是真实人物改编的故事,本身有借鉴,发现到了自己创作水平的极限了。就人物形象来说,有些人鲁莽,有些人细腻,有些人悲观,有些人兴奋,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但和曹雪芹的差距都不可以以道里计。人物扁平是网络小说的通病,主角光环一开所有人都变傻,所有人智商都下降,有人也批判这个问题,最后这个是会淘汰一批作家的,你不提升,就会被淘汰。
    苏雪艳:您有没有那种坚持不下去烂尾的时候?
    最后的卫道者:有,怎么能没有呢,扑街我也有,这个太多了。
    苏雪艳:您怎么克服这种情况?
    最后的卫道者:没法克服,要不你沉寂一段时间,然后养精蓄锐再崛起,要不你就果断地扑街,另外写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故事。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有一个非常相似的地点,就是说他最开始只有一个很粗略的故事核,他没有细节完整的大纲,如果这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核,那这个故事核就是一个带有强烈情绪的东西,没有更多的理智思考。陈忠实写完《白鹿原》以后在家哇哇大哭,写之前为什么不哭啊,他压抑着呢,对不对,但网络小说不可以,写到这里我就爽一下,我就觉得我应该把这个人撞一下,不撞一下我难受。他就放肆这种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客观地去描写,但是网络小说不需要真实,它只要在一个背景下肆意地张扬这种情绪感情,从某种意义上它更像是魔幻类小说,就是六七十年代流行的那种魔幻题材。
    刘洋:您有没有参军的经历?
    最后的卫道者:我小时候就是生活在部队大院门口的,我家在旁边,总是看见参军。其实说句实话啊,我对军队不是向往,更多的是带着对现实中部队不作为的一种愤怒来刻画出一个我心中的完美军队。不是说我喜欢当兵,就写了一个当兵的题材,恰恰是因为不认为现在军队这个窝囊废的样子是对的,就写了一个这样的题材,情绪上的东西有的时候是相反的。
    刘洋:中国现在会发生战争吗?
    最后的卫道者:中国现在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太小了,最多只是局部冲突。全面战争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果中国发生战争的话,首先站起来保卫中国的是那些拿钱最少的普通人的子弟。这也是中国人民最可爱的地方,老百姓真的是太可爱了。
    刘洋:您的英雄观是什么?
    最后的卫道者:我觉得中国老百姓的观念就符合中国所有行业里面的这个英雄观,你把任何一个老百姓拿到国外去,他肯定就是个劳模,他即便是为自己赚钱,他也是个劳模。外国人享受生活,中国人谁享受生活啊,我享受的是存折上数字一点一点往上增加,这叫享受生活。其实普通人就很英雄了,他承接了三代,父亲一代,自己一代,孩子一代,每个人都是这三代,扛着三代往前走。有的是一个孩子扛三四代,也得跑啊,这还不是英雄,那啥是英雄啊?一个人照顾六七个人,两方的父母、孩子,再加上自己,这还不是英雄吗?我觉得我现在就挺英雄的。
    刘洋:那战争时期的英雄呢?
    最后的卫道者:你研究战争史的时候,看中国抗战时期的敌后战争,比中国的正面战争还要有趣。有个老农扛着个镐,走到一个地方开始刨地,看见鬼子,把镐放下来,从草丛里拽出一把枪打一枪,然后藏起来,鬼子死了他就跑,他就杀这么一个。根据不完全统计,这种非战斗性减员,每天在华北现场上就有五十个,一天有五十个被暗杀了,这是游击战的精髓。这种自发抗日的老百姓,还不是英雄吗?过后接着种地,他不认为这件事情做得很惊天动地,他认为这是应该做的。
    苏雪艳:您怎么看待抗日神剧?
    最后的卫道者:抗日神剧这是剧本要求的。电视剧要求情节一定要曲折,电视剧需要你的人物关系非常紧密,就是说每个人之间必须发生关系。它跟纯文学是有冲突的,纯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反情节的,而戏剧是需要突出情节的。至于手撕鬼子,不要去责怪他们。国内有手撕鬼子,国外有从飞机上不拿降落伞跳到车上,你就相信那是真的吗?你不能说国内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些是假的,国外的就是真的。
    当然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不是说现在的抗日神剧独有。我给你举几个例子,宋代的时候,给你两个元宝,去给我买壶酒。宋代怎么会有元宝?元代的钱到宋代提前花这是不可能的。或者明朝的时候逛个楼子:“怡红院!哎?这楼子不错!”这个可能吗?不可能。怡红院是贾宝玉住的地方,他叫怡红公子,他怎么可能在明朝出现?在抗日神剧里经常出现“我有一瓶盘尼西林送给抗日英雄们,必须帮我护送。”盘尼西林是1929年发明的,它成为药品大规模使用是在1940—1941年,1937年的时候中国人发明了青霉素并且运用到了战场上,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对剧情没有影响。这种东西国外也有,甚至比国内还“神”,比如说《龙卷鲨》,就是龙卷风把鲨鱼卷起来到空中,掉进水里不仅没死还可以继续吃人,而且据说这部神剧已经拍到第四部了,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反情节的设定,就是看热闹。抗日神剧也反映出中国电视剧还不够发达。
    刘洋:您的读者群都是一些有强烈爱国主义的男性吗?
    最后的卫道者:我今年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建了个QQ群,短时间内发展了200人吧,只有一个女的,其余全是男的,从大约20岁到40岁之间,也有个50多岁的。
    刘洋:您认为读者群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影响?
    最后的卫道者:读者的留言是你一直写下去的一个动力,他写的留言越好、越长,他表现出内心要诉求的越多,对你的作品影响就越大。读者左右了网络文学出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小说没有悲剧,绝对不可能有悲剧,因为读者接受不了。我尝试去写悲剧,很多人就说不现实,我写中国入侵,中国被人打了,看的人就少,他就觉得不可能,他心里接受不了。大家不想投入太多负面情绪,大家都喜欢看正面的故事,抒发现实压抑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矛盾冲突所在。
    周志雄:写到最后主人公一定要成功,男女主角必须要在一起。
    最后的卫道者:也可以不在一起,男主角可以被女主角抛弃了,但是女主角必须为他守身如玉,而且至死不渝,这是男性向小说。女性向小说必须是女主角可以被男主角抛弃了,但是男二、男三一定要围在身边,跟她干点什么,表现出忠贞的爱情,否则没有人看。这也是读者对作者最大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肯定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包括对电影都是这种影响,电影里也没有悲剧,有一两部,收入不太好,现在大家都不拍了。
    周志雄:您在网上更新的时候,有好多平台,起点、搜狐、铁血,逐浪,天鹰,在不同的平台上更的时候,读者会对你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吗?
    最后的卫道者:不同的平台,读者群就彻彻底底不一样。起点的读者群是最广泛的,但它大部分主要追两类,一类是玄幻,一类是架空,这两类是最好的,也是最易成神的。同样在起点你写玄幻,写架空,写穿越,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别的网站,像那种大的门户网站,比如说网易啊,或者以前的新浪啊,他们成熟的作者比较多,你必须得写一些官场文,或者都市类型的,因为这一类读者既然关注了门户网站,他的情绪抒发肯定是现实题材的。不同的网站读者阅读的方向和阅读的类型完全不同,这个也是各个网站不兼容的原因。
    说到读者,想到你们说那个关于拐点的问题,去年我写第一部电影的时候,我的读者是一个电影公司的老板。
    刘洋:李建民?
    最后的卫道者:对,他在上面留言说:“哎呀,你写得挺有意思,你给我个联系方式吧,我找你写电影剧本。”我们联系后,做了第一部电影。
    刘洋:把《战狼》做出来了?
    最后的卫道者:不是不是,第一部是《战海精英》,没拍出来,军事预算不够,我管他要钱,当时定八万块,我说你得先给我打上首付,当时谈的好像还挺冷静的。
    李建民这个人挺有意思,差点为他写一本小说。他这个人20岁的时候开广告公司,开宝马,30岁破产。破产后,带两千块钱到北京,到北京以后拿这两千块钱把《大力水手》那碟的发行权给买下来了,靠这个挣了一笔钱,开始做电影,他几经沉浮。他赔钱的时候很多,他凑了一百万拍电影,导演拿着吃吃喝喝,电影也没拍成,赔了,到现在又起来了。我觉得他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我觉得很多时候了解一个人很有意思,有时候我也做一些人物专访,他们有些人是做销售的,他们都经过了这种起伏波澜,实际这很像真正的小说,就是网络小说的现实版,这个人怎么落魄了,起来以后又很厉害。
    刘洋:您是如何看待文学批评的?
    最后的卫道者:本身批评也是有艺术的,有些问题如不纠正它就长偏了。但就怕矫枉过正,还是适度吧。有一次有人赤裸裸地批评说,你们一年创造三十多个亿,人家养猪场一年也创造三十多个亿,把你们砍掉,国家也就是损失个养猪场。这个话就很难听了,然后给我们开会,就说你们都是大神,我是小鬼,我们也都听出来了他这个态度。但是网络文学就在这儿,你压抑不住,人民群众的需求你压抑不住,你这种态度就有问题。
    我觉得批评应该是启发式的,至少你给他一个好的东西去引导,大家都是在摸索。是不是应该专门出一个网络文学的杂志,出一个网络文学的期刊。《故事传奇》《故事会》都是跟网络文学差不多的这种,为什么网络文学不能规范化地去做呢?这个我觉得还是需要去批评和建设的吧。
    周志雄:这就是我们做这个访谈的初衷,就是像您刚才说的,我对有些批评确实是很不满意。
    最后的卫道者:就有点是贬低,创作是平等的,我可以写得不好,但我的行为是高贵的,因为我是在创作。你不能因为你创作出的成果比我高,你的人就比我高贵,这是我反对的。
    五、真实的情感不是靠卖弄文字去表现
    苏雪艳:您喜欢阅读什么题材的书?
    最后的卫道者:什么都看,世界名著我看过,一些小众的小说我看过,一些网络上比较偏的题材也看过。但你要说纯粹倾向于哪方面的,还真是不好说,因为我觉得看东西全凭兴趣,不是说你写什么题材你就要很喜欢这一题材方面的书,不是这样,而是因为现在看都是具体到细节了,不是大概的故事了,大的故事基本都差不多。我现在是小说也看,电影也看,电影看得多吧,不过都是盗版的。
    刘洋:您会阅读一些纯文学作品吗?
    最后的卫道者:现实主义题材的,我看过《废都》《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但是这些作品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它掺杂了关于人性的探讨,它就变得沉重了。我们已经够沉重的了,课业沉重,生活也沉重,我们为什么不读点轻松的东西呢?
    苏雪艳:您怎么看韩寒和郭敬明?
    最后的卫道者:韩寒的《三重门》看过,还是不错的,发现和钱钟书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郭敬明的《幻城》看过,发现他所有的小说开头都是“我已经三千岁了”,后来就不看了,再加上他本身就有抄袭的事情。郭敬明是一个80后的典范,他从炒作自己到做杂志啊,成为亿万富翁,他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作家来说我是不认可他的。
    刘洋:那您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一部?
    最后的卫道者:最喜欢的作品是《红楼梦》,真的很好看,没思路了就拿出来翻一翻。
    周志雄:您觉得《红楼梦》好在哪?
    最后的卫道者:我说一句实话,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在一部小说内,在有限的篇幅内创造出几百个人物,这是当代作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红楼梦》你随随便便拿出任何一个人物,都有出彩的地方。
    周志雄:我觉得这个是中国的一个文学理念,您有没有看过原版的《清明上河图》?
    最后的卫道者:没有,《清明上河图》我只看过照片。
    周志雄:当你看到长条形的清明上河图,那种感觉和你看一个照片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现在有人用一些科技手段,让长幅的《清明上河图》上的每一个人动起来,您就感觉到上面几百上千个人的人物面部表情都是清晰的。我觉得《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也是这种中国古典的文学理念,就是通过长卷来展现一个历史画面,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惟妙惟肖的。
    最后的卫道者:对,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一提中国文学名著,你们不能光提四大名著,你还要说中国的唐诗、宋词,但我觉得还是不能否定四大名著,至少目前还没有一本小说可以把《红楼梦》比下去。
    周志雄:我有时也会跟当代的一些名作家交流,就问他们,你喜欢读《红楼梦》吗?有一些作家会说《红楼梦》读不进去。
    最后的卫道者:对对对,会有很多,其实不光是《红楼梦》,还有《西游记》。像《西游记》大家都喜欢孙猴子,但是你们想过吗,其实《西游记》四个人是一个人啊,他只是一个人的四种品德,叫贪嗔痴慢,为什么不所有人一块儿喜欢呢。大家都喜欢其一,认为这个人物出彩,这就是作品的魅力。
    周志雄:在网络小说里面,您觉得提得起来的有哪些?
    最后的卫道者:如果正常来说的话应该说一说《诛仙》什么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啊,网络小说本身就是进步的,因为它一部一部也是这么走。最开始就是仙侠,就是架空,《穿越秦朝》导致架空小说的兴盛。你要说现在还记忆犹新的话,其实我记忆里有一个可能大家都不记得的一个人的小说,叫《疯狂的硬盘》,他是一个不太著名的人写的一个非著名的网络小说。我为什么提《疯狂的硬盘》呢,因为这个小说几乎就是网络小说的一个范本,但是就是不红。
    刘洋:我在您的微博里看到,有一段时间,您的微博里有一些关于佛的感悟,其中也提到了中西方的信仰,就是读《心经》的一些参禅礼佛,当时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您现在的信仰或者世界观是什么?
    最后的卫道者:其实不能说我有信仰,我是觉得宗教挺好玩的,看《心经》的话你会感悟很多,尤其是它提到的色空之间的转换,表象与本质之间关系的叙述很符合哲学上的逻辑性。因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从哲学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中国的医学就是一个哲学驾驭的学科,医学就是金木水火土,是关于人的五行、阴阳之道。它既然能形成一个体系,而且还把人治好了,这就说明哲学还是很有用的。至于你说的这个宗教,中国人和外国人是不一样的,外国人崇尚人和神的关系,而中国人崇敬人和人的关系,这个是宗教的本质不同。
    刘洋:那一段时间,阅读《心经》跟您写作有什么关系吗?
    最后的卫道者:倒是没什么太大关系。《心经》我没看完,其他的佛经我又没看过。看《心经》确实给人一些比较完整的体系。比如说空色之间的转化啊,关于白马非马啊,在里面都有体现,使人看事情都变得很有意思了。看了《心经》我才知道,你像《西游记》啊,是一种四维一体的东西,其实是五维一体的东西。最开始是贪嗔痴三维一体,后来加上沙僧是贪嗔痴慢,你喜欢的沙僧就是慢,他这个“慢”也是一个缺点,白马就是“疑”,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个疑嘛就是怀疑自己的老婆跟九头蛇有关系。其实这些东西你要代入一些作品来看的话,还是有影响的。
    刘洋:除了写作、阅读,您还有其他的爱好吗?
    最后的卫道者:其实我爱好挺独特的,我喜欢跑步,还喜欢走。我就觉得走路和跑步挺好玩的,你反正可以一边走,顺便还可以想点事情。现在跑步跑不了了,济南空气太差了,走的话还可以。我走的最远的时候是从火车站走到二环东路,三个小时不到。一边走一边看热闹,还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刘洋:高楼大厦老师也是一边走一边看热闹,遇到好玩的人或好玩的事儿就停下来歇歇脚看热闹,然后记下来。
    最后的卫道者:对,因为真正的素材都是来源于生活的。
    周志雄:《战狼》这部小说是你写的吗?
    最后的卫道者:没有小说,直接做的剧本。
    周志雄:哦,直接做的剧本,你做这个电影编剧可以拿多少版税?
    最后的卫道者:这个应该保密,但是现在来说的话,一部电影的编剧费10到15万不多,如果电视剧的话大概就是在单集两三万,一般都是打包卖。
    周志雄:《战狼》确实拍得很好。
    最后的卫道者:一般吧,其实还有很多缺陷,但是反正回报率很高,对投资方来说也算是不错了。
    周志雄:您刚刚说您做了十多部电影。
    最后的卫道者:投拍的有几部,但上映的就两部,这在电影圈里属于很正常的,因为很多都是草台班子,搭起来以后给了你编剧钱,但是各种原因拍不成,像我后期做《钓大鱼》那个本子的时候,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他们非得请苍井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内是不允许的,广电局就把这个电影毙了。确实这个行业还是挺乱的,谁投资都可以拍,拍完以后能不能上映就另说。
    周志雄:上映的一部除了《战狼》,还有一部叫什么?
    最后的卫道者:《B区32号》。
    苏雪艳:我们都看了电影《战狼》,觉得拍得非常棒,如果您作为编剧来看这部电影,您给它打几分呢?
    最后的卫道者:当时我们预估票房的时候,我预估是五千万,其实很多人预估都和我差不多,四千万到六千万之间,但是到五个多亿是谁都没想到的。主要还是京哥他跑得勤,去二、三线城市,本来给他定的六个城市,六十多家影院的,他跑了16个城市,600多家影院,大多数时间都在车里,就这么愣跑出来的票房,这个谁都不得不承认是他本身努力的一个结果。
    刘洋:我看到网上评论几乎百分之百是对吴京的肯定。
    最后的卫道者:对对对。其实从编剧角度来看,这个电影是有很多硬伤的,比如他的飞机啊,包括军队入侵的一些情节,因为某些原因,情节变得很短,原剧掐了30分钟,本来它是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但是掐了30分钟,掐掉之后变成了一个一两天之内发生的事情,而且故事本身最后也变成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片了,我们的剧本不是这样的,是一个三四个人的小队的故事。不能说是错了,因为京哥他自己拉来投资,他又自己主演,以片酬代替投资,他自己做,不宣传自己宣传谁呢?任何角度来说都是说得过去的。由于本身制作花费比较低,可能看起来比较粗糙。
    周志雄:您对您的写作总体上有一个怎样的评价?
    最后的卫道者:不敢看以前写的东西,觉得挺一般的,有的地方还挺幼稚。可能是因为从鲁迅文学院培训班上课回来之后,想法和眼界提高了吧,感觉以前写的东西还是飘着的,过于卖弄文字,过于卖弄这些所谓情绪上的东西,其实真实的情感不是靠卖弄文字去表现的。我看过一篇老作家写的文字,他在评论一个人的时候说:“他会吹箫,我没听过。他会什么什么,我没见过。”写这么两句话,这个人的感觉就出来了。这种效果咱们达不到啊,咱们就经常加一些附着性的东西。看着很平,但是读着感觉就好像是给你把这人拉过来,说这人就在这儿呢,看看吧,就这种感觉。目前来看,不光是我,就是所有的网络作家都没有这个水平。这也是网络文学经典化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刘洋:我们如果想写网络小说,您有什么建议吗?
    最后的卫道者:我的建议就是:第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第二,抒发自己不满的情绪。我归纳了几点:情绪性的作品传播得快,篇幅长的作品传播得快,愤怒的比喜悦的传播得更快。如果你们真的要写的话,别拘束自己,很多作者都是第一次写就成名了,很多人都不是冲钱去写的,冲钱去写的几乎都没有成功的。
    刘洋:就是凭自己的兴趣去写。
    最后的卫道者:你要写作,你得有这个想法。我接触了这么多网络作家,一个比较相同的经历就是,他们最开始写作和钱一毛钱关系没有,就是想写。后期的情况相反,我认识很多扑街的作家,就是奔钱去的,基本写得都很烂。因为他们都是过分地为钱写作而忽略了创作的初衷。现在网站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新征稿的时候,你喜欢什么题材你就去写什么题材,基本上都是这么做。这就是像我刚才说的是一种情绪化写作,不冲着钱写,冲着兴趣去写。
    刘洋:您赞成把网络作家当作一种职业吗?
    最后的卫道者:我觉得这很正常。我看过一篇资料说,每年还是每天新诞生的职业有五六十种,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吧。
    刘洋:记得参加高楼大厦老师的交流会的时候,他说他不建议年轻人不去工作,直接就在家里写小说来赚钱。
    最后的卫道者:你干一个行业,必须对它有一种最基本的感情。当作一个职业来做不好听,把一个行业当做一个事业去做更好一点。就像女性做饭的肯定要比男性多,做裁缝的肯定也要比男性多,但是顶尖的厨师和裁缝都是男人。你要是把它当作一种职业,保证温饱问题不大,低保都一千二了,你码字码到自己码不动了,总能赚到钱。问题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去干这个行业,有很多行业比这个行业更赚钱。你们毕业了找工作,你对所从事的行业是不是感兴趣,想不想干,这个很重要。
    (录音整理:刘洋、苏雪艳、张艺迪) 
    (本文原载于《大神的肖像:网络作家访谈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