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的春天里纵情歌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
编者按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讲话为全国文艺界指明了新形势下前进的方向。在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区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迎来了新的文艺春天。 在这春天里,广大文艺工作者再次启程,如何播种、耕耘,去迎接更大的收获?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精神,特邀自治区作协、自治区评论家协会、自治区书法家协会等14个协会的作家艺术家代表抒怀建言、畅谈体会,以飨广大读者。 为人民抒怀高歌 筑就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包斯钦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情感激越深沉,内涵深邃丰厚,视野高远宏阔,指向振奋人心。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洋溢着中华民族开创未来的豪迈情怀,体现了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再次吹响了全国文艺界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攀登文艺高峰的进军号角。正如新当选的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同志在会议闭幕词中指出的那样:“讲话站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全局,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站在党和人民的鲜明立场,深刻论述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下面就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粗浅体会谈几点感想: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和2014年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两个姊妹篇。全篇贯穿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主线。 文化自信是一种更深刻的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也源于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传统,更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华文化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的文化汇合而成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动力源泉之一。草原民族曾经为中华文化的历史辉煌做出重要贡献。红山文化率先由氏族社会跨入“古国”文明阶段,掀开中华文明发展的崭新一页,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升起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历数世界文明、文学瑰宝,列举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还特意提到《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将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作为古代文学艺术家植根现实生活、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的生动事例之一,充分表明了总书记的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我们作为民族地区文艺工作者有什么理由不自信、不自豪呢! 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习总书记的讲话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核心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要投身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去,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必须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而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寻求所谓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激情。古今中外的文艺实践和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先导的文学艺术家和文学艺术作品才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的高峰,才能拥有历久弥新、永不凋萎的生命力。同时,文学艺术家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树立精品意识,潜心创作实践、抵制浮躁之风,用情感和功夫锤炼作品,用时间和心灵酿造作品,用智慧和美学提升作品,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恒心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 总书记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只要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就一定能够扭转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局面。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 思想和价值观念永远是文艺的灵魂,而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轻视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弘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的所谓艺术;企图以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大胆”来博取眼球的各种“戏说”;误把标新立异、追求怪诞当作新潮时尚,想用廉价的笑声、无底线、无节操的娱乐来哗众取宠的所谓市场行为,终会被人民抛弃,别无他路。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的讲话中,两次都强调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是有深意的,就是要求文学艺术家要用心、用情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要始终把他们的冷暖、把他们的幸福与苦痛放在心上,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从而写出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的好作品来。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筑就高峰。 对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者而言,我们必须冷静地审视当前的文艺现状与文艺高峰之间存在的差距,认真分析这些差距的具体表现,深入反思个中原因,着力探讨筑就文艺高峰的条件、路径及必要举措等问题。可以说,文艺高峰不仅是文学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而是在评论家、广大受众与文学艺术家不断的互动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工作者要贴近人民、贴近生活、贴近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从文艺理论和评论的角度对文艺现象和现状加以研究和阐发,弘扬正能量,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当然,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更要有勇气、有正气来面对自己、审视自己,着力摒弃一段时间以来饱受诟病的一味奉承、吹捧,不好意思说真话、挑毛病,或反其道而行之,进行无端指责、偏激宣泄的非理性批评,也要摆脱和克服看似学术含量很高,却又刻意回避一些尖锐问题,脱离实际,脱离读者和作者的过分“理性”批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处在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只要我们牢记使命、牢记职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能够同党和人民一道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作者系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牢记职责使命 履职作为担当 ◎董从民 作为一名内蒙古自治区的文艺工作者,荣幸地在会议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催人奋进的讲话。这是对新时期文艺工作提出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他提到,鲁迅先生1925年就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我们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我们的民族描绘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是总书记站在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和文艺精神引领作用的高度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的富有历史责任感的使命与召唤。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几点希望,从文化自信的民族精神角度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作用;从文艺创新发展的意义到文艺工作的者坚守艺术理想,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这些讲话精神高屋建瓴,催人奋进。 总书记在讲话中说:“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这样的态度,也要有这样的能力。文艺反映社会,不是通过概念对社会进行抽象,而是通过文字、颜色、声音、情感、情节、画面、图像等进行艺术再现。因此,社会的色彩有多么斑斓,文艺作品的色彩就应该有多么斑斓;社会的情境有多么丰富,文艺作品的情境就应该有多么丰富;社会的韵味有多么淳厚,文艺作品的韵味就应该有多么淳厚。”这让我深感文艺工作前景光明,使命光荣,大有可为,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总书记对文艺战线和文艺工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对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文艺工作者肩上责任的重大。总书记的讲话深刻论述了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文化自信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文艺创作与反映时代的关系,文艺创作与历史认知和作用的关系;强调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总书记的这些重要的论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作为一名绘画艺术工作者,我在今后的工作和艺术实践中要牢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自治区文联的领导下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作品。(作者系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民族文学翻译事业健康发展 ◎哈森 有幸参加了第九次全国作代会,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很受感动、很受鼓舞。这是作家之幸事,文学之幸事、人民之幸事,国家之幸事。讲话真诚、热忱、深沉,本身就是一篇“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好文章。总书记提出的希望,字字句句紧扣人心,给了我们方向和力量。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者,感触颇深。 首先是文学作品的精神追求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他肯定了“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总书记还说“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 文学翻译的使命,是把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如实而传神地传递出去,给另一个语境的读者展现那个民族的文学、甚至文化的精髓,展现那个民族整体的精神气质,让不同的文化气息相互流动起来,让人类共享更多的美好。 当前,我国的文学,无论是汉语写作,还是少数民族写作,作家很多,作品很多,名家辈出,一片繁花似锦。作家们的作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也是琳琅满目。生活所在之处,人生百态。作家可以用他的文学之笔,刻画这生活的林林总总,包括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人性的堕落、一小撮人的颓废等等。如果这样的作品,像鲁迅先生的文章,能成为一剂良药或烈药,唤醒一种精神萎靡,或者医治一些社会病灶,那也是好的。如果达不到这个效果,反而适得其反。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 全球化的今天,迅猛的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精彩,也有不堪,不只是良品,也有糟粕。文学亦如是。面对文学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文学翻译面临的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问题。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文学翻译人员,必须有文学批评家的审美和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做出必要的识别和选择。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好译出语境文学发展的脉络,了解译入语境文学的渴求,选择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做人类文明真正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是文化自信问题。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四个自信”成为面向全党的正式提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下的新概念。文代会、作代会上,他进一步阐释“文化自信”,并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他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文化自信,也是一个文学翻译家应具备的素质。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个蒙古族知识分子,业余从事蒙译汉文学翻译。我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只是自信,而是深深的热爱。蒙古民族,给予了我美好的母语,给予了我历史的厚重感,给予了我丰富的文化滋养。作为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我坚信,蒙古族文学所传递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给我国的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注入一股清泉、一股真善美的力量。我翻译蒙古族著名作家阿云嘎先生的长篇《满巴扎仓》,就是被这样的力量所驱动的。这部小说的结尾,将多方争夺的蒙药秘方公之于众,让它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我想,这是一个作家的高度和胸怀。当然,这也是蒙古民族的高度和胸怀。 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的文化自信,我的理想信念,我会更加奋力于我的文学翻译事业,译介更多优秀的蒙古族文学和蒙古国文学作品,给汉语读者展现蒙古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会译介优秀的汉语作品,呈现给蒙古语、蒙古国读者,通过文学翻译这个美好的载体,让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产生更多的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从而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作者系自治区文学翻译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