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带着这一身光环的正是当代著名作家周大新。茅奖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之后又创作了哪些作品?在周大新看来,作家的使命又是什么?29日,周大新将作为山东省首档高端文学论坛“大家文学现场”首期演讲嘉宾,在山东书城二楼为山东书迷开讲“作家能为人类的进步做什么”主题讲座。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周大新。 在第二故乡山东开始文学创作 记者:您与文学的缘分,走向文学创作的缘由是什么?有没有特别受哪位作家或者作品影响? 周大新:我18岁当兵到山东,在山东工作了25年,我是在第二故乡山东开始文学创作的。从小我就喜欢听大人们讲故事、听鼓书艺人说大鼓书、看豫剧、越调、曲剧等河南的地方戏,也喜欢看《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播火记》《艳阳天》等那个时代流行的小说,但真正动心写作是在到了肥城原67野战军某师地面炮兵团当战士、副班长、文书、班长之后。我这时读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当时翻译过来供批判用的前苏联时期的一些小说,给我带来很大的精神震撼,原来书可以写得如此迷人,遂生出了写作的愿望。但写了几年都未能发表出来,只是在原济南军区的《前卫报》和《前卫文艺》等军内报刊上发表一些小作品。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之后,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前方来信》,被《济南日报》副刊采用了,这是我在地方报刊上发出的第一篇小说,算是我的处女作。我因此对山东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是山东给了我最初的创作激情和最早的支持。回顾我的创作经历,对我影响大的是两个作家:一个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作品中弥漫着的那种爱意令我心动;另一个是沈从文,他对湘西那块土地上小人物形像的描绘让我知道了该去关注什么。我对他们永远心怀敬意。 记者:茅盾文学奖获奖,可以说是一种荣誉,但也可以说是一种压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您正在准备的新作是? 周大新:获奖对作家是一种鼓励,肯定是好事。功利心每个作家都有,或轻或重而已,它是作家创作动力的来源之一,不必苛责。作家写到一定的年岁,功利心常会淡下来,这时写作的心理动力主要是想把自己关于人生、社会、自然界的感悟、思考传达出来,想把有些心里话倾诉出来。写作对于他已是一种自己喜欢的劳作和生活方式,就如农民,虽然年纪大了,还喜欢去田地里走走干点活,他不会觉着累,不这样他会着急。我的新作大约年底可以写完。 记者:您写作的过程中,让您感受最快乐的是哪一本书,让您最痛苦的又是哪一本书? 周大新:最快乐的是《平安世界》,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专为孩子们写的一本书,也是我写的唯一一本科幻小说。在那本不到10万字的书里,我让人类获得了准确预报地震的能力,从而避免了地震带给人类的重大伤害。我太开心了,可惜,那只是我的想像,至今也没有变成现实。我感受最痛苦的是写作长篇小说《安魂》,这是我与已抵达天国的儿子的对话,每一天的写作都会带来锥心的回忆,太痛苦了。 用作品影响读者心灵 记者:您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很早涉及影视改编的作家,由《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编的《香魂女》获得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您觉得影视改编对您创作的影响是什么?您关注当下影视改编吗? 周大新:我爱看电影,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更爱看,很少看电视剧。我最近看的一部电影是根据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改编的同名电影,我特别欣赏电影中男主角阿里萨的母亲这位配角演员,她演得太棒了,把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好的文学作品经好的编剧改编,再遇上好演员和好导演,拍出来的电影让人看了会经久难忘,它与原作一样,会对一个民族的精英阶层产生重要的精神影响。 记者:您认为一位作家肩负的社会使命和担当是什么? 周大新:作家主要是通过作品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产生一些影响。作家当然也可以直接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看法,但主要的任务是写出好作品。我自己觉得,作家们是人类中很敏感的一个人群,他们应该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促进作用。说细一点,他们应该对人性中的黑暗部分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表现,从而提醒人们不要任这种黑暗的部分蔓延成灾;他们应该不断地用作品去呼唤人们心中的爱意,让爱成为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他们应该用作品对社会上的不公和邪恶进行毫不留情地抨击,促进社会向美好处转变;他们应该用作品展示人与自然的血肉关联,促使人们去关爱人类的外部生存环境。 周大新简介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已发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厦》《湖光山色》《安魂》《曲终人在》等,及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银饰》《旧世纪的疯癫》等三十余部,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金色的麦田》等五十余篇,另有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作品共六百余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朝文、捷克文畅销海外。 其中,长篇小说《第二十幕》被誉为一部史诗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的《百年孤独》”。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布,《湖光山色》 获茅盾文学奖。获奖评语称,“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伟大诗人艾青的不朽名句,恰是《湖光山色》创作情怀的贴切写照。小说《曲终人在》关注腐败问题,被誉为“一部书写大变革时代人间万象和世道人心的警世通言”。 相关链接 大家文学现场 “大家文学现场”由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王蒙、李存葆、李敬泽、贾平凹、张炜、吴义勤、陈晓明、彭学明、张清华、高兴、李掖平11位,享誉国内外的中国最顶尖的文学大家担任专家顾问团,每月一期,拟邀请目前国内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家、评论家、学者们亲临济南,开讲文学人生。 报名领礼物现场还有作家签名书 29日上午10:00,“大家文学现场”第一讲即将在山东书城二楼举行。本次活动不设签售环节,只为让读者能专心聆听大作家们的现场演讲。虽然没有签售,但本报准备了诸多惊喜礼物。拨打热线电话0531—88197628报名,可获赠惊喜小礼物(数量有限,先报名先得)。此外,我们还准备少量作家签名书,赠予现场参与提问互动环节的听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