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增速放缓的中国电影市场之思——中国电影发展论坛素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杜梁 参加讨论


    今年接连出现的三次单月票房“踏空”跌落,给多年来扶摇直上的中国影市泼下一盆冷水,也沉重打击了业界对于短期内超越美国登顶全球最大票房宝座的信心。对于增速放缓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究竟是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李安导演所言正在寻回“迷失的灵魂” ,还是由于影片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受众观影热情下降,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电影发展论坛暨《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上海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举办。来自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全国多家高校和机构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坐而论道,试图以近期中国电影市场增速放缓的成因为切入点,进而从产能提升、市场“完型” 、技术新变、异业融合等多个角度把脉问诊。
    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达246.86亿元,同比增长21.2%,远低于去年同期超过50%的涨幅。这次突如其来的“降温”意味着市场“拐点”的出现,一时间关于中国电影产能问题的讨论甚嚣尘上。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表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在人才、技术和传播体系等多个方面存在短板,因此要避免过度消耗有效资源,推动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刚性增长与动态起伏将成为中国电影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国产电影缺乏文化层面的突破才是真正值得忧虑之处。
    面对当下电影市场的疲态,部分学者纷纷寻求定位“病灶”所在。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列举了中国电影新势力实力较为薄弱、肤浅化娱乐问题等需要化解的产业症结。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卫防看来,叙事的同质化倾向正在成为中国电影增长所遭遇的美学阻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亦中对单银幕产出下降、烂片反而“吸金”等现象进行了拷问。电影产业研究专家刘嘉表示,“穷凶极恶”的资本激发出大量产业泡沫。清华大学博士彭侃分析了制作资金缩减、发行模式同质化、缺乏区隔放映体系等问题。
    在确定了引发市场阵痛的“病灶”后,下一步自然是寻求治愈产业疾患的良方。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表示,提高质量要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即寻求市场需要和情感表达之间的统一。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立足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呼唤国产大片与类型化创作。浙江大学教授盘剑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孟君则分别呼吁加强对动画电影和小城镇电影创作的关注和推动。北京电影学院助理研究员康宁认为,类型交叉融合为提升国产片质量的有效途径。
    从供给侧角度看,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强调国产电影有必要在投融资、制片、创作、发行营销、评论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专业化整合。西南大学教授刘帆则将票务市场整顿、银幕数增速放缓看做撇去产业泡沫的过程。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左衡提出通过提升电影水准、开展电影教育来满足本土观众的趣味增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认为国产电影应引进国际人才、争取政策扶持。
    电影产业的现代化变革不仅需要深谙市场规律与相关政策,更要注重外向型的技术革新乃至异业融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军提出,视觉技术支撑将为泛娱乐化时代中国电影转型升级产生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奇佳同样认为通过数据开发和游戏融入等手段,可以强化电影观感刺激。上海大学副教授陈晓达则将“电影节+VR”的模式看做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
    中国电影亟待借助“互联网+”思维重塑产业生态。“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上海市社科创新研究基地首席聂伟将“影游联动”视作泛娱乐环境中电影产业价值链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折射出一种“异业融合”的自觉努力。上海大学教授孟添则对电影的互联网股权众筹进行了跨学科解读。 《当代电影》杂志编辑林锦爔指出,国内影业应努力吸引网络节目用户进入影院。中国电影出版社副编审类成云与上海大学副教授张斌同样认为互联网时代应该积极引导电影观众的审美风尚。
    中国电影仍然具备持久的产业发展动力,部分与会专家立足于此共识,展开对国内影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浙江大学范志忠教授强调,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与观影模式的多样性,中国电影生态将更为丰富和完善。 《电影艺术》杂志编辑部主任王纯将市场起伏喻为小孩蹒跚走路的过程,她依然对大盘市场的潜力抱有信心。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研究员张卫预测,对非现实题材的需求是“90后”观众的主要审美方向。 《文艺报》艺术部主任高小立持相同观点,她特别指出小清新题材作品已进入审美疲劳期。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涛看来,随着电影人才的成长,科幻题材作品会成为中国市场的主力军。
    2017年中美将针对进口片源问题重新谈判,中国电影需提早补全市场机制中存在的短板,推动产业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并且主动寻求文化意识与技术新变的榫接,才能在更加开放的竞争中取得话语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