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湖田窑梅花印模茶盏。 明代海捞螺型香盒。 清代铁力木杆秤。 琉璃发簪。 一件纯净明澈的影青瓷茶碗,两支鲜艳晶莹的琉璃发簪……从民间收藏爱好者丁英俊的收藏品上不难看出苏杭老派人家的审美,这是一份对清秀雅致的留恋,也是一种带有“慎独”之感的审视。 近日,丁英俊将他收藏的5种共7件文物无偿捐赠给了国家南海博物馆。这其中包括一只明代海捞螺型香盒;一只宋代湖田窑茶碗;一对南宋湖田窑梅花印模茶盏;两支宋元琉璃发簪以及一杆清代铁力木杆秤。捐赠过后,丁先生向记者介绍了每一件藏品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收藏故事。 湖田窑影青茶碗 “把玩”生活之美 在这批捐赠的藏品之中,有两种共3件湖田窑出品的影青瓷,影青瓷亦属于青白瓷。它的釉色青白淡雅,釉水厚实,色泽温润,在光照之下,均匀透亮,所以常常有人称影青瓷为“假玉器”。而宋代景德镇的影青瓷就以景德镇湖田窑出品的最为出名。 打开一只古朴的木盒,一只光亮的影青瓷茶碗映入眼帘。这只南宋茶碗是丁英俊在日本购得,是“中国制造的外销瓷器”。简单的一只茶碗以它的淡雅色泽和曲线打动着藏家的心,碗口曾以银镶裹,如今已是坯胎裸露,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整体美感。 另外两只南宋茶盏同样也是出自湖田窑的影青瓷。制造者用模子在盏底印出凹凸的花纹,茶盏虽小,一只小小五瓣朵栩栩绽放,不难想象当年喝茶人端起这青白雅致的茶盏时心中的那份欣喜。碗口同样也曾以银镶裹。丁英俊在杭州看到这两只茶盏时也是立即收入。 “比起海捞瓷,出土瓷器因为没有受到海水的腐蚀,所以光泽度、品相往往会更好。”丁英俊介绍。 为何要以银镶裹器皿口?这与南宋时期出现的“覆烧”工艺有着紧密联系。为了增加产量,匠人们将瓷碗倒着置于砂砾之中进行烧制,这就导致碗底有釉,而碗口无釉,为了美观,人们就用银或其它金属进行镶裹。 精美的造型与难得的品质注定了这三件茶器在当时也非平常人家所用。据介绍,湖田窑本身出品的瓷器就以精致著称,在当时,这里出品的瓷器都是供富贵人家使用。 这几件瓷器所具备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让丁英俊决定将其捐赠给南海博物馆,希望它们在博物馆里可以为更多人所欣赏。 老物件“传”老话 在7件捐赠藏品中,有两支湖蓝色的琉璃发簪很是抢眼。两支发簪一支透明、一支不透;簪体表面光滑,呈钉状;顶端作一圆形帽顶,作花饰状。翻阅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的《中国古代玻璃》一书,我们看到了极为相似的几款发簪。根据书中介绍,发簪是先制出簪身,固化后再加热单模压制花饰。 这两支发簪是丁英俊分别在扬州和苏州收得,出自宋元时期。《宋史·五行志》曾记载:“绍熙元年(1190),里巷妇人以琉璃为首饰。”由此可见南宋末期,琉璃首饰风靡一时。宋元时期,琉璃在苏杭一带颇为盛行。据了解,琉璃的发展与“仿玉”的企图有密切关系。从战国、汉代、六朝时期出土的料壁等就能看出模仿玉器造型花纹的企图,不透明的外表也是在追求玉的质感。宋代人称琉璃又为“药玉”,元人则称之为“瓘玉”,都有“烧造成的玉器”之意。 “杭州话里到现在还有一句老话,叫‘琉璃头货’,意思就是指易碎品。到现在为止,杭州人在搬动易碎品时,都会说:‘小心哦,这可是琉璃头货’。”丁英俊笑着说。 这些历史的老物件不仅仅传递着历史信息,也让一方水土的文化得以凝聚和流传。同样流传的老话还有关于“茶盏”的。虽然时至今日,现代杭州人在日常生活里已经很少使用茶盏,而更多的是用茶杯等器皿,但在家里开饭时,很多人还是会说“碗盏拿来”,实际就是指将吃饭用的碗、碟拿上桌来。“琉璃头货”“碗盏”都是宋代盛行使用琉璃、茶盏而留给杭州的方言俗语。 一件古器,一句老话,这样“穿越”古今的对话让丁英俊觉得很有意思。也正是这种文化的传承让他将收藏视为一种生活之美,将其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然而然。 “我们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最昌盛的时期就是南宋,丁先生无偿捐赠的这几件藏品正是对应了这个时期。”国家南海博物馆筹建办业务组组长张健平说,在南海海域出水文物中出水的琉璃这类料器,很大一部分都是首饰,但却很少有发簪,这两支发簪做了补充。另外,从几件瓷器来看,能够在内陆找到与南海海域出水文物的相似之物,对印证南海出水文物有很大作用。 民俗物件现世间百态美 在丁英俊本人看来,收藏不为投资,而是如同去博物馆、美术馆一样的文化消费,而这样的文化消费也纯属自己对收藏的兴趣爱好。可以说,丁英俊的收藏是一路“玩味”过来的。如他自己所说,或许很多藏品并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但从历史和审美的角度来说还是颇有价值的。 “美”是他在收藏之中十分看重的,无论是捐赠给博物馆的这批藏品,抑或是他家中的陈列柜中展示的藏品,静默之美可谓存在于每一件器物之中。这一点我们从他捐赠的一些民俗物件上颇能领略到一二。 “秤”是市井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物品,闹市中的喧嚣与你来我往间的“斤斤计较”让不少保存至今的秤杆被“生活”磨损得少了美感。而丁英俊在海口本地收得的这杆老秤品相、造型都流露着几分美意,精致的细节也不难让人看出当年优良的制造工艺。据介绍,这杆约1米75长的秤杆由铁力木制成。其前段由铜包裹,在秤的铁钩上方,六瓣花状结构玲珑有致。当铁钩上挂上物品时,在秤砣的配合下,“花”下端的准星会与中间的准星对准,以此实现计量。 “这样品相的秤,50杆中才能找出一根来。”丁英俊说道。另一件生活用品也同样拥有着美丽的造型,精致的外表让人误以为是现代的工艺品摆设。这是一个明代的香盒或粉盒,整体形似鹦鹉螺。值得一提的是,香盒虽只有掌心大小,盖子上一条条螺纹清晰可见,弧线均匀。这个小物件同样是丁英俊在海南收得。据他介绍,这件海捞瓷器造型独特,非常少见,而它正是当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路过”海南外销,如每一件南海海域出水的海捞瓷一样,见证着那时繁荣的海上贸易。这也是他将此藏品捐赠国家南海博物馆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健平介绍,类似这款螺状香盒的器物出水的数量远多过出土的,这应该是在景德镇进行“定做烧制”,直接外销。 文\尤梦瑜 实习生 林敏 图\宋国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