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壮语"玉米"方言词众多,主要有"皇帝"和"御米"两大义项,并呈"一南一北"分布态势。词的传播扩散与"改土归流"政策、当地山川走势、壮族支系分布和行政区划设置...
【摘要】山西方言复句中语气助词性的关联标记大多是后置的,但平遥方言的关联标记“门”发生了由后置到前置的变化。关联标记“门”是由单句末的语气词“门”发展而来,“门”...
【摘要】本文对以普通话为代表的“指示词发达型”语言和以吴语为代表的“量词发达型”语言的指示词进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并解释两者在微观句法上的系统性差异。我们认为,(...
銆€銆€ 銆€銆€銆愭憳銆€銆€瑕併€戝紶瀹跺彛鏂硅█鍓瘝鈥滃€掆€濆叿鏈夊鍔熻兘鎬э紝浣滀负璇皵鍓瘝锛岀敤鏉ヨ〃绀洪鏈熺浉鍙嶏紱浣滀负鏃堕棿鍓瘝锛岀敤...
【摘要】“VP-Neg”问句是汉语方言里一种重要的正反问句。根据否定词的不同及问句的结构,“VP-Neg”问句可以分为“VP+一般否定词”、“VP+复合否定词”、“肯定词+VP+特殊否定词”三...
【摘要】本文试从语言资源保护的视角探析中世纪蒙古语发展演变形成的保安语及蒙古语同源词,对其来源、类型、差别及变异进行分析的同时,对语言资源的整合进行了初步思考。 【作...
【摘要】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包括年月日和时段。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先从宏观的层面整体感知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再从微观的角度,逐步认识时段、年月日,再具体...
【摘要】重叠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名词重叠式在禄劝方言中十分丰富,且部分重叠式伴有儿化现象。从基式来源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性语素;从结构类型看,主要有:AA、...
【摘要】以北京话为基础,从语音系统、词汇、语法功能、语法意义、语用功能等方面研究、描述原平方言,重点研究原平方言中的动态助词。除了学术著作中对“了”“着”“过”的...
【摘要】东北方言作为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体现出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文化及历史文化。以方言的分类为出发点,结合实例,可以看出东北方言在词汇、语句、民族文化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
【摘要】南京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南京方言自魏晋始,渐次从吴语演变为江淮方言,现属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洪巢片。由于南京自古历史地位重要,其方言也受到语言学者的关注。明清以...
【摘要】安徽铜陵方言中的"把"字在意义和用法上有很多特殊之处。"把"可以作动词、介词,或者轻动词、量词、连词和助词等。运用生成语法理论,讨论铜陵方言中"把"字的动词...
新视域下的陕西方言调查研究将更加注重地理学、社会学等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更加注重将方言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更加注重方言在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陕西地...
【摘要】本文讨论汉语方言里四种逆语法化演变,即“并列连词〉伴随介词”“处所介词〉处所动词”“与格介词〉给予动词”和“比较介词〉比拟动词”。作者认为这些逆语法化的发...
【摘要】英国传教士钟秀芝著的《西蜀方言》(1900)详细记录了120年前四川官话的语言面貌,学界对《西蜀方言》的基础音系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将《西蜀方言》音系与艾约瑟《官话口...
【摘要】天水方言有丰富的'子'尾词,'子'尾可以构成名词、量词、形容词和动词。天水方言'子'尾词的结构形式多样,语义特征复杂,与普通话的'子'尾词有明鲜的区别。 【作者】芦兰花...
【摘要】语言是变化发展的,有些曾经广泛运用的字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语音和语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有的字保存在方言中,却在普通话中消失了;有的在普通话中也是可见的,但是方言中的...
【摘要】浙江临海方言三个基本指示语素“葛=”、“简=”和“以=”分别表示近指、远指和更近指,三者句法和语用功能有差别,并且在距离指示义上近指涵盖更近指。此外,包含更近指“...
【摘要】本文从分析现有的方言词汇相似度计算方法人手,指出王沈计量法和加权平均法均存在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语素加权法。语素加权法将每个词目权重...
【摘要】黄孝方言的“叫莫”,意思是“听便/尽管”,也存在于周边的西南官话和鄂西北、陕南的移民后裔方言中。这个词是由反问句通过省略而演变为动词和连词的。黄孝方言中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