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 [文艺理论] 王长俊等:文艺理论:世纪之交的思考(一) 2017-11-10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就是百年。在20世纪行将结束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步履的时候,追溯其来路,探寻其去脉,该是一件甚有意义的工作。参加本笔谈的江苏学者长期从事文艺理论...

  • [文艺理论] 赵宪章:学术规范、实证精神与数字时代 2017-11-10

    可能是多年来养成的职业习惯,每每审读学位论文,总是先看其参考文献和引文注释,大凡下过功夫的论文总以丰富的文献为基础,而不是兴致所至、信笔涂鸦,就像本文这样,虽然谈...

  • [文艺理论] 陈辽等:文艺理论:世纪之交的思考(二) 2017-11-10

    文艺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陈辽 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诗论到王国维的“境界说”,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文论中,既有大量的封建性的糟粕,也有不少民主性的精华。而“文以...

  • [文艺理论] 朱寿桐:音乐年轮的文学文化理析 2017-11-10

    文学需要对音乐的感受性。如果没有高山流水的雅致,没有渔舟唱晚的烂漫,没有天籁之音的悠远与旷达,文学创作便可能行之不远。同样,文学研究也应该融入音乐感知的内容,因为...

  • [文艺理论] 刘易斯·科塞:文学的商业化 2017-11-10

    出版商要充分利用日益增长的书籍需求带来的机会,他们也成了作家摆脱庇护制的奴役、争取独立的斗争中的重要助手。然而在整个18世纪,作家与书商的关系仍然紧张且暧昧。一位作...

  • [文艺理论] 赵宪章:语图传播的可名与可悦 2017-11-10

    【内容提要】名实关系是语言学史的源头,也是延续至今的基本话题,说明为世界命名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功能。语言也有不可名状之对象,这就是无形和虚指的世界。图像的虚指性决定...

  • [文艺理论] 申丹:文体学和叙事学:互补与借鉴 2017-11-10

    文体学和叙事学(叙述学)① 都属于生命力较强的交叉学科。1960年代以来在西方,1980年代以来在中国,两者均可谓同步发展,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引起中外学界的足够重视。我曾在...

  • [文艺理论] 赵汀阳:艺术的本意与意义链 2017-11-10

    摘要:以主体性为主导的现代艺术常以“对象”的方式处理事物,而人与事物通灵,需“悬隔”主体性,艺术的发生具有人类相通性,本文试图论证艺术经验的连续性来自作为基因的艺...

  • [文艺理论] 赵宪章: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 2017-11-10

    【内容提要】文学研究应当通过形式阐发意义,而不是超越形式直奔主题。“文以载道”传统和对“形式”概念的狭隘理解是漠视文学形式研究的重要根源。建构以形式研究为对象的形...

  • [文艺理论] 赵宪章:形式美学之文本调查——以《美食家》为例 2017-11-10

    【内容提要】“美食家”一词源自陆文夫的同名小说,是从外国语中移植过来的,现已成为正规汉语的常用词。这一事实不仅肯定了《美食家》的首发之功,而且意味着《美食家》的成...

  • [文艺理论] 王一川:短信笑话与文学语言的新景观 2017-11-10

    短信笑话有什么好谈的?笑过就忘啊,还谈什么?诚然,短信笑话在大量普通人群间发送和传看,似乎不登大雅之堂,低俗不堪,何足挂齿,但我以为,这却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种新的...

  • [文艺理论] 韩少功:文学经典的形成与阅读 2017-11-10

    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时代。每天产生的文学产品几乎都是天量,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你花一辈子也可能读不完。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大家都会同意,应该择优而读,以便提高读书效...

  • [文艺理论] 刘震云:从貂蝉到潘金莲,中国女性告诉我们什么? 2017-11-10

    跟大家说一说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刚才有个同学说我长的比较帅,那我就说一说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几个美女。这是第一讲,是故事告诉现实。下一讲,讲过美女,我主要讲帅哥,就...

  • [文艺理论] 赵宪章:日记的形式诱惑及其第一人称权威 2017-11-10

    日记作为最具民间性的文体,“私语言说”是其存在的理由;而这一理由同语言之交流功能的悖论,又决定了日记存在的不可能。于是,日记文体的蜕变也就不可避免,各种日记名义下...

  • [文艺理论] 王海东:如来与卿皆不负:仓央嘉措及其诗论 2017-11-10

    最美的情诗,借网络媒体之风,从雪域高原撒播尘俗,动人的诗句,犹如冰雪之花,晶莹剔透,落在指尖,醉在心田。一首《见与不见》的诗歌,在影片《非诚勿扰》第二部中现身,“...

  • [文艺理论] 吴思敬:自由的精灵与沉重的翅膀 2017-11-10

    把诗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狭小空间,忽视了广阔的宇宙,并非诗之坦途。对一位真正的诗人来说,如何在最具个人化的叙述中容纳最为丰富的历史与哲理内涵,如何把自由精神与人文关怀...

  • [文艺理论] 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与文学形式研究 2017-11-10

    一 “文本”概念在人文科学领域使用频繁,但对其内涵却很少做出明确界定。“文本”是一个西方文论概念,其被引入中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它被稳定接受...

  • [文艺理论] 樊宝英:金圣叹文学形式批评的现代思考 2017-11-10

    一、文学批评性解读应该始终透过形式把握寓意 对金圣叹批评意图的把握既不能仅仅从外在的政治社会环境中直接去求得,也不能从作者的意图方面直接求解,同时也不能从金圣叹的世...

  • [文艺理论] 王海东:神圣即凡俗,信仰即生活——影片《冈仁波齐》与自我救赎之道 2017-11-10

    电影《冈仁波齐》,不过是一部题材单一,手法简单,故事简洁,几无悬念,几无高潮,几无趣味的影片。可以说与好莱坞式的大片背道而驰,更与消费时代大众娱乐的趣味易辙,然而...

  • [文艺理论] 詹福瑞:怎样读《文心雕龙》 2017-11-10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代表作。它考察先秦至齐梁各体文章的写作,总结为理论,系统论述了文章的本质、起源,文体和创作,发展与流变等问题,影响深远。如鲁迅所评价:...

  • 首页
  • 上一页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下一页
  • 末页
  • 114226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