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学术争鸣] 马一浮:《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马一浮先生治复性书院必读书目 2017-10-17

    底本: 《马一浮集·复性书院讲录·第一卷》 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说明: 文中所说的书院,是1939年至1945年在四川乐山乌尤寺创办的复性书院。马一浮先生在书院讲学...

  • [学术争鸣] 二十世纪古代小说书目编撰史述略——兼论有关书目体例的几个问题 2017-10-17

    一门学科的群书目录,有指导治学门径的功用。目录之书,不止著录一门学科范围的书名、篇卷和作者,而且要撮其指意,辨章学术,因而向来为学者所看重。清人王鸣盛说:“目录之...

  • [学术争鸣] 子弟书目录与版本综述 2017-10-17

    子弟书产生于乾隆年间,至民国初年渐趋衰亡。其文词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自盛行 之时起,有关子弟书的各种书坊及私家抄本就不断涌现。与此相应,子弟书的目录也因 各家所藏曲...

  • [学术争鸣] 程毅中:新《书目答问》的第一篇 2017-10-17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 入选优秀古籍的部分图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年以前的成果,已经编成了《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

  • [学术争鸣] 名家推荐的国学书目 2017-10-17

    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 胡适(1891~1962),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尝...

  • [学术争鸣]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书目 2017-10-17

    ■ 博源文库 当代中国问题:现代化还是现代性 秦晓/著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金观涛/著 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 资中筠/著 辩论“中国模式” 丁学良/著 多元性与同一性并存: 三十年世界...

  • [文学视点] 没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必将枯萎——谈文学理论的现实品格 2017-10-14

    文学理论是一套阐释文学的知识系统,众多观点和命题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三个不同的向度展开,若干特殊的概念、范畴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专业”形态。许多人之所以将魏晋时期视...

  • [文学视点] 话题疲劳与问题转换 2017-10-14

    作者简介:张开焱(1955— ),武汉新洲人。长期担任湖北师范大学文艺学、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带头人,现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中文学科带头人,福建省人文社科重点研...

  • [文学视点] 回归本体与观念变新 2017-10-14

    “近五年来,大文化散文悄然退场,代之而来的是日常生活化散文。以小人物、小事件、小情感进行边缘化叙事,往往更能入口入心,获得一种真实自然、有血有肉的亲近感和震撼力。...

  • [文学视点] 对近年理论批评中几个问题的理解 2017-10-14

    “近五年来的文学理论批评,在对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研究上,在介入文学现场,对各种文艺理论问题的研究,对当下作家作品的评论和盘点上,对好作品的及时发现,...

  • [文学视点] 新时期文艺理论界四“癖”之反思 2017-10-14

    作者简介: 张冠华(1949— ),曾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文艺学学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

  • [文学视点] 青年与代际,或理论批评的“当代性” 2017-10-14

    “批评的“代际”所引出的问题理应在于重新焕发理论批评的“当代性”。我们有幸看到更年轻的一代正在做出努力。比如网络文学研究领域,对于二次元文化、御宅族、“萌宠”、“...

  • [文学视点]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文论之争 2017-10-1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批评界对西方理论的接受态度进行了重新审视。研究者一方面肯定新时期以来文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对接受西方理论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生搬硬套...

  • [文学视点] 砥砺前行又五年 2017-10-14

    “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在重构中变得更加紧密,文学母体的理论意义与艺术价值强势回归。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文学在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价值和意义有被矮化的趋...

  • [文学视点] 从最真实的生活中淘一口新史诗的世相之井 2017-10-14

    论坛·史诗般的时代与创造时代新史诗 从最真实的生活中淘一口新史诗的世相之井 “新史诗写作不是技巧、不缺语言,甚至不缺生活和想象。然,最缺的却是精神品质、缺的是一个作家...

  • [文学视点] 作为“知识”和“文学”的批评 2017-10-14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认为文学有三大特征,“虚构性”、“想象性”、“创造性”,“文学是艺术,而文学研究则是一种知识或学问,前者是艺术,而后者接近科学”。“批评的...

  • [文学视点] 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 2017-10-14

    摘 要:对文学文本解读的低效或无效,正威胁着文学理论的合法性。西方文论往往追求哲学化的普遍性,以高度抽象甚至超验的演绎牺牲文学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传统哲学主客体二...

  • [文学视点] 个体化时代文学的力度与能量 2017-10-14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载体,将生活中的跌宕起伏和曲折离奇集中收纳,从而引领读者从中获得对日常生活体验的情感表达。然而,文学的能量远非只是现实生活的有效影像,它需要以情感...

  • [文学视点] 没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必将枯萎——谈文学理论的现实品格 2017-10-14

    文学理论是一套阐释文学的知识系统,众多观点和命题围绕作家、作品、读者三个不同的向度展开,若干特殊的概念、范畴构成了文学理论的“专业”形态。许多人之所以将魏晋时期视...

  • [文学视点] 在“体认”与“默会”之间——论中西文论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趋同 2017-10-14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学术有自己独特的话语形态,其背后隐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传统哲学那种主客体二分模式的、对象性和概念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古代学术呈现为...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