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学视点] 《百代之中》:中唐诗学的新变 2017-10-17

    中唐诗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焦点,《百代之中:中唐的诗歌史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以下简称《百代之中》)堪称此领域的又一力作。该书所讨论的问题...

  • [文学视点] 风铃声从耳边飞过 2017-10-17

    清晨的窗子装满亮色,阳台上的风铃声,一阵阵地流淌进来,将睡眠唤醒。我伸开胳膊,右手碰到床上的一本书,是睡觉前读的《叶芝诗选》。 昨夜潮气大,我未敢开窗子,临睡前把窗...

  • [文学视点] 永远的老师 2017-10-17

    时光飞逝,转眼间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恩师曾启贤去世近20年了。说来惭愧,若非校友关敬如打来电话,我还没有考虑如何表达对他的纪念,下面的文字,多是十年前写成的。但是,...

  • [文学视点] “武”、“侠”与武侠文化 2017-10-17

    “武侠”一词中“武”与“侠”的最初构型及表意,其实并没有直接而明显的关联,但两者后来的意义却因为趋同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且影响很大的名词。对这两字进行形义分析诠释,...

  • [文学视点] 水光潋滟江南阁 2017-10-17

    江南阁依水而生,习习凉风里亭亭而立,粼粼波光中倒影重重,翩然成景。富庶而柔软的江南,阁之盛,灿若春明繁花,艳如夏日盛景,正可谓“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江南水路滔滔...

  • [文学视点] 酌理以富才 2017-10-17

    “酌理以富才”是古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的勉学名言。今人借来自勉,无疑亦大有裨益。如何酌理?这首先要弄清“理”是何物、何谓“富才”。 理乃道理,事物发展的规律;理乃理...

  • [文学视点] 晨曦中的芙蓉湖 2017-10-17

    熹微的晨光渐渐转盛,驱散了秋日的一丝清寒。东海之滨的日球缓缓发光送热,炙得厦门岛一派融和。煦风携暖,吹漾芙蓉湖一泓碧水。 椰树林立、绿草如茵的湖边,矗立着一尊一人多...

  • [文学视点] 且说“慢” 2017-10-17

    在中国传统礼俗中,一个桌子上吃饭的人,倘若先吃完了饭,要招呼一声同桌“慢点吃”;客人离开的时候,主人要对客人说“慢走”。别以为这仅仅只是客套,这样的招呼语里面其实...

  • [文学视点] 杜诗的史魂 2017-10-17

    杜甫的诗歌不但真实地记载了许多今天看来具有重要史学价值的历史事实,而且他的一些咏古、怀古诗还表现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思想高度的看法。更可贵的是,他还有着怜悯苍...

  • [文学视点] 共和国65周年国庆抒怀 2017-10-17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愿你永远承诺儿女永远快乐------”明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的...

  • [文学视点] 途经孩子的生命 2017-10-17

    休产假期间,我几乎分秒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安静的时候,我也会抽空看看育儿书籍,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去思考,去憧憬,去幻想。 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小衣服不能穿...

  • [文学视点] 琴棋书画,那些不曾远离的美好 2017-10-17

    我好琴,喜弹琵琶,迄今已十六载。琴乐作为“六艺”之一始于春秋,古代文人皆以琴乐来修身养性,而孔子的仁德思想真正赋予了琴乐以修养身心功能的文化底蕴。透过琴与仁,不仅...

  • [文学视点] 优雅老去 2017-10-17

    岁月催人老,稀里糊涂地就老了,眼角长满了皱纹,而且变得啰里啰嗦。衣服上、行为上也不再讲究,邋里邋遢。老去如此简单,甚至是被迫的、可怕的。 怕老,也终究会老,只是如何...

  • [文学视点] 点校家乡旧志 2017-10-17

    我是个农村放牛娃出身的知识分子。自从别乡求学、毕业留城工作后,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家乡,怀念“遗留”在那儿的童年。在那个年代,亲人们给了我很多关怀和爱护。至...

  • [文学视点] 长忆李健吾 2017-10-17

    1994年,山西作家韩石山在写给我父亲王平凡的一封信中说道: 我是山西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拟写作《李健吾传》。不久前去李家,听尤淑芬老人和李维永同志说,李老生前与先生...

  • [文学视点] 在那遥远的地方 2017-10-17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听到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的这首深情、婉转、优美、动人、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们情不自禁地会对那遥远的地方,产生无限神往的情感和亲临其境的...

  • [文学视点] 云冈,一个朝代的不朽雕像 2017-10-17

    最初感受云冈,是在历史课本里。1600多年前,朔风呼啸,金戈铁马,那些从白山黑水间的嘎仙洞走出来的鲜卑人,在与传统而强大的农耕政权的博弈中,犹如一个楔子,生生突入中原心...

  • [文学视点] “常于静处传深意,默坐相看莞尔时”——品读科学家唐稚松的爱情诗 2017-10-17

    科学家严济慈曾说过:“许多科学家有很扎实的文学功底,有的可以说同时是诗人。”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唐稚松正如严济慈所说的那样,既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

  • [文学视点] 长歌行·八十述怀 2017-10-17

    养老八十述怀欣,老有所学学入心。求知时常寻梦去,虽不能至向往深。向学每忘花月好,援笔有情能感人。为使文字有能量,不教心叶染埃尘。年迈时误牛角路,善读书报得其通。古...

  • [文学视点] 治学路上,以诗相伴 2017-10-17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便爱上了诗歌。诗歌陪伴我读完博士,也陪伴我将学术的道路延续了下来。每个人都希望能有一种能随时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并且希望通过交流来拓...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