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明旺、杜学文为编委主任,段崇轩为主编的图文版《山西文坛“风景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版)的出版提供了一种新的“格式特别”的当代区域文学史,对中国现当代区域...
作为十七年散文三大家之一,杨朔在现代文学史上可谓饱受争议,其诗化的散文洛阳纸贵、风行一时,众人竞相模仿成为“时文”,进而形成毁誉参半的“杨朔模式”。在散文百花齐放...
对话人: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春青(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舒婷(中...
一 “文学何干?”企图包涵的是两个向度的题义:一是文学跟什么相关?一是文学系何种作业?即文学存在的理由及其姿态。 二 如果我们确认文学面对的是人,是人的生存事实和心灵...
纵览21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生态美学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当代作家迟子建笔下充满灵韵的自然世界也获得了新的批评维度。哲学美学界的生态美学研究与文学研究界的迟子建的生态...
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后,国内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近年来被遮蔽、被边缘化的拉美文学再次回到了中国读者的视野。拉丁美洲的文学成就足以令世界侧目。从1945年至今,在拉美土地上...
从本质意义和审美特性上讲,文学在文化的社会功能形态中属于既具普适性又具感召力与影响力的部分,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回顾历史,无论是文学...
摘要: 深层审美心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的审美无意识、审美潜意识能够使人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得到全面...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是对隐居生活的颂歌,其艺术风格也是恬谧、平淡的。宋释居简《北磵集》卷一《碧幢赋》说“语其冲澹,则南山种豆,柳州种柳”,这种意见几乎构成了关于...
【核心提示】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朝戈金认为,既要注意到每个民族文学发展的个性,又要注意到民族文学发展的共性。由此进行学术史的反思和...
诗人纪弦文物文献捐赠仪式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小说向西方译介时的若干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被以“西方”领衔的“现代”所塑造,在创作、阅读和批评等诸多方面都形成了唯“...
【内容提要】 “以诗为文”是叙事文体受“诗骚传统”影响的历史现象,与其说缘于文学继承,不如说来自于作家的独特创造。现代小说的“诗化”,既是小说借镜诗歌之后形成的一种...
【内容提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上实施“衰年变法”。他一方面以“改写”方式探索“现代主义中国化”道路,在古代神话、民间传说、《聊斋志异》和笔记小...
【内容提要】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
【内容提要】 鲁迅研究从来不是单纯的个体作家分析,而是对其人其文所表征的一种文化属性的理解;对于鲁迅研究的评价也从来不是一种单纯的学术史的评价,而是与一个时代的价值...
一个人的名字——林语堂,让家乡熠熠生光。作为游子,林语堂走得很远很远。很多游子因人生辗转而风尘满面,林语堂却走出沉静的步态,以闲适抵挡时光的侵蚀。他不赶路,他只是...
原题:对“伪现代派”和“伪文学”的复仇——谈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 近日,由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同名小说作者路遥及其“路遥现象”再次引发各界思考。 “路遥...
从《香河》《浮城》到《残月》,前后10年,刘仁前交出了70多万字的三部曲。《香河》有这样一行卷首语:“谨以此书——献给生我养我的故乡,献给故乡死去的和活着的乡亲们”。至...
《良友文学丛书》究竟出版了多少种?对此问题至今众说纷纭。《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中收录该丛书54种(包括列有序号的44种和未列序号的10种)。赵家璧在《我编的第一部成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