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文化时评 >
  • [文化时评] 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 2017-11-10

    一、引 言 尽管有人不时声称,二十一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尽管有人预言,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崭新的轴心时代将会在东方形成,汉语将会在世界跨文化的传通中发挥着无穷的威力,...

  • [文化时评] 文坛“大师症”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匮乏 2017-11-10

    20世纪过去了,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新文学已经将要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值此百年之际,对中国文学进行一番清点,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上个世纪末的文坛上就出现了...

  • [文化时评] 警惕文学的红灯区 2017-11-10

    美国媒体曾报道:为了揭开妓女生活的神秘面纱,著名电视制片人安娜·菲利普斯在美国皮肉生意最发达的西部城市旧金山跟两名妓女共同生活8个月,制作出一部引起轰动的纪录片。...

  • [文化时评] 看不懂的汉语江湖 2017-11-10

    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那些靠文字生活的人而言,语言也是一种江湖。海明威说,他的《战地春梦》第一章改了五十几次,他觉得第一次起草的文字必定是狗屎。王尔德...

  • [文化时评] 夏可君:吴励生的“链接”写作:在极端的现实和绝对的虚构之间 2017-11-10

    他,我说他,一下子就敏锐的抓住了小说写作的本质,当他在《个案分析》中引用他敬仰的小说家王小波的话语时:“我不仅喜欢艺术家,也喜欢警察。我总觉得,这两种人里少了一种...

  • [文化时评] 如何打倒英语帝国主义? 2017-11-10

    1 喊打之声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理由是充分的,事业是正义的,情绪是激昂的,但是“英语帝国”疆域还是在不断扩展。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世界语”,这个地位已经不公平地...

  • [文化时评] 赵国鸿:我们可以超越仇恨,但决不能忘记历史 2017-11-10

    6月29日到7月3日,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由孔远编剧作词、金湘作曲的原创大型民族歌剧《八女投江》在京首演。这部歌剧吟颂的是一曲以青春和生命谱写...

  • [文化时评] 郭宇宽:宁愿光脚趟出路来——对话导演李扬 2017-11-10

    李扬简介: 1986年,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的大三学生李扬,主动辍学留学德国,在科隆电影专科大学专修电影导演的课程,此后他一直拍纪录片。直到2003年他拍出了《盲井》,此片改编...

  • [文化时评] 王礼鑫:“超女事件”中的精英与大众 2017-11-10

    超女比赛结束快一个月了,作为一个娱乐事件,它正在按照娱乐业的规则发展着,“明星”与“粉丝”各归其位。主办方、赞助者、观众、实现了梦想的女孩们,皆大欢喜。可是,娱乐...

  • [文化时评] 弗兰斯德沃尔:我们都是马基雅维利的信徒 2017-11-10

    (吴万伟 译) 只要想一想人类明显的“权力欲望”(尼采的用词),为争夺权力而投入的巨大能量,小孩中间存在的等级差别,以及下台的落魄者孩子般的任性破坏,我不禁感到纳闷...

  • [文化时评] 狄马:王小波:活过,爱过,写过 2017-11-10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坛上,一个声音猝然响起,又兀地终止,像一颗眩目而美丽的闪电划过一个萎靡而消顿的天。他太独特了,以至于连一班惯会吃茶喝酒、种花养鸟练书法的文人...

  • [文化时评] 幕间休息:巴黎和伦敦的思想家落魄潦倒 2017-11-10

    巴黎消息:英国和法国在文化上的最明显区别表现在他们的知识分子对待公共事物的方式。法国人希望他们的思想家在涉及良心和国家的问题上仗义执言,英国人则对“知识分子”的概...

  • [文化时评] 《文人维特根斯坦》简评 2017-11-10

    艺术家们为什么对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如此着迷呢?弗雷格(Frege)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店铺老板眼中的圣人,但是维特根斯坦是诗人...

  • [文化时评] 赵士林:对余秋雨先生的点评的点评 2017-11-10

    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余秋雨先生是这次大奖赛的文化点评嘉宾。按理说,余秋雨先生担任这个角色最合适。纯粹蒙事儿的伪文化人坐在那儿自然要时时露怯...

  • [文化时评] 余杰:“世人都成了鲁迅可不好”—从王蒙的鲁迅观说起 2017-11-10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讨论”中,“批评痞子文学”与“寻找人文精神”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些坚持人文精神的学者批评说,王朔的痞子文学成为一种精神迷幻药,有...

  • [文化时评] 余杰:“非鲁迅化”与当代文坛 2017-11-10

    二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当代文学批评家出于为当代文学“正名”、为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这门似乎“名不正、言不顺”的学科确立“存在之意义”的目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寻...

  • [文化时评] 尤小立:耶里内克是谁 2017-11-10

    诺贝尔奖的魅力之一,是它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974年,哈耶克获经济奖,1983年戈尔丁获文学奖,包括2002年日本学者田中耕一获得化学奖,都经历了一个先引发疑问与惊...

  • [文化时评] 赵士林:要对话,不要对抗——我看刘忠德先生对“超女”的批评 2017-11-10

    由于首届“超女”的极度成功,二届“超女”的角逐尚未展开,就已成了大众和媒体关注的中心。然而就在这时,前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刘忠...

  • [文化时评] 曹征路:期待现实重新“主义” 2017-11-10

    最近,在一批回顾2004年文学创作情况的文章中,一些青年批评家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主义作品,“震惊”、“底层”、“深情”、“尊敬”、“现实主义作家的内在风骨”这...

  • [文化时评] 孙立平:有关《无极》的林林总总 2017-11-10

    有时候,一件事情能够成为整个社会瞩目的焦点,并非仅仅在于这件事情本身的分量,更重要的是在于社会的氛围。这半年多来,陈凯歌和他的《无极》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就属于这...

  • 首页
  • 上一页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下一页
  • 末页
  • 160319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