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语言保护”多人谈(4)


    保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在“用”
    孙宏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语言除了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功能外,还有许多其他职能。在这一点上语言和方言没有区别。
    语言还是文化的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应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我国各民族语言中发掘出来的丰富、脍炙人口的口碑文学作品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有自己母语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口头文学作品,目前挖掘整理并与读者见面的,仅仅是凤毛麟角。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使用该语言群体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和经验都通过语言来保存、传播,每个民族语言都记录着人类知识的一个侧面和局部,它是人类知识和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认知工具。语言作为一种认知系统,一种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包含着该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体系。这个体系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这个体系随着社会的进化而不断缜密化。
    语言是历史的产物。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的一些种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区,逐步分化出方言,最后形成独立的语言。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至少需要1500年左右或以上。因此语言中保存了使用该语言族群的大量历史信息。要了解语言分化的历史,必须结合使用该语言群体的分化历史。
    语言是族群的标志。语言作为民族或族群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或族群的重要特征,也是族群内部联系的纽带。本民族对母语有一种特殊感情。一般来说,语言的消失会给这个民族带来心理上不可弥补的缺憾、阴影和不快。
    语言是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工具。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处边陲,有40多种语言跨境分布,这些民族长期互相来往,互通有无。现在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做好跨境语言的传承和保护,对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稳定边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将起到积极作用。
    语言是发展语言学的重要资源。积累的语言资源越丰富,发展语言学的潜力就越大。有的语言信息,是揭开历史上许多谜团的钥匙。它对于开展描写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类型语言学乃至民族古文字古文献研究都将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族群凝聚力的重要纽带。现在需要一种机制保护和传承濒危语言。保护语言关键是“用”。就是在教育、媒体、行政、司法、日常生活……各个领域把母语的使用和发展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尤其要重视儿童母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