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李生:机器翻译界的“愚公”(2)


    学生“引入门”
    ACL年会上,在李生与观众的问答环节里,一位嘉宾几乎抢了所有人的风头,它就是帮助李生进行“同声传译”的实体智能机器人“小度”,它准确流畅的翻译惊艳了全场。
    李生说,按照普通人的理解,所谓的“机器翻译”,就是把一种自然语言利用计算机翻译成另外一种自然语言。事实上,自从有了数字计算机之后,作为计算机的第一个应用研究,科学家早早就提出了这个概念。
    1949年,美国数学家、工程师沃伦·韦弗提出了以计算机进行翻译的设想。1954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和IBM首次联合实验使用电脑的机译系统,用250个词将俄文材料译成英文,这个实验标志着机器翻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科学家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加入到这股研究热潮的。据李生介绍,1959年中国就演示了第一部机器翻译系统,可将9种俄文句型译成中文。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起起落落,机器翻译的研究进展在最初的二三十年里也跟着起起落落,而此时的李生还是计算机信息检索领域的一名教师。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机器翻译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李生也在偶然的一次经历中,真正开始了在该领域的研究生涯。李生说,这要得益于自己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明。
    1985年,李生为周明定下了一个课题,关于中文文献关键词的自动抽取。周明调研结束后发现,当时国内还没有自动抽取关键词的方法,如要借鉴国外的办法,可以先将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提取以后再将关键词翻译成中文。显然,这项研究对一个在读的博士生而言工作量过大。于是,李生根据周明自己提出的策略,建议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前半部分,也就是文献的中英文翻译上。他并没有想到,自己与学生会在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与“机器翻译”在一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