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严式词源统计法与共享创新法——语言(方言)谱系分类的方法分析


        【摘要】
        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是亲属语言(方言)谱系分类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基于对语言接触的调查研究,核心词比语音、语法特征更为稳定,不易在语言或方言间扩散。因此,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100核心同源词比例的严式词源统计法更适合亲属语言(方言)的谱系分类。核心同源词的确定依赖于语言(方言)间严格的语音对应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到的核心一致对应词集。共享创新法如果能够排除借用和语言类型上的平行变化,仍然是谱系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
        谱系分类;共享创新法;词源统计法/核心词
        【作者简介】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覃俊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项目编号:14ZBD1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严格语音对应的汉语与民族语关系字专题研究”(项目编号:13AZD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系统语音对应的核心词分阶及建模研究”(项目编号:11JJD740004)阶段成果。
     
    语源关系的判定与亲属语言(方言)的谱系分类都是历史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语源关系的判定主要涉及的是语言之间亲属关系的确定。谱系分类则通过语言(方言)谱系树的构建反映亲属语言(方言)的分化过程,以及亲缘关系的远近。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和分析语言(方言)谱系分类的方法。
    亲属语言(方言)谱系分类通常以谱系树的方式呈现。德国语言学家施莱歇尔于1862年提出了语言演变的谱系树模型,并绘制了印欧语的谱系树。在为亲属语言(方言)进行谱系分类并构建谱系树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选择哪些语言信息作为谱系分类的标准,以及如何对所选择的语言信息进行处理。目前学者们选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此外,李子鹤提出可以通过计算亲属语言(方言)间“同音关系差异率”来构建谱系树,即同音关系差异法,比较的对象是满足完全对应和普遍对应的基本语素在不同方言中的同音关系有何差异,其背后的原理是从共时的同音关系看出各个方言不同的历史发展。①从这一方法在纳西语方言中的实际运用来看,得到的结果与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基本一致。这种方法还没有在更多的亲属语言(方言)中展开检验,因此我们在这里不作更多讨论。本文主要对共享创新法和词源统计法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认为比较可行的谱系分类标准——核心词中同源词的比例,以及确定核心同源词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