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历史认知语言学:复杂性范式的兴起(3)


    4.历史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和方法 
    历史认知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演变和认知机制的一种宏观路径,结合历史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方法,关注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的人类认知机制的嬗变,以及不同语言在特定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人类认知机制的共性和差异。历史认知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与历史语言学的融合性研究,其研究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对研究范围的探索 
    历史认知语言学目前主要是基于词汇、语法、语义学框架下的研究,继续对传统的隐喻转喻现象以及特定构式进行历史认知分析。在词汇层面上的历史认知研究相对容易一些,例如Fabiszak和Hebda(2010)、Tissari(2010)通过检索语料库对表达情感的英语词汇(例如pride、happiness、love、sadness、hate、fear、shame、anxie-ty、respect等)及其隐喻表达方式进行历史认知研究。在语法层面上的历时研究则相对较少,如Luraghi(2010)通过梳理从荷马史诗到古希腊语受益格表达的文献资料,发现普通与格和借助介词短语是古希腊语中受益格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介词短语表达受益格则是通过后加宾格或所有格来体现的,其抽象含义的获得源自空间隐喻的历时演变。在语义层面,Sylvester(2010)重点关注读者理解历史文本意义时的心智运作以及词典意义在读者识解过程中的作用。其他较多的研究是在隐喻义和转喻义方面探讨意义的映射变化,例如 Allan(2010)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转喻一词多义现象,为一词多义、同形异义现象的个案历时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基于 CAS 的理论方法还可以运用于语言学及相关领域(如音系学、形态学、语用学、文体学、翻译研究、词典编撰、外语教学等),以探索语言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复杂性。因此,从语言的音系层、形态层、词汇层,到语法学、语义学,从对个别语言数据的直观直觉到对大规模语料库的系统研究,将形态句法、语义、话语功能、语言变异同特定构式相结合,挖掘人类认知和语言演化的内在机制,这些都是历史认知语言学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领域。 
    4.2对语言的历时变异和认知机制的探索 
    在认知理论框架下分析语言的历史嬗变和动因,以及从历史语言学视角分析语言的认知机制,这些都是历史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议题。例如Taylor(1989)运用范畴化理论解释语言各层面上的共时和历时问题,系统分析了语音、语调、音位、词法、句法、语法构式等层面;历史语言学者(Lass,2007;Allan,2010;Trim,2010;Tissari,2010等)运用概念网络理论、隐喻转喻理论分析语言的演变动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转喻多义性产生的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Musolff(2010)以“A STATE IS A(HUMAN)BODY ”为例,研究了隐喻的历史演变,揭示了隐喻研究的历史、认知和话语三个维度的互补性,以及历史语料对深刻理解隐喻映射的重要性。Heyvaert和Cuyckens(2010)通过分析“that-从句”以及“V-ing”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语言变异和历时变化,揭示了人类认知能力(例如去范畴化、语法化等)以及认知领域的变化。如何继续融合认知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理论,探索语言的演化规律和认知动因,则是历史认知语言学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话题。 
    4.3对语言演化和共异性的研究 
    历史认知语言学主要关注语言的演化及其认知机制,同时还主张利用语言的共性或语言类型学对不同语族的语言进行历时认知比较,找出不同言语社团认知模式的异同,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用于解释不同语言中的特殊现象,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解释这种特殊性背后所蕴含的共异性。在语言类型方面,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目前仍以英语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但也涉及其他语种,如希腊语、德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调查,主要是对某一语言的纵向研究,而对于不同语言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则相对少。因此对其他语族的语言以及谱系关系上的历史认知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