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文字训诂学 >

“汉字学三平面理论”申论(3)


    二、“汉字三维属性”与“汉字学三个平面”
    自唐兰以后,大家都认可应该把训诂学(义)、音韵学(音)的内容从文字学中剔除,但这样一来,文字学就只剩下“形”了,而且对“形”的理解模糊,结果现在的所谓“汉字学”大都内容单薄且重点不一,或以“六书”为核心,或以古文字考释为追求,或以当代规范为目标,有的加上字体演变,有的加上“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等内容,这些内容着眼于文献解读,实际仍然属于训诂学。所以至今“汉字学”没有一个符合学理的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于拿掉了“形音义”的“音、义”,而在于对“汉字”的本体属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剩下来的“形”当然是汉字的本体,但“形”的所指必须明确区分,不能再模糊游移,否则汉字学的立足点就不稳固,许多理论问题也说不清楚。不少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主张汉字的“形”应该细分为字体和结构两个方面,如王力指出:“关于字形,应该分为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字体的变迁;第二是字式的变迁。字体是文字的笔画姿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18)王宁先生创建“汉字构形学”(19),明确区分“异写字”和“异构字”,也体现了“形体”和“结构”不能混同的思想。但学者们把形体和结构区别开来,目的大都是为了“分类”,很少把“形体”和“结构”作为汉字的不同属性看待,因而也很少建立起不同的系统,或者只有结构方面的系统而没有相应的形体系统。
    我们认为汉字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不是同一系统中的类别问题,而是不同视角的认知问题,它们反映了汉字的不同属性,因而属于不同的学术系统。如果汉字学包含形体和结构两个互有联系而又各自分立的学术系统,那其内容自然就丰富多了。但这还不是汉字学的全部,汉字作为一种符号,必然有其表达职能,没有职能就不成其为符号,离开职能而空谈汉字的“形”,或把“形”又分为“形”和“构”,都不能算是完整的汉字学。
    要讲汉字的职能,是不是又得把“音、义”请回来?当然不是!汉字与语言的“音义”确实密切相关,但从汉字本体出发研究的应该是“字”与“音义”的关系,而不是语言层面的“音”“义”本身,更不是语音系统和词义系统。所谓“字”与“音义”的关系是双向的,甚至是多方交错的,包括某“字”可以记录哪些“音义”或“音”“义”,某“音义”或某“音”某“义”可以用哪些“字”记录,这些在文献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字词关系、字际关系和词际关系既反映了“字”的职能,也反映了“语言”的用字面貌,我们把它统称为汉字的“职用”。
    汉字的“职用”还有超语符的,也就是可以不记录语言层面的音义,而直接通过汉字形体的离散变异、排序组合等手段实现表情达意的功能。如以笔画表超语符义(“、丁上心禾”表{一二三四五}),以构件表超语符义(“吕”表{口对口接吻}),以外形表超语符义(“大”形睡姿、“十”字路口),变化字形表超语符义(把“酒”字的三点水加粗放大,表示酒里掺水太多)等(20)。
    可见汉字的“职用”并不等于语言的“音义”。语言的“音义”不属于汉字要素,而记录“音义”的职能以及与“音义”无关的超语符职能,还有语言的用字现象等,都应该属于汉字的研究范畴,所以汉字“职用”也是汉字本体的属性之一。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论上不赞成“汉字三要素”说,而重新从外形、结构和职用三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汉字的属性,称之为“汉字的三维属性”。图示如下页图3。
     
    
    
    既然汉字具有形体、结构、职用三个方面的本体属性,那么研究汉字也应该从这三个维度进行,针对汉字的不同属性分别描写汉字的形体系统、结构系统、职用系统,这样就会自然形成汉字研究的“三个学术平面”,从而产生汉字形体学、汉字结构学、汉字职用学三门分支学科,正如我们在《汉字语用学论纲》中已经表述的那样:
    正因为汉字的“字”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实质,从而决定了汉字学研究必然要区分不同的观察角度,形成不同的学术系统。根据上面所说的三种指称内涵,汉字的本体研究从学理上来说至少应该产生三种平面的“学”。即:
    (一)从外部形态入手,研究字样涵义的“字”,主要指字样的书写规律和变异规律,包括书写单位、书写方法、书写风格、字体类型、字形变体等等,这可以形成汉字样态学,也可以叫做汉字形体学,简称为字样学或字形学。
    (二)从内部结构着眼,研究字构涵义的“字”,主要指汉字的构形理据和构形规律,包括构形单位、构件类别、构形理据、组合模式以及各种构形属性的变化等等,这可以叫做汉字构形学或汉字结构学,简称为字构学。
    (三)从记录职能的角度,研究字用涵义的“字”,主要指怎样用汉字来记录汉语,包括记录单位、记录方式、使用属性、字词对应关系、同功能字际关系等等,这可以叫做汉字语用学,简称为字用学。(21)
    后来为了避免跟语言学中的“语用学”混同,也为了兼顾字符的职能和语符的用字两个方面,我们把“汉字语用学”改称“汉字职用学”,并且认为汉字职用学还应该包括汉字的超语符职能而不必限于“语用”。但“汉字职用学”仍可简称“字用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