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诗性与童心的照亮   ——略谈左右文本镜像中的乡土中国和乡土童年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纯真的诗性。这种诗性不是刻意为之的乡愁记忆,亦非对于苦难生存经验的升华,而是对中国乡土童年经验的本真表达。作者回溯自己的童年记忆,记忆中的乡土充满了山川河流的气息,饱含着天地万物的活力,充溢着乡野、山村、儿童和中国式亲情伦理的滋润。
    乡土记忆具有季节性,四季依然是乡村最鲜活的生存体验。童年记忆很多都发生在夏天,夏日悠长,炎热、炎热中的闲暇和闲暇中的疯玩,往往成为童年夏日最好的注脚。乡土中国的夏天因融入乡村野地而具有开放性,童年记忆充盈着农耕生活的日常性,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既有的陈规陋习甚至物质生活的简陋贫瘠,孩子们可以最大限度体验融入野地的活力和乐趣。《会飞的鱼》描述了童年的夏天,这是有着夏夜、凉席、稻田、荷塘、知了、蜻蜓、萤火虫、会飞的大鱼的日子。孩子们融入乡野,释放自然天性,玩到忘我的境界。童年的夏天是不愿意醒的美梦,拥有夏天童年的人会用美梦般的童年治愈成长之旅中的诸多伤痛。秋天的乡土则富有更多季节更迭的意味。童年的秋天,少年看到时光的流逝。《秋天的胡子》中,作者的想象力像云彩一样变幻莫测。秋天有着初秋、金秋和寒秋的节气变化,野地里的小动物们——蛐蛐儿、蝴蝶、野蜂、山羊、野兔、蚂蚁以及夜晚在天空中失眠的大雁,在麻地湾“落叶归根”的麻雀们,伴随着秋的脚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动物们用直接的生命活动方式呈现秋天的特质:秋风中的觅食,秋阳中的贮藏,秋雨中的零落和仓皇。因秋气萧瑟,植物大多呈现出落木萧萧下的景况,而蒲公英种子们则带着特有的静默与坚韧,将自己撒播在天地之间。年节更迭,秋收冬藏,冬天是驻足休整、隐身藏匿的季节。《从前的雪》中,有着这样的语句:“从前的雪,积得很深……从前的雪,下得很怪……从前的雪,下得浪漫……从前的雪,像远方的童话。下雪的时候,我总有一种错觉,人可以从今年睡到明年,很长很长时间都不会醒……”简短的篇幅和简洁的文字,写出了乡土冬季的安稳、静谧与远离尘嚣。
    乡土童年是和动植物朋友们深度融合的率真时空。比之于当下儿童们时常逛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乃至游乐场,乡土童年拥有更多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动植物朋友。这本散文集记述了在教室外面树枝上鸣唱的知了,它们比孩子们更勤奋更卖力地唱啊,读啊,成了尖子生。乡村的麻雀们在教室内外叽叽喳喳,毫不谦让地占领地盘,成了闹哄哄的旁听生。作者还记述了让村人和孩子既遥想又恐惧的赛鹤岭上的野狼,摹写了那只治愈了少年失落童年的狼狗——黑虎。黑虎不仅是失聪少年的玩伴,更是庇护者。黑虎和少年野性大发,跑遍了麻地湾和赛鹤岭:“日子如金钱河里的水,虽然在无声流逝,但一天比一天丰满、真诚。”黑虎和“我”融入野地和自然,获得了新生的勇气和力量。植物朋友们更为细致可感,有刺的苍耳浑身是宝,在有苍耳的童年,少年学会了自愈和长大。高大的皂荚树、缤纷飘落的皂荚花和皂荚的清香,隐喻着母爱、亲情以及乡村伦理风俗的温润美好。“莲叶何田田”的诗句落实到乡村日常,便是九眼荷塘里的荷花、荷叶和游鱼,以及能够治愈身心的奶奶的莲藕蒸饭。奶奶种花且送花,园子里的麻秆花色泽浓烈,各色应季花卉、油菜、瓜蔓的花儿徐徐开放,她的花园聚集了诸多细小而感人的美与善。花儿们以自己静默无声的绽放让童年时光芬芳而美丽,奶奶用浓浓的慈爱浸润了少年的身心,让他在乡土童年学会了欣赏美、感知爱,以及给予爱。
    乡土童年是和云朵、星辰、山川与河流交流互动的神奇时光。麻地湾地处秦岭山脉,是个有山、有水、云雾缭绕的山村。对于云和雾的记忆,在童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少年的想象力往往发生在云朵之上和浓雾之中。《白云边》中,奶奶说:“在乡下,云朵上的神灵是有耳朵的。”云是无声无息、变幻无穷的,在奶奶的讲述中,云是一位仙子,是呵护所有小生命的神灵。《寄给云朵的信》中写道:“麻地湾上空的云朵,总有一股麦草发酵之后散发出的清甜的味道。我在云朵上想念一个人。”作者以云朵之上的视角关注着山村、漫山的紫云英、可爱的女孩,表达了善解人意的祈愿——云朵守护的女孩会变成天使。《赛鹤岭的雾》写了在大山深处的生存体验,避世隐居的不便在云雾缭绕中有了不一样的阐释,山村成为白云深处的世外桃源。浓雾深处的大山、动物和植物神秘莫测,雾中的赛鹤岭、麻地湾成为神话和传奇的息壤,是可以安置少年身心的家园,也是激发想象力和文学情思的灵根。故乡童年的星辰则更加明亮硕大:“那时候的星辰,和我们一样调皮,不肯乖乖待在夜空中,一不小心就跌落到湖里,成了波光粼粼的湖中的探秘者。”河流对于少年来说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在《河流传说》中这样描述:“每个人的身体里或许都流淌着一条故乡的长河……从我们出生开始,就通过大地的缝隙、湿气的浸润,进入我们的身体。”故乡的河流——金钱河,承载着关于财富的愿望,汇聚着春天云淡风轻的温婉,承载着夏天水上嬉戏的喧闹和汛期河水上涨的狂暴,倒映着秋日水鸟的翩翩,呈现着冬日如山水画、如隶书般的意境与韵致。正是具有无限魅力的金钱河让少年沉迷于它的魔力之中,也间接导致了他的失聪。河流赋予童年生活的乐趣有多少,失聪之后,少年对河流的憎恨就有多少。散文用非常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河流的爱与恨,并在语辞表达的情境中,最终抵达了对于河流更为深切和深情的认知:“在我看来,河,是世间万物的灵动之源;河,是诗人灵魂的清洗池。”
    这本散文集对于乡土童年的叙事有着非常珍贵的诚恳品质。失聪给少年带来巨大的伤害,家人们尽管非常伤心,却能够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厄运的折磨,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安分守拙、乐天知命的教养。家人们让黑虎陪着少年在野地里疯跑,在自然中汲取山川河流和动植物朋友们的灵气和根性,找回作为人的自尊。散文讲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书籍的匮乏,少年在山村的犄角旮旯里面寻觅带文字的纸片、报刊和书籍,这种匮乏在现在看来几乎是难堪的,然而在这种对于方块汉字的寻觅中,少年让父母亲朋更加了解自己,也愈发坚定了自己对知识的追求。由此,少年开始了自己的村小生涯,并进入一所所对他命运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校。童年的厄运让少年消沉,然而乡土亲情和乡野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治愈了少年的很多伤痛;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让他在和厄运的抗争中,成为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勇者。
    总而言之,在《追光的耳朵》中,那个曾经丢失童话的少年,原谅了不再童话的童年,回溯了传统的乡土中国和乡土童年。作者以童心照亮乡土中国的山川草木、飞禽走兽和日月星辰,书写了童年时期独特个体的生命体验,同时在追光的过程中,用清澈通透的语辞重现了中国乡土纯净的审美体验和诗性表达。作品叙述了山乡景致、四时更迭、童年趣事乃至命运挫折等内容,呈现了作者淳朴而自然的心性、率真而敏感的心灵、纯真而倔强的个性;与此同时,在乡土童年镜像中,呈现出乡土中国安稳质朴、生生不息又阔大包容的审美特质。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