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八月黍成》:刻进灵魂的乡土


    


    还没见到书,根据书名和之前对作者的阅读经验,心底就有了这本书的模样:一定充溢华北平原广阔田野蓬勃生长的作物气息,一定满目冀中乡间炊烟袅袅杨柳依依小河潺潺的图景,一定闪烁着气息和图景被虔诚文字、素朴思想用心化育而成的艳艳文采,而在艳艳文采间,一定流淌着刻进骨子里的乡土、缠绵不绝的无尽乡愁。果然,收到书,封面赫然就是花瓣开窗映见的垂垂黍穗。这不啻是全书点题,也似导读。
    众所周知,童年的记忆是作家的宝藏,熟悉的题材能让作家游刃有余,内心的情感可以激发作家的灵感与文采。《八月黍成》里的大部分散文,可谓尽在此阿堵中。
    《八月黍成》分五卷:八月黍成、小街叙事、寻花、一切安好如常、饕餮记。“八月黍成”可谓几千年农耕文明背景下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事。有坚守塬上的农村人,有沉浸农事的城里人,更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红色老区的绿色生机。老祝、老曹、大兰子、刘秉林,一个个人物真实鲜活原汁原味立在读者面前,大苇洼、胭脂河,虞美人花旅馆,红脚娘子也让人身临其境。从“八月黍成,可为酎(zhòu)酒”,到“阜平不富,死不瞑目”,几千年农耕文明的演进,与新中国成立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一根红线一脉相牵,那就是一直为富强为复兴坚忍前行。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这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关乎的是家国。作家勇于承担这样的创作责任,本身又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
    “小街叙事”写的是寻常巷陌的人间真情和街头巷尾的稀奇古怪,一如作者宁雨的大多数作品,永远弥漫着一种活泼泼的生活气息,隐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心良善。用心的阿梅、让人垂怜的乐乐、莫名其妙的二三,以及开饸饹馆的、修车的、开针线铺的等人物,都像是身边熟视无睹的芸芸众生,只是被有心的作者遇见,就留下了文学的写照。
    “寻花”一卷淋漓呈现了作者童心未泯、热爱自然、追美寻善的天性,无论是田间的瓜花、山间的菊花、本地的紫藤花、西北的锁阳花、案头的水仙花、入画的梅花,在作者眼中笔下都顾盼生姿,千娇百媚,吐露着无尽的芬芳。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们都被作者赋予了各种精神含义。
    “一切安好如常”一卷通过对作者童年到中年身边人身边事的真切叙述,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缓缓铺开一幅冀中风俗民情的画卷。每个人物都似曾相识,每件事情都仿佛曾经。采蘑菇的小姑娘、讲故事的姥姥、炖柳芽豆腐汤的姥姥、读闲书的母亲、吃茄子腿的父亲、好看的大表姑、爱读书的灶火舅舅、万事通的耕爷、茂盛的百草园、少女心思波澜起止的女生宿舍,和一大家子相依为命的老刺槐、灵魂附体的乡间最重的农具碌碡……“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的歌谣仿佛穿过岁月,传到耳边。
    “饕餮记”一卷,是作者对美食的独到挖掘与描摹。在众多作家老饕林立的文坛,作者能够写出自己独到的趣味和幽默,自然是因为对故土和身边美食的发现、热爱、敬畏以及点石成金甚至苦中作乐的智慧。春不老、芽菜、老腌菜、豆沫,李姥姥的油脂饼,荷姥姥的粥,办公室的各种牙祭,从乡间美食到城里小吃,总于不起眼处令人垂涎。这就是作家的发现之力,也是文字之功。
    我曾思考过作家和吃货之间的关系。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酒楼,苏东坡应该是作家餐饮中最亮的名片。很小时候读过汪曾祺的美食散文,读到过写贾平凹陈忠实与三五好友吃泡馍的文章。英年早逝的诗人洪烛兄曾把他整本美食散文的电子版给我选用。而我的作家朋友们,一多半以上也都是吃货。民以食为天,作家大都接触、寻访、描写过不少美食,美食对于作家味蕾神经的刺激应该比一般人更为敏感。许多作家都出身贫寒,好不容易靠写作得以安身立命,最先的享受,便会沿着味蕾的记忆,竭尽所能满足饕餮之欲。
    《八月黍成》体现出作家对于日日身处其中却熟视无睹的普通生活的文学化育能力。这一定包括但不限于作家对生活的热爱能力、挖掘能力、点石成金的能力、赋予思想的能力、对读者良善的引领能力,当然还有驾驭文字的能力。
    《八月黍成》首先体现出作者对于乡土生活的刻骨热忱。阅读《八月黍成》的过程亲切而愉快,因为我也是从冀中乡间走出的人,有着和作者近似的乡间生活、文学追求、城市泊居、编辑生涯。书中熟稔的生活气息让我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不断唤醒一件件亲身经历的童年往事,一个个早年遇到的人物及附带的生活环境。我想不会仅我有此共鸣,对于身处几千年农耕文明背景下、上溯三代皆农人的中国人,很多读者读过此书,也会被唤醒很多童年记忆,进而接纳、认同、欣赏、赞许作者对于乡土生活的挖掘与呈现,对于民间良善的褒扬与提升。乡间生活像一幅山水画,有着大致相似的峰峦丘壑,有着大致相似的山石草木舟桥亭台,不同的只是树木山石等物象的一些细部肌理,但正是这些细部肌理,成就了每一位作家自我的作品面目与语言风格。
    《八月黍成》的叙事,颇有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等韵致,却又是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回眸,少了旧社会的沧桑愁苦,多了新时代的温馨欢悦,即便是浓浓的乡愁,也含混着无尽美好的回味。或深沉或欢悦的语调里,有着无言的从容与自信。《八月黍成》的语言特色是明显的,其充满诗意的语言俭省而精准。这两点或者相互依存吧,因为俭省,不得不精准。因为精准,不需铺排奢侈,自然俭省。也因为这语言的俭省而精准,很多句子过目不忘:“油脂饼这样的词语,让我睡前的思维变得格外膏腴肥沃。”“晌午,知了落脚的老刺槐,成了一个最大号的音箱。”
    不用枚举,读者自见。通过一个人的书法,能看出他学过哪些字帖。通过一个人的文字,也可以看出大概的写作历程。宁雨的文字,充满着对文学的虔敬,也留刻从少年、青年到中年成长历程中书本的传输、老师的教诲、编辑的提示、自己的体悟等等痕迹。这些,或许只有同龄人或有过相似文字成长经历的人才能看到。一旦看到,又多一重邂逅同道的欣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