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乌云之光》:总有一束穿云之光照进我们心灵的海底


    

本栏的设计初衷是促进文学与青年的对话。
    我们将邀请一批批思想不拘一格的青年学子,针对《十月》新刊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们相信:青年的姿态、言说方式和思想资源不仅关乎文学的未来,更牵扯着时代的征候。《十月》始终坚持“文学向未来”,用青年的声音回应时代,回馈读者。
    本期“青年读书会”的相关讨论将围绕林森的小说《乌云之光》展开。
    主持人语
    王安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生
    《乌云之光》足够丰富,足够驳杂。青春与武侠,怀旧与当下,小镇与远方,嵌套与互文,集体创伤与个人命运,林森埋藏了太多唤醒记忆与共鸣的细节,为我们提供了太多的进入方式,正如光可能从任何一道转瞬即逝的缝隙中穿过乌云,照亮我们内心深处那个沉满古瓷、令人眷恋的海底。本期“青年读书会”有幸请到四位来自天南地北各大高校的青年批评家,王顺天关注小说展现出的当代人面对社交困境与记忆遗忘的复杂情感,杨金翰则从小说中种种残缺与遗憾中洞察了以“空”为特征的“不及物写作”,吴思奇着重剖析了小说独具匠心、相辅相成的三重叙事,张祖扬则对小说如何跨越两种时代、反抗封闭空间、挑战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彩的分析。作者林森是“80后”,他用《乌云之光》安放了那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和当下经验。虽然王顺天、杨金翰是“95后”,吴思奇、张祖扬和我自己是“00后”,但这种“代差”并未妨碍我们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心跳。这既是因为我们共同经历过一些时代的突变与命运的沉浮,喜于见证来之不易又浸透才华的言说方式,更是因为其背后永恒的主题是沉在所有人心底的“海捞瓷”,当语言之光穿过乌云照亮它们,它们便愈加焕发出历久弥新的光泽。
    评论现场
    王顺天
    山东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
    林森的中篇小说《乌云之光》以其细腻的心理描绘和深邃的主题内涵,展现了当代人面对社交困境与记忆遗忘的复杂情感。作品中,主人公陈慕的疏离感和记忆缺失不仅是个体经验的反映,更隐喻了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断裂。荧光标志牌的明灭,巧妙地象征着记忆的碎片化和不可追溯性,而陈慕对于聚会的逃避,则折射出他在同龄人话语体系中的边缘化。这种边缘化并非高傲的孤立,而是源自无法融入的自卑和无奈。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通过程培这一角色,勾勒出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程培的坚持和主动,与陈慕的被动和逃避形成鲜明对比,既突显了人物性格的差异,也引发了关于人际关系维系和个体选择的多维度思考。此外,作品在探讨记忆与过往岁月关系时,巧妙地采用了一种相望无言的叙述方式,这种沉默和缺失,反而使得主题的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在语言的运用上,林森展现了其精湛的技艺。他以平实而不失张力的笔触,精准捕捉人物瞬间的情感变化,同时通过环境描写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将抽象的情感体验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这种叙事策略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感染力,也进一步凸显了作品所探讨主题的普遍性和深远意义。
    杨金翰
    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空,不及物书写的要素一种
    相比于一些高修辞密度的艺匠式小说,作者更倾向于日常主义肌质的语言表达。小说聚焦经典叙事结构“离去——归来——再离去”,如“我”离开——回到小镇的现实行动、“我”的情志不断从故乡之彼岸、此岸游离的旅程;又如沈先生从“我”的岁月中的抽离、回返与最后找到自我的归宿。此外,以生活流的语调不断插叙“我”的回忆,如沈先生的突然失踪和大火之谜、“我”的《破城谱》小说的离奇消失、沈先生多年后的突然出现……独立性事件不断打断主线叙述,不同叙述间又形成互证,读者根据不同独立性片段补全前因后果的同时,也获得了几乎贯穿全篇的第一人称的限知体验。
    并列的独立性事件中,多次提到的是“我”的阅读、习作的思维风暴:“打开电脑也没法敲下任何一个字”,“我”无法处理好“文字的呈现”;脱离现实“写个武侠故事吧”,而武侠故事中的人物又来自现实生活;看旧书仿佛看新书一般,回忆有不同版本,是“老沈说完即在风中飘散的故事”……读与写,到处是遗憾与残缺:《圆月弯刀》的缺页、《破城谱》的消无影踪、铺开小说故事却窥不见全貌的困境、写作停滞的孤独、“作家”一词的遥远空虚。不同于一些先锋小说,文本从技术层面上对“写作”探讨的“元叙述”并不服务于探讨写作行为本身,而是跃迁至具体的要素内容——即“空”,这是另一种意涵的“不及物写作”——“不可说的沉默”。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并非群体所共享的对过去历史事件的真实回忆”[1],对集体记忆的表述会陷入一种不自知的虚伪叙述,个体之“我”的第一限知视角更适合传递那种属于过去的“需要表达但还没有被表达出来的状态”,日常的交际语言则难以承受这种“不确定的东西”[2]。因此,“空”出现了,随之而来的是文本中不断营造的空镜头、空画面。空,是一种情绪的茫然、头脑的停滞、眼神的空洞;也是书页的缺失、创作的遗失、回忆的留白;亦是镜头的空荡、灯影的空寂。以及关于世界的一点遗忘。老沈的眼神空空的、老沈的画空荡荡的,与氧化银斗争的时候,一切不可说最终都纳入“空”的言说序列,泅游深处,也悄然入画——灯澜如墨,茫茫秋野,荒凉密林。
    注释:
    [1] 参见Maurice Halbwachs,On Collective Memory.ed.and trans. Lewis A Coser(Chicago and London:U of Chicago P.1992).
    [2] Jean-Francois Lyotard,The Differend:Phrases in Dispute (Minneapolis,1988).p.57.
    吴思奇
    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在读
    小说的结构设置颇具匠心,作者有意建构了三重相辅相成的“叙事”。一、回忆叙事:“我”作为一个小镇少年,对宽广世界心怀期许,老沈则为沉痛的过去所困。二、当下叙事:“我”已成功走出了小镇,老沈也从过去中挣脱,成为了知名画家、收藏家。在这两重叙事交错演进的张力里,作者预设的谜团陆续揭开:放火烧掉老沈书店,逼他离开小镇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我”的武侠小说《破城谱》并未丢失,而是被希望我专心备考的老沈藏了起来……它们最终与名为《破城谱》的武侠小说叙事融合为一:在回忆之中,“我”与老沈都是致力于破城的江湖侠士,欲冲出小镇那狭小逼仄的氛围与环境。在当下,老沈陷于自己的藏品与名声构筑的新围城,他在寻求新的破城之机。在《破城谱》的结尾,“我”让主人公意识到一切的悲剧是由每个人自己的私欲连缀而成的,于是安排主人公杀死自己,切断私欲连锁反应的链条,完成真正的破城。这呼应了当下“我”对自己只是“庸常之人”的觉悟,也呼应了老沈对自己的名作《乌云之光》的烧毁。我们都用“放下”的方式谱写了人生的《破城谱》。
    张祖扬
    2002年生,四川崇州人,四川大学本科生
    在当代小说的写作中,似乎鲜有人能在“大瘟疫”期间的防控、诀别与八九十年代小镇青年中的武侠热、迷乱狂欢的氛围之间寻找到内在联系的肌理。《乌云之光》在处理时间跨度巨大的“两头”叙事时,显然具备一套“挑战封闭环境、打破静态空间”的逻辑支点。无论是老沈“纵火”烧毁祖传的书铺、在妻子逝后选择变卖珍视的藏品,还是叙述者的武侠“作中作”中小马以自刎的方式了结江湖仇怨,这些情节设定的一致性,都指向了一种具体遭际的生存或繁衍困境下的自我决断。
    “鲸鱼像移动的乌云”的设比既是老沈画作内容,更是小说所探讨的核心命题的化身:我们普遍对于日常居寓的空间、对日常生活得以开展的时间方式有所不满而时刻衍生出挣脱或逃离的念想。
    老沈与“我”之间达成“羁绊”的契机也就在于共同站在更高处俯视、反思众人的生存处境,由精神上率先产生的疏离进而选择与现世关系持续紧张、焦灼的“泥沼”般的生活拉开距离。至于二人在离开海南小镇后社会身份与地位的转变,其本质也不是从乡镇出走、积极创作这样功利属性行动的结果,而是同磨刀石一般,不断强制锐利与刷新自己,凭借那些濒死的、琐碎的、波澜不惊乡镇生活的残碎细节为生活创造了旁逸的可能。
    林森此篇虽然由少年时代推及到“大瘟疫”时期,但叙述的基点却非常牢固——对生活的体验方式,对未竟之事想象的开展,都依赖于少年时代(那些武侠故事中)所达成的经验判断。那个承载着过多绯言与敌意的海岛小镇,反而提供了老沈与“我”最为亘久的精神之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