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建(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6:11:59 未知 李伟昉 参加讨论
注释 1曹顺庆、王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古添洪、陈慧桦编著:《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第1—2页。 3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4李达三:《比较文学中国学派》,黄维樑、曹顺庆编:《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湾学者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9—143页。 5参见孟昭毅:《朱维之先生与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 6参见季羡林:《发刊词》,《中国比较文学》1984年创刊号。 7参见季羡林:《文化交流与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前言》,《国外文学》1986年第3期。 8参见黄宝生:《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读〈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世界文学》1985年第5期。 9参见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笔谈会:《建立比较文学阵地开展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84年创刊号。 10黄宝生:《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读〈中国比较文学〉创刊号》,《世界文学》1985年第5期。 11参见刘献彪:《比较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兴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2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13钱林森:《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跨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第2期。 14参见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15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外语学刊》2019年第4期。 16参见王向远:《比较文学系谱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7页。 17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构建》,《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 18大卫·丹穆若什:《后经典、超经典时代的世界文学》,苏源熙编:《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任一鸣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4页。 19大卫·达姆罗什:《一个学科的再生:比较文学的全球起源》,尹星译,大卫·达姆罗什等主编:《新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20参见王云珍:《乐黛云:比较文学在西方在中国》,《电影艺术》1988年第11期。 21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9—60 页。 22参见严绍璗:《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1期。 23王向远:《“阐发研究”及“中国学派”:文字虚构与理论泡沫》,《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 24参见韩冀宁:《维斯坦因教授谈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中国比较文学》1986年第1期。 25佛克马致辞译文参见《中国比较文学通讯》 1988年第3期。 26参见廖鸿钧:《列宁的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对比较文学研究的指导意义》,《中国比较文学》1986年第1期。 27参见智量:《比较文学在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1期。 28孙景尧:《为“中国学派”一辩》,《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29孟昭毅:《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0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8页。 31邓楠:《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之我见》,《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 32参见孙景尧:《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3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34参见纪建勋:《廓清横亘于中国学派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3期。 35殷同:《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尝试:读叶维廉〈比较诗学〉》,《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 36参见王富仁:《论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问题》,《学术月刊》1991年第5期。 37曹顺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 38参见曹顺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3期。 39参见王向远:《“阐发研究”及“中国学派”:文字虚构与理论泡沫》,《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 40王向远:《比较文学系谱学》,第240—245页。 41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42乌·维斯坦因:《我们:从何来,是什么,去何方——比较文学的永久危机》,韩冀宁译,孙景尧选编:《新概念、新方法、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著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年,第30页。 43王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和文学变异学——佛克马教授访谈录》,《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44钱林森:《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跨文化研究》,《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第2期。 45参见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6参见陈惇、刘象愚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7参见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8谢天振:《译介学》,第137页。 49谢天振:《译介学》,第134页。 50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外语学刊》2019年第4期。 51古添洪:《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科研处、《文学研究动态》编辑组编选:《比较文学论文选集》,1982年,第43页。 52古添洪:《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科研处、《文学研究动态》编辑组编选:《比较文学论文选集》,第44页。 53孙景尧:《略论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础》,《广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54参见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8页。 55参见伍晓明:《独白·对话——在比较中重建东方理论》,《文艺争鸣》1990年第3期。 56陈鹏翔:《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与步骤》,黄维樑、曹顺庆编:《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垦拓——台港学者论文选》,第151—152页。 57参见王向远:《“阐发研究”及“中国学派”:文字虚构与理论泡沫》,《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 58参见叶舒宪:《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根基》,《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 年第1期。 59参见邹建军、王金黄:《文本决定论: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双向阐发”的反思》,《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11期。 60杜卫:《中西比较文学中的阐发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2年第2期。 61参见董崇选:《比较文学能不比较吗》,《中国比较文学》1992年第1期。 62杜卫:《中西比较文学中的阐发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92年第2期。 63曹顺庆:《阐发法与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1期。 64参见葛桂录:《论比较文学阐发研究方法的背景、实践及其特征》,《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65参见杨朝生:《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学派的建立》,《山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66参见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第202 页。 67王峰:《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68《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第1版。 69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第164—165页。 70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0、66页。 71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第147—148页。 72杨周翰:《欧洲中心主义》,《中国比较文学》1989年第3期。 73乐黛云:《跨文化之桥》,第98页。 74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中国比较文学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比较文学年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75苏珊·巴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查明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3页。 76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324页。 77朗松:《朗松文论选》,徐继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85页。 78王蕾:《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和文学变异学——佛克马教授访谈录》,《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7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5、15页。 80邓时忠:《大陆台港比较文学理论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5—26页。 81陈春生:《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82苏珊·巴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第49页。 83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2—14页。 84Shunqing Cao,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Berlin:Springer-Verlag,2013. 85Cesar Dominguez,Haun Saussy and Dario Villanueva,Introduc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New Trends and Applications,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5,p.50. 86Shunqing Cao,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Foreword V. 87William Baker and Shang Biwu,“Fruitful Collaborations: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n Chinese Academ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July 31,2015. 88“General Introduction,” Arcadia,vol.50,no.1,2015,p.1. 89李伟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与全球视野的结构转向》,《河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90李伟昉:《关于东方文学比较研究的思考》,《河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