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诗成为网文新“爆款”《六神磊磊读唐诗》遭遇两极化风评(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2 文汇报 陈熙涵 参加讨论
剑走偏锋,学者泼“冷水”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五代史修订主持者陈尚君笑称自己也曾转过六神磊磊的文章。当时觉得他对杜甫诗词的表达与一般人不同,有点意思。但细看之下,整体虚构的东西太多,无论是文本、事实还是人物,和真正的唐诗鉴赏相去甚远。在他看来:“六神磊磊的文字究其本质,是属于他个人的‘创作’,是拿唐诗作-P,实际上跟唐诗没啥关系。他的好多叙述的事实都是没有历史根据的。比如他写的玉真公主与王维的事,都是虚构的,历史上也并不存在。” 据陈尚君透露,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包括自己认识到了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此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他已经发表了20多篇相关的文章。考虑到传播性,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他也会要求自己写得更轻快一些,但这仅限于文字的表述上,但凡涉及到一点点虚构的内容,那都是要在文中注明的。 毕竟,严谨是治学的第一要义。在陈尚君目之所及之处,现在能写些为年轻人喜欢的文字的人大有人在,他们读了一些书,也有一些功底,但是他们的文字有些仍是经不起推敲的,他们所谈论的东西,也大多是似是而非的。这就跟用金庸的武侠来研究历史是一样的,谁会根据武侠小说来了解历史呢?在这样整体架空的前提下来说唐诗,多的是剑走偏锋,实质是“虚构”,这种文化普及极易造成公众对读唐诗的最终“走偏”。 如此看来,“爆款”写作是典型的公号文字,也许留在网上更合适一些,但把它们集结成书来发行,成为畅销书不难,只是若要定位于大众文化普及,未免合适。 相关链接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曾是新华社重庆分社的记者。2013年,他注册微信公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并发布了第一篇文章《教主最不虔———读<笑傲江湖>之一》。 连发七篇类似文章后,他的《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被“爸爸去哪儿”节目组转载,点击量首次冲高。到2016年,“六神磊磊读金庸”已经有超过200万粉丝,年度广告收入过百万。借点评 金庸小说,王晓磊写小人物的命运和求之不得的爱情,也写雾霾、房价和名人。舆论场上每有热议话题,粉丝们都会给他留言“这事磊磊你怎么看”。如今,王晓磊的新书《六神磊磊读唐诗》又拿起了唐诗、诗人和诗史说事儿,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帮你翻过唐诗那道墙,折出几支带露的花来,拿给你看”。未来,他还将参与制作一款名叫“能和孩子一起听的唐诗课”的付费内容产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