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的《朗读者》(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09 文汇报 张涛甫 参加讨论
《朗读者》充分发掘电视媒介的可视化优势,将过去由文字和声音组合显现的“朗读”优势转化为视觉上的优势,将情感和故事戏剧化、可视化,彰显电视媒介的魅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尽可能减少朗读环节。《朗读者》的策略是加大朗读者的比重,聚焦朗读背后的故事。在朗读节点之前,有一段长长的铺垫,尽量把“过门”工作做足,将情绪酝酿得很饱满,把故事演绎得充满张力,将观众的收视悬念充分调动起来。雷蒙·威廉斯认为:“核心的电视体验是流动的事实。”《朗读者》在“流动的事实”方面做足了功课。比如,在最近的一期节目里,作家麦家给观众朗读了一封家书,是他写给告别青春叛逆期、远去海外求学的儿子的。这封家书纯属私人性的,一般不为外人道也。麦家征得儿子的同意,在电视媒体上拿出来世人分享。从朗读的专业性来看,麦家的朗读水准不算上乘,音准、节奏以及脱稿表演几乎算不上专业,但麦家调动了他的全部情感,朗读了这封写给儿子的家书,情真意切,催人泪下。麦家的朗读之所以效果甚好,其实离不开朗读前的蓄势和铺垫:麦家披露了自己叛逆的“前传”。不幸的是,父亲的“前史”又在自己儿子身上轮回。麦家没有采取粗暴的方式解决儿子的精神“弑父”难题,而是以极大的耐心,谨慎、巧妙地解开儿子的心锁。这些极具私人性的情感首次曝露在公众面前,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朗读者》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戏剧化,一览无余地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剧情充满张力,催情效果极佳。 有故事的人不一定会讲故事。虽说,《朗读者》的朗读不需要字正腔圆,无须恪守专业标准,但要求朗读者会讲故事。节目选择主人公,有意识去找那些既有故事又善于讲故事的人。这种人不能是职业“老司机”和“大忽悠”,只会用嘴巴讲话,不用心,也不会走心,《朗读者》选择的是那种能本色讲故事的人。比如,《朗读者》选择徐静蕾,不仅仅因为她是知名艺人,会表演,而是因为徐静蕾有她自己的故事,且能真情表达她对奶奶的眷念。她朗读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调动的不是她的职业能力,而是她的生命情感。徐静蕾讲述她的童年往事,显然不是在表演,她已经卸掉了她的职业面具,让故事和真情自己出来说话,让所有的剧情和细节展示于电视屏幕上。 与《诗词大会》的群众路线不同的是,《朗读者》还是离不开明星路线,特别是前几期《朗读者》,明星的“吸粉”效应甚为显著。在如今的注意力市场,明星注意力“圈地运动”愈演愈烈。打明星牌,走明星路线,可轻松收割粉丝。但《朗读者》对明星的选择和开发,有其独到之处,换句话说,那些花瓶式的明星是把握不住《朗读者》的。董卿作为《朗读者》主持人,她与嘉宾的成功互动,是节目亮点和看点。董卿的表达和穿插,包括她的表情细节,自然妥帖,戏与人生水乳交融;主持人的台词与嘉宾的故事,相得益彰,成就了《朗读者》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