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揭示“坐在车轮上的国家”的文学本体叙事特征——评《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


    19世纪是美国民族文学形成、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时期,以爱默生、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运用如椽之笔,以文学的方式书写个人和民族历史,塑造民族性格,构建民族身份和国家意识,最终形成了以“美国文艺复兴”为代表的美国文学的繁荣局面,为美国文化的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这一时期文学的重要性相对应,学界关于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要想有所突破,再出佳作,绝非易事。不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田俊武教授的新作《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以下简称《旅行叙事研究》)却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从旅行叙事的新角度重读美国19世纪的经典文学作品,令读者耳目一新。该著作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和构建美国旅行叙事。为此,它不仅厘清了“旅行”和“旅行文学”的内涵和外延,追溯了美国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文化渊源,而且清晰揭示了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旅行叙事的程式性特征。此外,通过旁征博引、文本细读、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等方法,该书使用整整六章的篇幅,详细分析了六位美国19世纪经典作家笔下的旅行叙事,将经典作品以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首先,《旅行叙事研究》结构合理,思路清晰。全书约三十万字,共分十章。第一章“引论”提出了“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这一命题。为此,该章从词源学角度对 “travel”/“tourism”/“journey”/“exile”等容易混淆的名词进行了辨析,明确了研究范围;分析了国内外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中的缺失。另外,这一章还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美国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文化渊源”进行溯源式研究,从西方文化的三大源头“古希腊神话”、《圣经》和“亚瑟王传奇”中寻找文化渊源,从“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作品中寻找文学传承,从美国殖民时期、独立时期、建国时期和扩张时期的具体历史中剖析旅行叙事的现实土壤和“旅行或迁徙主题”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型”以及“总是躁动不安”的心理动因。第三章“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旅行叙事的程式性特征”详细讨论了经典文学旅行叙事的功能,深刻剖析了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旅行叙事的独特性,全面归纳了其程式性特征,并将这一独特叙事的主题旨归总结为“美国梦”“成长”和“天定命运”。第四章到第九章共六章,每章30多页的篇幅,分别讨论詹姆斯·费尼莫·库柏小说中的西行叙事、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中的大海旅行叙事,纳撒尼尔·霍桑的“黑色旅行”叙事,沃尔特·惠特曼诗歌中的“大路旅行”意象,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大河旅行”叙事,以及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洲旅行”叙事。这六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入讨论了六位经典作家的旅行叙事的特点和主题以及对后世作家的影响。第四章到第九章既是对前面三章内容的深化和细化,与前文连成一体,使得前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亦可视作分别针对六位经典作家的独立讨论和专题研究。第十章对全书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美国19世纪经典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旅行叙事,不仅有其发生学的根源,也是本民族旅行情结的形象性和原型性反映,它既继承了欧洲文学中的旅行叙事传统,又在抗衡欧洲文学旅行叙事的过程中颠覆并重构了具有美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旅行叙事。本章还指出,研究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具有文化批评和主题建构的理论意义,更具有为中国日益发展的旅行和旅行文学提供借鉴的现实意义。
    其次,《旅行叙事研究》资料翔实,兼收并蓄,述评结合,注重创新。该书的史料丰富,背景研究充分。从参考文献的时间来看,本书参考了1887年至2015年这一时间跨度内的相关中英文资料,包括大量的著作和杂志文章,既使用了足够的历史资料,又借鉴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从参考资料的学科分类来看,参考文献不仅包括大量文本、文学史、文学评论著作、文学理论、作家传记、文学指南在内的文学类资料,还涉及政治、文化、经济、心理学、哲学、宗教、神话、旅游、地理、音乐、美学、语言学、发生学、认知、人类学、社会学、创伤学等等诸多学科和跨学科领域。对这些文献的阅读消化和兼收并蓄有力地保证了该著作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同时,该著作在述评结合上也十分出色,做到了述和评基本一体,相得益彰。本书中比较常见的述评模式是:观点→引用/资料支撑→分析→总结。以段落层面为例,该书常常是开宗明义亮出观点,继而以引文或者其他文献资料作为支撑,然后进行分析和论证,最后令人信服地加以总结。上下段落之间,该书或者采用递进方式深入讨论,或者采用对比方法抛出不同观点,时时令人耳目一新,这既积极传递了学术信息,又有效缓解了读者的审美疲劳。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十分注重创新。比如,该书详细梳理并充分肯定了萨姆·布鲁法布的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布鲁法布的这部整体研究专著“只涉及……两部美国19世纪的经典文学作品”,没能对这一时期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做全景式研究。该书在梳理个体研究的时候,指出,哈罗德·赫尔维格抓住了马克·吐温作品的旅行主题并挖掘了其中的奥德修斯情节,却只偏重于非虚构性旅行叙事即游记类作品,而忽视了马克·吐温更为重要的小说作品。不仅如此,《旅行叙事研究》还创造性地将惠特曼诗歌中的“大路旅行”纳入到美国19世纪旅行叙事的研究中来。考虑到惠特曼不同于前辈,“从没有在自己的诗歌中刻画过一次完整的、现实意义中的旅行”,为了让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旅行叙事研究》先从惠特曼因多次国内旅行而不断强化的美国身份以及随之而来的自豪感说起,进而指出,惠特曼不同于同时代诗人,他通过诗歌首次将“‘旅行’上升到美国民族意识的高度”。然后,该书将惠特曼诗歌中的旅行总结为“不仅仅是一种物理运动的行为,更是一种精神的行为”,是“永恒的旅行”,是“生活本身”,是“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是“宇宙的变化”。最后,该书指出,“在这种‘公开旅行’的背后,是第二层面上的旅行,即‘心理旅行’(psychic journey)。这类关于旅行的诗歌主要揭示的是抒情主人公或者说美国人民的心理旅程、精神成长以及梦境状态”。通过这种讨论,该书不仅一步步地揭示了惠特曼笔下的“大路旅行”的深刻含义,从逻辑上将惠特曼诗歌合理地纳入到旅行叙事的范畴,而且为本章三、四、五、六节的诗歌细读作了充分的铺垫。由此,新颖的观点和抽象的内容通过巧妙的论证走进了读者的心中。
    再次,《旅行叙事研究》语言生动形象,雅俗共赏。这本学术性很强的著作却十分接地气。通读全书可知,该书字里行间点缀着对经典作家人生经历和作品内涵以及人物命运的深刻感悟和理解。在探讨和论述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过程中,作者总能不失时机不着痕迹地加入自己对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理解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该书的第九章第四节《贵妇人画像:欧洲之行与人生认知的失败》中,本书作者在分析作家亨利·詹姆斯《贵妇人画像》的女主人公阿切尔择偶时的表现时,这样写道:“在四个追求她的男人中,阿切尔选择了一个最不应该跟她结婚的男人——吉尔伯特·奥斯芒德……第三个是阿切尔的表哥拉尔夫,虽然他没有公开向阿切尔求婚,但是却在心中默默地爱着自己的表妹。拉尔夫知道阿切尔爱好幻想,崇尚自由,于是他希望表妹能实现她的愿望。他说服病重的父亲把留给自己的遗产分成两份,把其中的一份七万英镑的遗产留给阿切尔,使她不至于因为金钱的诱惑而结婚。然而,这样一个金子般的男人,阿切尔居然给忽视了……”这段文字不仅简洁明了地介绍了阿切尔的四个结婚选项,包括他们的性格、阶层和价值观,而且以饱含同情和理解的笔触,总结了女主人公阿切尔择偶时的盲目心态和拉尔夫真诚付出默默爱恋却无果而终甚至被女方直接忽视的反讽性结局。又如,在论及惠特曼的最后一次著名的西部之行时,书中写道:“他那颗衰老、漂泊的心渴望来一次横跨整个美洲大陆的旅行。他将旅行数千英里,到西部去,进行一次有生以来最远的旅行。惠特曼要去发现他在梦中经常探索的数不清的地区,要去看广袤的田野,要去见他在诗作中所表现的各色人等。”作者使用这类通俗流畅且生动有力、逻辑上又层层递进的语言来说明惠特曼的旅行对其旅行叙事的影响,不仅归纳了惠特曼诗歌的描写对象(美国的山山水水和芸芸众生),更是描绘了一幅开阔而连续的画卷,让读者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印象深刻,特别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惠特曼诗歌中无数的旅游片段。此类例子,在书中俯拾皆是,极大地增强了这部学术性著作的可读性,拉近了其与读者的距离。其实,将学术成果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学术研究接地气,正是朱光潜、李健吾、钱谷融等学界前辈一直推崇并身体力行的。而在当下,很多学术著作远离大众,将自己禁锢在象牙塔里面,甚至令读者望而生畏。与此对照,该著作却能够雅俗共赏,走近普通读者,这无疑有助于最大范围地共享和传播学术研究的成果。
    最后,该书的研究方法值得肯定和借鉴。它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文本细读”是新批评学派一直倡导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它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后半叶由于结构主义等批评方法的大量涌现,这一研究方法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曾一度退居一隅之地,至今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近年来,人们在经历了西方各种理论的狂轰滥炸之后,开始意识到“文本细读”的价值。正如田俊武教授所言,“唯有坚持对经典的细读和重读,才能发现文学经典中不为前人所发现的东西”。“文本细读”帮助《旅行叙事研究》紧紧地抓住了作品本身,再加上其他方法,使得该研究全面、扎实、厚重、接地气,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检验。叙事学方法是该书所采用的另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它不仅“……已成为当今文本细读不可缺的工具。”而且正好适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历史地揭示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旅行叙事的共性”以及“共时地揭示”同一时期“不同作家笔下旅行叙事的个性”。另外,该书还综合运用了传记批评、心理分析、成长小说、文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比如传记批评这种传统批评方法的使用就十分恰当和有效,它将作家和作品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有利于探究美国旅行叙事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揭示其内在逻辑和艺术价值。可喜的是,该书在采用这些批评方法的时候,并没有陷入理论的陷阱,比如削足适履或机械套用、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或者导致意图谬误和情感谬误,而是各种方法综合使用,各取其善,保证了文本的“丰厚内容”和保全了“大图景”。
    毋庸讳言,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美国文学旅行叙事的专著,《旅行叙事研究》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在论述每一位经典作家的旅行叙事对美国文学的影响的时候,本书就用力不够,导致有些章的这部分内容深度不够,读者读起来可能会觉得不过瘾。此外,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还有华盛顿·欧文和爱伦·坡这样独特且重要的作家。欧文笔下主人公的旅行有着显著的遁世特征,而爱伦·坡笔下的主人公则在“……精神世界的旅行”中“从理性走向疯癫”。该书对他们只是略有提及,但是否可以考虑将其部分作品纳入到旅行叙事的框架内独立成章作一番细致研究呢?不过总的说来,这本《旅行叙事研究》瑕不掩瑜。
    总之,《旅行叙事研究》不仅理论根基深厚,结构完整统一,逻辑环环相扣,而且述评结合,内容丰富多彩,有借鉴更有创新,不愧是一部国内外学界关于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作品的力作。该书学术严谨,亦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可以作为提高文学修养的佳作以飨读者。
    参考文献:
    刘意青:《当文学遭遇了理论——以近三十年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为例》,《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田俊武:《美国19世纪经典文学中的旅行叙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Zabel, Mordon Dauwen. Ed. The Art of Travel: Scenes and Journeys in America, England, France and Italy from the Travel Writings of Henry James.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58.
     
    (作者系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