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林:我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之路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8:11:00 未知 傅其林 参加讨论
【学者简介】傅其林,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Thesis Eleve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从2001年开始在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著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冯宪光教授的指导下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以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与美学家赫勒(ágnes Heller)的论文《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获得四川大学博士学位。2006年巴蜀书社出版的专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是我第一部代表性成果。该著作立足于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与美学家赫勒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从现代性角度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核心维度,多角度地清理赫勒的审美现代性思想,尤其关注她把审美置于整体现代性的视野之中理解审美现代性的形成、特征及其矛盾,来进行重构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思路。赫勒辩证地看待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体现出跨学科的特色。现代性问题是关于人的现实存在的问题,美学是成为日常生活的主体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克服异化,走向美好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赫勒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傅其林的书从现代性美学的视角讨论了我的著作以及普遍意义的布达佩斯学派的著作。在他以前,还没有一个人采取这个视角。起初我很吃惊,然而瞬即意识到,傅其林的路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具有启发性。它不仅能够说明贯穿于我许多著作中对美学的关注或者兴趣,而且能够对我的现代性理论、伦理学和历史哲学获得新的理解。” 2006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著名马克思主义美学家朱立元教授。2011年出版《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这是我的第二部代表性成果,也是我主持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布达佩斯学派重构美学思想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分析了布达佩斯学派对美的概念和人格以及喜剧现象的后现代主义阐释。多元主义是此学派美学的价值根基。布达佩斯学派的重构美学思想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不过其理论也暴露了自身的悖论。 2012年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经过五年努力,2017年结项,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题目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核心问题研究》。这是我第三部代表性的著作,是国内外从整体上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从实践美学的存在维度、语言符号学转向、艺术样式理论及其批评实践来探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 我从2001年到2017年完成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三部曲”,在此基础上我开始进入更为广阔的领域。2019年,我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本土化研究——以东欧马克思主义文论为重点”。近几年,我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我试图从中国视角和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就核心命题展开深入研究。我凝聚国内外团队力量,邀请40余位学者参与,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文艺学等老中青学者,培养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论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被国外学者称之为“批判理论成都学派”。我主持召开“东欧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图书馆实地查询文献,并通过国内图书馆外文书库及外文文献检索系统、著名外文大型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以及东欧各国主要图书馆网上检索系统进行文献整理。目前基本完成14卷,总字数约396万字。文献整理部分共7卷,约245.6万字。其中,《文献目录》选取代表性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家180多位,主要文献2200余种,以原版目录、英文目录和汉目录三种形式列出,便于研究者查阅与参考,根据《文献目录》,可以把握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整体概貌。研究共7卷,约150.4万字。这些研究主要体现为实践美学、现实主义理论、美学现代性批判、符号学美学、文体美学、文化理论六大核心理论命题,形成了六种主要形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世界呼唤理性与宽容
- 下一篇:陈晓明:在大变动中保持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