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抗战时期文学英雄形象的建构困境


    在民族战争的时代危机中,英雄书写成为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内容。但数量众多的英雄形象因主体性、人文性等方面的缺失呈现出模糊的面影。主体性的匮乏,表现在一些英雄书写重“事”轻“人”,对英雄精神力量的彰显不够,此外,英雄叙事的群化现象也难以显示其主体性。与主体性匮乏紧密相连的,是人文性的不足。比如,对英雄的人性世界没有充分的展现和挖掘,缺乏对英雄真实遭遇的直面,特别是缺乏对他们命运的同情、理解和关爱,也暴露了当代知识分子自我建设与把握民族精神的种种困境。抗战时期文学的英雄书写作为重要的历史资源,凝结着民族自救的渴望和民族自新的艰难,其中所昭示的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底层的密切关系仍然沉重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文学。
    (作者:张谦芬,摘自《论抗战时期文学英雄形象的建构困境》,《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