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一二三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2:11:24 《中国艺术报》 秦兰珺 参加讨论
虽然我们经常拿“Electronic Literature”翻译“网络文学”,但二者在中西方文化中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Electronic Literature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实验和先锋艺术的传统,具有很强的精英性和启蒙性,而网络文学在中国继承的恰恰是与此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脉络。因此,虽然网络看似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可诞生在网络中的网络文学却偏偏保持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网络文学绝不仅是文字从印刷到数字媒介的一次简单移植,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文学整个生产、传播和消费机制的时代变革,甚至通过这种变革看到互联网给今日社会带来的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那么,网络文学究竟变革了什么?其看似纷乱的生态格局究竟有哪些因素构成?未来的网络文学又将呈现出怎样一种演变趋势?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谈一谈网络文学的一二三。 一场媒介革命 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改变了信息的内容本身,同时它还能积极地塑造生产信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文化和社会形态。在这个意义上,媒介、信息、思维、行为、文化和社会有时会呈现出一种有趣的“同构”现象。例如,被印刷术普及的层级目录,往往伴随着层级式的思维和社会结构;而互联网编织的网状链接,又往往呼应着分布式的思维和社会结构。如果层级结构意味着自上而下的规划,其结果是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么网状结构则意味着自下而上的“涌现”,其表现为万物相连、混沌迂回,一个鼹鼠N个洞。也因此,当层级式和分布式、印刷术和互联网相遇,曾经的某些观念总是要经历一番调整和扬弃,其中对文学影响颇大的两个观念就是:作者和经典。 对“作者”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是印刷文明的独特产物。当文字让个体孤独的精神创作成为可能;当印刷术和书籍市场为“作者”朝知识“所有者”之转变做好铺垫,“作者”就成为了印刷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在文字诞生前的口传时代,我们经常找不到现代意义上的“作者”;在印刷文明之后的信息时代,作品在作者、读者、编辑和网站的频繁互动中形成,“作者”对作品的专属权难免要打上不同程度的折扣。与此同时,复制、粘贴的便捷和发布渠道多样,让版权和盗版的斗争就像正规军遭遇“游击队”,虽然今天打击盗版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可“网络盗文”非但屡禁不止,甚至还出现了专业的盗文队伍和盗文生态。 其实,并非每个网络作家都仇视盗版:有一大帮人守着你更新,在第一时间组织人誊抄,半个小时后就有“盗文”出现在其他阅读平台上,这样的“关注度”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也只有印刷时代的“经典”能够匹敌。说起经典,我们常说它是时间沉淀的自然产物,可经典也是一系列复杂文化因素互动的结果,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我们对“经典”这个概念自身的认识。对于网络文学的经典,有两个问题尤其值得探索:如果“经典”就意味着权威主体的评论和追溯,意味着严肃读者的重读和细读,那么在以“浅阅读”和“平民化”为特征的网络空间,在信息洪流迅速洗劫一切的“刷屏”时代,这样的“经典”是否可能?但如果我们承认网络文学自有其独特的经典和经典生产机制,该机制与网络文学对艺术活动的“去层级化”改造密不可分,与其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世俗化”构成密不可分,那么“网络经典”的标准又是什么,传统经典与网络经典对话的边界又在哪里? 其实,维权和标准正是今日网络文学最难啃的两块骨头。不难看出,站在这两个时代难题背后的恰恰是“作者”和“经典”这两个观念自身在媒介变迁中的转型。如果人类的历史用几千年的时间经历了从口传文明到文字文明、又从文字文明到印刷文明的转变,那么或许,今天我们见证的正是这样一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经典和版权保护的难题,传统和网络文学的相遇,不过是印刷到数字文明转型中的几个微观缩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