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批评凸显融合态势(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2:11:36 中国作家网 王 昉 参加讨论
文艺理论应该置身于文学第一线 2014年的文艺理论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怎样将文艺理论与文学实践相结合,很多重要文艺理论会议都对此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团结凝聚更多理论工作者参与文艺批评实践。《人民日报》开设“文学观象”专栏,组织众多理论家和批评家针对当下文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创办了新的评论刊物,进一步融合文艺理论与批评。孙宁的《提升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本质》、王金双的《文艺争鸣与文艺批评的发展》、李明军等的《理论分歧的搁置与文艺批评的迷失》等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理论与批评应如何相互促进。 针对以往理论与批评之间的隔膜,李晓伟提出,在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语境中,由于缺少史的积淀,我们总是倾向于以文学批评的方式来进行“前文学史”的书写。这样的“文学批评者”的立场,要求主体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介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玩理论的阐释。王彬注意到文艺理论需要与文学结合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还应该包括文学评论与文学理论。理论涉及文学乃至民族的自尊与自信,理论不仅是反映创作的一面镜子,还应该成为引导创作与批评的指针,无论从哪个角度,文学理论都应置身于文学第一线。 阐释中国经验 讲述中国故事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是当今的时代主题,也是2014年理论与批评界的新主题与新趋势。李云雷的《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文学的新主题与新趋势》、刘金祥的《以中国文学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傅修延的《中国叙事学:穿透西方影响的迷雾与回望自身传统》等文章力求以回望与继承中国传统经验与资源的方式探索“中国故事”表达的多重路径。 关于中国叙事传统,施战军认为,我们当下的中国叙事应当继承中国传统的两大文脉和重要的审美范畴。他说,“中国故事”是有历史景深的,尤其是文学意义上的“中国故事”,还具有自古以来的“自然”属性。中华精神传统中有两大文脉,这就是崇尚自然和承担使命。前者在道家思想中结晶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在与万物共生的逍遥中有所敬畏;后者主要体现于儒家经典言说,弘毅仁和,知行合一,“修齐治平”,讲求风骨担当。这些也正是中华多民族文化与文学绵延至今的一贯道统,在中华民族许多史诗及各类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感知那种人在万物有灵的自然庇护之中,胸怀天下、建功立业、珍视生活、修炼自身,为实现美好梦想的努力和坚韧。正心、格物的理念应重新融入“中国故事”美学范畴之中。李云雷表示,新近出现的一批作品预示着,中国文学正在走出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当前不同层次的文学作品中都显现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国人的形象正在发生变化,在国外的中国人形象不再是“落后者”,传统中国文化不再被视为“愚昧”。 文学研究中传统与当代的对接 与文学批评中对传统景深的再次回顾一致,文学研究中也出现了从五四新文学传统中梳理古典流脉,并试图寻求传统文学资源与当代创作的转换与对接的热点。郭冰茹的《新内容与旧形式——论“十七年”长篇小说对章回体传统的吸收与改造》、史仲文的《中国传统文学的当代启示》、高玉和张彬的《传统文化精神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张卫中的《当代文学应传承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万镜明的《善待文化传统尊重经典作品》、张志忠的《当代文学与庄禅美学》等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展示出传统与现代之间血脉勾连的传承谱系,弥合古典与现代话语鸿沟。 雷恩海认为,文学的发展,乃继承中的创新。没有继承,则无创新。传统文学乃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为华夏民族之精神瑰宝。创作不能离开传统文学的滋养,如若希冀当代文学创作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则不得不植根于华夏民族文化的土壤。缘此可知,重视传统文学优秀品质之继承,乃当代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马兵则从当代文学对古代志异叙事的继承中洞察到传统文化人文魅性因素在当代文学中的衍生。高玉和张彬着重梳理了继承传统的三种路径:一是弘扬传统主流文化的精神遗产,二是激活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丰富资源,三是复苏传统文化及文学的审美意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