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文心清如许 译笔生豪情观《哈姆雷特》剧后重忆翻译家朱生豪先生(4)


    三
    生豪先生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世界书局版《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其译莎的翻译原则亦在自序中有所表述——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求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为读者,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
    这也正是此次全新话剧《哈姆雷特》的导演陈薪伊女士所为之动容的。新剧上演之前的2016年11月30日,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以“哈姆雷特遇见朱生豪”为主题的陈薪伊导演与朱尚刚先生对谈活动。
    朱尚刚先生是生豪伯公独子,而今亦年逾古稀。
    父亲未及付梓的《小言集》、朱生豪夫妇的其他诗文和书信作品集的结集出版,朱生豪原译莎剧全集的审定,朱译手稿影印版等珍贵资料的面世,等等,朱尚刚先生为此付出了退休后十余年的心血。他还撰写回忆录,并为伯公夫妇作传《诗侣莎魂》,使生豪先生的翻译思想及文学创作成果得以较为充分展现,为我国莎士比亚翻译研究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这样一场戏剧导演与剧本译者后人之间的对谈别有意义。
    从执导戏剧演出的角度来看,无论什么样的剧本翻译,最终都要服务于舞台表演,这是剧本最根本的功能。目前,国内最受推崇的莎剧译本仍为朱生豪译本与梁实秋译本。梁译本自有其特点:全面翻译、删节极少、文外加注,于研究者而言提供了大量考据性资料。
    然而,正如著名话剧演员英若诚所言:“一句台词稍纵即逝,不可能停下戏来加以注释、讲解,这正是戏剧语言的艺术精髓。”梁实秋的译文虽则“存真”,然而对于舞台表演而言,难免要逊色一些,实为遗憾。
    生动且鲜活、优雅而韵感强烈的语言优势,正是生豪先生翻译观中的重要表现。他因病未竟译莎大业,嘱托胞弟文振继续完成。祖父文振先生亦深同其兄之翻译观,坚持以戏剧舞台上的可演性、语言的口语性和生动性为基准,以中国传统戏剧的诗体形式,用白话文将剩余的6部莎剧译出。
    文振先生所译诗体剧朗朗上口,可唱易演,自成一体。可惜“文革”中抄家失散,只剩下他教学讲稿中的片段,也从事文学研究的家父朱达教授曾在莎剧研讨会中唱念示范,亦多获专家赞叹。
    朱氏兄弟在译莎之路上先后屡遇浩劫,命运多舛,令人唏嘘。
    执导《哈姆雷特》前,78岁高龄的陈薪伊导演亲赴嘉兴探访朱尚刚先生。在得知生豪先生始终坚持翻译工程中的反复阅读与译后诵读后,她感怀:朱生豪翻译语言的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
    歌德曾感叹,“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是举世公认的人类优秀文化经典。从莎翁故居、远在英格兰的斯特拉福德的艾汶河畔,到中国江南水乡朱生豪故居旁的大运河,文化的河流在流淌,在交融,世界遗产滋养着中华大地。
    我至今仍然记得少年时代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位家族先辈译著时的欢欣。年少的我如饥似渴地吞吐着书中的文字,含英咀华、灿然生辉的幸福感觉扑面而来。
    《哈姆雷特》落幕后,观众为之震惊和感慨。许多观众对我说,读过、了解过莎士比亚,听闻过朱生豪先生大名,但是真没想到他翻译的历程竟如此艰难,如此令人肃然起敬。
    要是今天生豪先生尚在人间,也是一位世纪老人了。看到这么多人喜欢他的译作,这么多人为他的赤子之心感动,伯公会开心吧?这个世界会对所有真诚而高贵的付出展露微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