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世界的多维视角(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0:11:00 中国作家网 古远清 参加讨论
二是具有新颖性。从事科学研究,最忌讳的是重复别人的论点,“把破帽年年拈出”。而邹建军的学术研究,重视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如他认为中学教师也应拥有比较文学的观念,这观念可以通过培训、写硕士论文或自学等方面获得。邹建军提出的这个观点,对中学教师语文观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这种见解,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刊物中是鲜见的。此外,邹建军认为写十四行诗主要不是靠格律,而是靠感觉写,凭灵气写,这也属真知灼见。 三是具有实用性。整体性与多样性相连,新颖性也从不排斥实用性。邹建军的论述内容广泛,突出当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实用性强,如在研究生教育中,他先后写了《重大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策略》《我们现在应该读什么书》《我们怎样面对大师》等系列文章,不仅对研究生自我成长与发展有帮助,而且也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指明了新方向。此外,他提出当前诗歌评论的两大误区,有助于改变诗论文风。可见,从不“理论自恋”的研究文章,是靠实用性与灵活性俘虏读者的。 邹建军的评论文字痛快淋漓,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首尾贯穿、一气呵成的文气。这种评论才华及其文气的获得,与邹建军的诗人身份分不开。事实上,邹建军是作家型的学者。他写诗时用的笔名为邹惟山。他的诗歌韵律优美,与其评论文字风格存在着互补关系。不管是他的新诗创作还是赋,虽然不牵涉重大社会政治议题,但仍体现了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地灵人杰的向往,这与他的学术研究联系社会实际和创作实际,是一致的。 文学评论讲究才气,讲究智慧。所谓智慧,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由覃莉编的邹建军访谈录,阐述他对比较文学、文学地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等一系列课题的设想和看法,读来分外亲切。目前,有不少人写的评论文章艰涩难懂,作为思想笔记的这部访谈录的问世,有利于改进这种理论空洞化现象,同时有助于达到学术的严谨性与鲜活性的统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增强文学批评的可读性
- 下一篇:2014年诗歌:如何奉献一部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