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被重新定义和发现(3)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37 中国作家网 纳 杨 参加讨论
用心行走的历史和人生 历史人物、事件的追思是散文写作的重要内容。回顾历史,一方面是还原历史真相,追寻前人足迹,汲取先人精神能量,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启发当下,谋划将来。 周立民的《槐香入梦》重述甲午海战、日军侵略历史,提出记住不为复仇,重在知错而改,不再重犯。作者没有陷入历史的旋涡,而是客观、清醒地回顾历史,还原真实,为今天提供经验和建议。江子的《督陶官:唐英的手腕》讲述历史人物唐英如何把景德镇打造成富有艺术气质的瓷都,作者带领读者跟随唐英的脚步,感受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启和落幕。 个人回忆文章可以看作另一种历史书写。作家写史更注重“人”的感受,而作家回忆自己的人生往事,更是为历史的书写补充了鲜活的注脚,增添了人文气息。雷达的《黄河远上》写儿时求学经历。作者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他的求学经历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作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求学的经历为线索,串起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另一篇作品《多年以前》既是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也是对父亲母亲的重新认识。余秋雨的《祭笔》以一支笔为线索,讲述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求索,分享其中的欢乐与苦涩,失去与收获。北岛的《旅行记》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而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就看心能走多远。 作家在回忆往事的同时,也在回顾着心的旅程。梁鸿的《历史与我的几个瞬间》更偏重思考个人如何与历史发生关联的问题。社会背景在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地去体会当下社会,真正进入当下人的生活,才能看清所处的社会。 如果人生是一段旅程,有的人是用心在行走,有的人是用脚在行走。2014年,一部分散文作家把亲身体验的异国风情用文字记录下来,为我们打开另一扇窗。 阿航的《番邦客》讲述“我”在欧洲国家的中餐馆打工的经历,此外还写到他所遇见的那些在国外淘生活的中国人的境况,他们对生活的安排和理解,他们对精神家园的渴求,让我们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黄永玉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用画家文笔写自己对国外某些人生智慧信条的困惑,作者坚持独立思考,让人印象颇深。 此外,2014年还有几篇记人散文很有特色。铁凝的《天籁之声 隐于大山》写作者当编辑时与作家贾大山交往的一些片段。作者在回忆自己倾心敬佩的文学大家贾大山时充满了敬意,在叙述中与读者一起感受着文学大家的人格魅力,感受这种人格的力量如何化为文学的力量。陈文芬的《远东图书馆师徒列传》讲述的是瑞典远东图书馆的发展历程,讲述瑞典汉学家们为中国文学的研究与传播所作的努力,从中可以领会他们对文学的态度以及作为学者对研究的态度。 父亲母亲都是散文永远写不完的主题。陈元武的《野草般的母亲》立意新颖,以讲述记忆中与母亲有关的几种植物来追忆母亲,歌颂母爱。黄金明的《父亲与我》是儿子对父亲的坦诚讲述,在这里,儿子终于理解了博大而狂热,简单而扭曲的父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如何处理思想和文本的关系?
- 下一篇:2014年短篇小说:从乡村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