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社科网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的甲板上,日本人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76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积累的愤怒和屈辱,在这一天,终于得到宣泄清洗。日寇无条件投降、接受波兹坦公告的消息,在1945年8月10日,苏联出兵东北的2天后就传来了。当天晚上,延安彻夜游行。诗人艾青这样写道:“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向街上奔走,向广场奔走。”“有人在点燃火把,有人在传递火把,有人举起火把来了,拿着火把的都出发了。”“人群,到处都是人群,感激传染着感激,欢喜传染着欢喜,个个都挺着胸脯,高高地举着火把,跟随着锣鼓队,拥向街市……” “人人的脸映着火光,人人的心像火把一样”“地壳在群众的脚步下震动了!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这胜利的狂欢,特别值得铭记。正如当年《解放日报》社论所言:这是我国百年来在反抗侵略战争中第一次的胜利,这胜利是全国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的胜利!同时,日本法西斯的败亡,远东战争的结束,也就是进行了六年之久的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完成,这是全世界民主和爱好和平势力的胜利,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人民团结抗战的胜利!这胜利的狂欢,不仅是为了战争的胜利结束,更是为了中国新的开始。
    今天我们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首先要明白,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依凭的是什么?给中国的历史进程带来了哪些决定性的影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抗日战争是场持久战,在抗战中呈现出来抗战到底的意志力和必胜的信念,这精神力和意志力必得找到坚强的支撑,那就是全民族的团结。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最广泛地发动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就成为最终胜利的保证。要充分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才能放手发动群众,使得以前被称为“一盘散沙”的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成人民的铜墙铁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敌后战场中不断扩大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减租减息、“三三制政策”等,使中国农民第一次感受到了翻身和当家作主的自信和尊严。只有真正了解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才会明白“子弟兵”和“军民鱼水情”是多么真切的写照,才会明白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真切的历史内容。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中国人民的真正觉醒。如果说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觉醒年代”,觉醒的是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那么到了抗战胜利,觉醒的就已经是人民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回望76年前的胜利,许多经验必须铭记于心。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学习党史,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正是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在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新征程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唯有这样,百年大党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也正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考验的是我们的精神力和意志力,那么这新征程就更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我们唯有依靠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等待我们的,一定会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