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杨义:学术是个斜坡 慢慢走便能看到头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上官云) 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学者杨义携新书“文史三录”(《国学会心录》、《文学赏心录》、《文学哲思录》)在北京举办品读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品读会更像一个学术研讨会:来自澳门、北京乃至河北等地的数十名学者汇聚一堂,各抒己见。杨义在谈到《国学会心录》写作心的时透露,早先自己的一些研究项目并不被看好,但却仍然坚持下去,“学术就是一个斜坡,慢慢走就能看到头了。”
    “有境界自成高格”,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党委书记刘跃进给杨义的评语。在他看来,杨义做学术与物质利益无关,而是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曾经崇拜科技、轻视人文,如果每个学者都能把学术当做是精神上自然而然的追求,那么学术就有望了。”
    人的生命有限,但精神的传承似乎更为重要。从事学术研究多年,杨义一直践行这个行事准则。他对记者说,自己其实算不上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只不过贵在能够坚持,“你看我写哲学史大纲,第一卷写出50万字出版,后两卷也坚持完成。学术就是一个斜坡,慢慢走就能看到头了。”
    最开始,杨义的很多研究项目并不被人看好,比如他曾经要写的中国小说史,当时几乎没有人认为他能够写出来。杨义笑着说,自己有点“牛”劲头,“一本不认可我就写两本,两本不认可写三本。”
    一个梳理小说史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再到资金到位,经历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内,杨义克服了各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有关先秦诸子的研究,成稿总共修改五遍,从最初的几十万字变成一百万字,期间阅读大量资料,“我们做学问绝对不是儿戏,都是看书的成果。” 为此,杨义曾经花了一万多块买简帛研究资料,还从中华书局买了一百多本书。
    大量看材料之后就是写作,这是一个清理思想的过程。杨义对学术研究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举了自己写书的一个例子:“我写韩非子其人的时候,他的书读了五遍。开始感觉无从下手,直到读到第四遍,豁然开朗。”
    “读书、做学问均不能盲从,对学术来讲,不要认为自己归属哪个门户,而是要认准真理。”杨义强调,“对于西方的理论,要做到了解但不盲从,因为任何理论都有文化、时代、价值观的因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