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时代巨变中的文学命运——在法兰克福大学文学院的讨论


    对话人:
    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海因茨·德吕格(Heinz Drügh)(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学系主任、教授)
    卡罗拉·希尔姆斯(Carola Hilmes)(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学系教授)
    苏珊·克努法特—海因(Susanne Knufat-Hein)(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学系教授)
     
    核心阅读
    阿多诺以批判文化工业著称,而现在文化工业非常繁荣,势头不可阻挡,对此我们至少应该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即要以一种发展和变化的眼光来看
    流行美学很重要,原因在于流行文化已经成为现实,需要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对流行文化可能是过分悲观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样从流行文化里面发掘一些积极因素
    文学本身就有教育和引导的功能,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基础教育来说,要将民族的优秀精神,将世世代代的民族追求,将普通民众的理想、梦想融入到文学中,教育下一代
    没有传统,就面临失去自我的危险。因而首先要了解传统,坚持传统,阅读传统,讨论传统;然后要去应对传统身处的这个时代,以一种辩证的方式看待传统
     
    前段时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代表团访问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期间,代表团成员张江、陆建德、高建平同法兰克福大学学者举行座谈,一同探论文学在当今时代的命运和作用。
    文学的当代遭遇
    张江:我先提一个问题供讨论。我们困惑的是,在中国,物质生活比较艰苦的时候,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大,读文学的人很多。最近一些年,中国经济强大起来,普通民众的生活好起来,可是了解文学、喜欢文学、阅读文学的人却越来越少。尤其是经典和高雅文学,除了专家圈子里有人读一读以外,普通民众很少涉及。过去,中国人不仅读中国的纯文学,对德国的小说、戏剧和诗歌,也都很熟悉。现在,这种局面彻底改变了。我们不禁要问,文学阅读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海因茨·德吕格:我非常同意你的观察。我和我的同事们当年在读中学时都很喜欢阅读歌德和海涅那些充满智慧的作品,而如今读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给我们这些在大学教文学的人带来难题。现在的本科生普遍不接触文本,特别是长文本和复杂的文本,也不愿意读理论,指导这样的学生很困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