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山地回忆》的创作灵感和修辞策略(3)


    (1)“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2)“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
    (3)“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4)“每天早晨,我就到女孩子家里洗脸。第二天去,袜子已经裁剪好,第三天她已经纳底子了,用的是细细的麻线。”
    (5)“不会买一双?”“不会求人做一双?”“我给你做。”
    (6)“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
    (7)“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8)“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9)“奔腾的黄河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在上述9句话中,(1)(2)(5)(6)(7)都是直接引语,是妞儿发出的声音。(3)(4)(8)(9)都是间接引语,是叙述者“我”发出的声音。两种声音一呼一应,一抑一扬,表面上看有不和谐之处,但最终都能达成情感认同的一致性。也就是,在文内修辞情景中,作者代理是通过叙述者“我”和人物妞儿共同完成,并且都表现为可靠叙述,即作者、“我”和妞儿的认知视野和能力存在一致性。比如“保你穿三年,能打败日本不?”妞儿的这句话显然代表了作者、叙述者的意识。而“我”同时承担了叙述功能和人物功能两个角色,“我”发出的声音几乎等同于作者,这里既有客观叙述话语,比如上述所列间接引语部分,也有直接引语,比如:“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的,我们不会悲观的。”而有关“我”的对话描写显然更多表现为人物功能,就是借助这一功能,妞儿的率性与真诚,“我”对她的欣赏与怀念,才在两种声音的比衬中表现得愈发明显。作为读者,我们所愿意听到的当然不是说教式的声音,而是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