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荣:新媒体时代呼唤实证批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4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孙桂荣 参加讨论
一般认为,实证主义是强调经验和事实,反对形而上学的苦思冥想,带有一定科学精神和理性意识的西方哲学理论。事实上,重实证的社会历史批评,同重感悟的印象批评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尤其是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重校勘、考据、版本、训诂,讲求“言必有理、言必有据”,一直到民国时期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等,均有着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子。 实证批评融合了社会学的访谈、实验、调查、统计、数据整理、问卷分析等量化分析方法,更强调逻辑性和证据性,所得结论也相对客观、真实、说服力强。不过,实证批评后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处于衰落中,虽然在新时期以来有所复苏,但是在思想热、理论热、西方热大潮中仍是一种相对边缘的存在。1990年代,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各类轰轰烈烈的话语思潮,基本都是与实证主义批评无涉的思想、理论著述。 实证批评在中国学界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在国门蓦然洞开的年代,在外来新异思潮带给学界巨大冲击的知识背景下,与古典文论相联系的考据、校勘等传统实证方法容易给人某种冰冷而机械的“陈旧”感觉;二是从话语理路上说,改革开放之后,文学批评的首要任务是将文学向文学表达的人性价值、美学价值、叙事形式等要素推进,即文学批评的“向内转”,但实证主义方法论对文学书写对象的客观、实地考察,对受众反应的具体、量化分析等,则带有明显的外在化痕迹,同“向内转”的文学转向之间似乎有着某种时代错位性;三是由于作家作品数量的迅速增长,传统的考据、调查、访谈、校勘等实证研究方法效率日渐低下,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研究需求,成为费力不讨好的“笨”方法,因此在学界遭到了不少冷遇。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时光年轮
- 下一篇:新世纪拉丁美洲小说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