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穿越古韵与新声——近年来维吾尔族青年诗人的新诗语境(3)


    
    诗人的这组诗歌,通过风的呼吸、云的低垂、飞蛾扑灯、落日冥想、尘埃与小虫等等意向象的描述,让人隐隐绰绰地感受着一种对爱的无尽思念与渴望:
    伸手,好像就可以触摸你,云!
    幻想啊!将你,云彩
    揽入怀里
    感受你的温度
    ……
    我的公主,数数地上的虫
    很多,很多
    每一只虫,吸去落在地上的你的泪
    我是最小的一只
    而麦麦提敏·阿卜力孜的《金属时代》和《太阳行乞的城市》(《民族文学》2012年第12期)却让人感受到现代社会的一种冰冷与碰撞以及人的孤独感。
    当我站在窗前
    空中飘来
    钢铁的生锈味
    ……
    当我们站在墙前
    我们的心情
    像铅一般沉重
    墙前边的和后边的一切
    在雨水和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金属时代》)

 
    这座城市
    不是太阳的城市
    这是石头、玻璃、汽车及欲望的城市

 
    妈妈,妈妈
    在一天天膨胀的城市里
    我一天天在变瘦(《太阳行乞的城市》)
    人们在不断变得金属化的现代生活中,渐渐地远离了自然状态,远离了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的生命关爱。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了谋生而疲于奔命的忙碌,让城市变得更加拥挤,而欲望与金属的光泽,使人们已经忘记了太阳的温暖与光芒,“太阳饥饿/太阳干渴/太阳照在最肮脏的城市/正在行乞”。
    新诗的发展走向了更加自由的情绪表现,但是古代诗歌的韵律依然受到年轻诗人的追捧。维吾尔诗坛古代诗体诗歌创作的复兴,让诗歌的韵律美重新得到展示。
    阿拉义丁·阿布都热西提是青年诗人中比较有代表的格则勒创作者。格则勒是维吾尔族诗歌的一种形式。“格则勒”一词源出阿拉伯文,原意为“调情逗爱”,即“情诗”。这种诗体是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维吾尔地区而被移植于维吾尔诗坛的。15世纪的时候,维吾尔著名诗人鲁提菲﹑纳瓦依等创作了大量的格则勒体诗,从内容到形式丰富了格则勒的表现力,此后成为历代维吾尔古典诗人抒情篇什的主要体裁。阿拉义丁·阿布都热西提的《诗歌在我心中呐喊》便是用格则勒写成的,其中一段这样写道:
    你的眼睛仿佛太阳照亮了辽阔的天空,
    可我仍然疯狂地四处寻觅,仿佛寻找世界的末日。
    在离别的荒野中,我疲惫的将要窒息,
    但诗歌在我心中呐喊,呼唤着我对你的爱情。
    维吾尔族青年诗人大都立足于本土,深入诗歌艺术,在有效且深入研究维吾尔诗歌文体,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细致、深刻地表现了当今维吾尔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纷繁世界的感悟,使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形式在新的时期焕发出新的力量。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诗歌在客观上逐步远离了人们的现实审美需求,其已经不再成为人们主要的情感表达形式,因此,诗歌创作也呈现了日益滑坡的现象。即便有许多的诗人对诗歌创作情有独钟,也有许多年轻的诗人不断涌现,但从总体趋势上,诗歌创作的水平已经缺少了往日的辉煌。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