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文学的可能性——《公寓里的塔》读后(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37 中国社会科学网 康宇辰 参加讨论
此书让人很受启发的另一点,是作者对于新文学深刻而内在的反省,以及对于新文学晦暗中的其它可能性的呈现,比如第一章对文学志业的讨论、第二章对五四时期“非诗化”的诗歌探索的梳理,第五章对“硬写”困境及其解决的探讨,第七章对于1920年代中期文学与革命的冲突的论述。有意味的是,作者在反思时给自己安排的位置:他始终是站在新文学的内部,这并不意味着感情上的偏袒,而意味了对于文学的事情真正了解,自知最深,反思也最深。在论述中,作者一直就事论事,并不断对以往的研究成果做描述、归纳,但读罢全书,还是能感觉到,他心中对于理想的、合理的、好的文学,有着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方面与左翼高亢的文学理想不同,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对某种开放鲜活的、沟通社会各种领域的新文学的期待。这一新文学可以超越现代“装置”的局限,可以作为历史的嘴唇而发声。从这种期待出发,全书致力呈现新文学的别种路径,目的不在数量上的锦上添花,而是试图在历史的差异中挖掘新的可能性。如果说第二章所论述的周作人对热动的新诗主体的反思还只是被埋没了的历史遗迹,那么第五章对于“室内硬写”危机之解决方案的探讨,意义就相对重大的多了。作者并不为了解决危机而凭空想象文学的乌托邦,而是从硬写苦恼的真实案例中选择典型。陈毅的放弃新文学转向革命工作,作者认为是在化解困境的同时也回避了困境的内在克服;丁玲的听从更高的理性声音,将革命内在化为一种新的文学、新的自我的努力,但这其中也有风险,可能导致独特文学自我的消失。沈从文的间离性尝试,暗示了与新文化系统拉开距离的自觉,无论批判还是警惕,其中蕴含的是对一种与历史相触着的文学能力、一种对变动中的现代中国的内在理解力的强调。 由此,我们也就再次感应到作为书名的那个比喻:公寓里的塔。文学主体在不可逆转的体制化进程中,仿佛处身于幽闭的公寓空间,而一个更开阔的、对幽闭有所警觉,对既有选择有所批判的清醒的心灵,也不断被暗中召唤。某种程度上,这本著作给人的最大的启发,就是透过绵密叙述所隐约看到的一个理想文学者的身影。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晚明智书的经世精神与文士情怀
- 下一篇:现代诗叙事文法正当性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