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述”的意义大于“作”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58 中国社会科学报 栾贵川 参加讨论
“述而不作”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其记:“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曹魏时期经学家何晏在其《论语集解》卷四引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好述古事。我若老彭,但述之耳。”《大戴礼记·虞戴德篇》亦记孔子说:“昔商老彭及仲傀,政(指大政方针)之教大夫,官(指一般政务)之教士,技(指具体技艺)之教庶人,扬则抑,抑则扬,缀以德行,不任以言。”由此可知,孔子这句话是说,对于先王旧说,只作阐述传授,不作创新,喜好并且笃信古代文化,私下里把自己比作商朝的老彭。 孔子博学多识,为什么对于前代文化只能阐述,而不作创新呢?《礼记·中庸》的理解是,“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因为“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则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当政者如果有位无德,即使创作新制也无人执行,孔子虽有其德而无其位,只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正所谓“作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礼记·乐记》也认为:“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圣人作经,贤人作传”。所以,不宜简单地把“述而不作”理解为孔子的“自谦”。《墨子·非儒篇》把“述而不作”一语引作“君子循而不作”,其含义完全一样。《广雅·释言》的解释是:“循,述也。”历代注家对于孔子这句话,均无异议。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思想家都不可能不受他以前文化资源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他所处时代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认知一个人的思想,不得不考察他所生活的时代,所以,古人主张“知人论世”。 孔子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天下无道”的政治局面使孔子无由出仕,只得把注意力集中在整理和传授古代文化上。孔子不仅熟知古代文化,而且充满了自信,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篇》)为了“传道”的需要,他系统整理了“六艺”(即后世所说的“六经”:《周易》、《诗》、《书》、《礼》、《乐》、《春秋》)。 正是由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严谨态度,珍贵的前代文献内容才会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再由他众多的弟子发扬光大。反之,如果孔子当年果真任凭己意加以删改、“不知而作”,后世将再也无法如此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人所说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语,确非过誉之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