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人:解构批评与文学生产(2)
http://www.newdu.com 2025/07/04 05:07:5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唐诗人 参加讨论
注释: [1]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16页。 [2] [加] 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4页。 [3]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221-222页。 [4] 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31页。 [5] [美] M.H. 艾布拉姆斯:《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赵毅衡、周劲松等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月,第308页。 [6] 方向红:《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注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7] [法] 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28页。 [8] [法] 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7-338页。 [9] [法] 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38页。 [10] [美] M.H. 艾布拉姆斯:《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赵毅衡、周劲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308页。 [11] [美] 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金言译,北京:中国美学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12] [美] 爱德华·赛义德: 《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 页。 [13]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14]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15] [美] 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15页。 [16]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9页。 [17] [法]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4页。 [18] [法] 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85页。 [19] [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重复》,王柏华译,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页。 [20]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年,第462页。 [21]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22]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23]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0页。 [24]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4页。 [25]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2页。 [26] [美] M.H. 艾布拉姆斯:《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赵毅衡、周劲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第221页。 [27] [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28] [法] 罗兰·巴特:《文之悦》,屠有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29] 转引自:[美] 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1页。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
- 下一篇:神韵与美育——艺术鉴赏的跨文化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