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马忠:让文艺批评接上“地气”更有活力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深感总书记的四点希望,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引了方向,尤其是从做人、从艺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总书记的讲话,对于当下社会文艺生态是一针清新剂。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这一要求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的文艺批评,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
    这些年来,某些文艺批评的确存在“失语”“缺席” ,面临让人不关心、不信赖、不想读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批评的不介入和不干预,与“纯文学”“纯艺术”逐渐为通俗文艺所取代有较大的关系。相对于创作而言,批评主要缺少对当今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缺少对文艺价值观的认真探讨和积极引导,以及缺少抵制媚俗之风的勇气和批判精神,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接地气” 。我以为当下人民大众和业界对文艺批评最为不满的,还是集中在批评主体这一方面,尤其是对于某些文艺批评的文风、做派和观念多有责备。要改变这种状况,亟须多方努力,做些扎实有效的工作。那么,时代究竟需要怎样的文艺批评,如何让文艺批评接上“地气”且更有活力呢?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艺批评不应该只就文艺谈文艺,只就艺术谈艺术,要以生活为基础、按照生活的逻辑来进行。观察和评论一部文艺作品、一种文艺现象,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去分析、去考量,看那部作品是不是从本质上反映了社会生活?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是不是客观地展现了社会现实?看那种文艺现象是不是符合生活逻辑?是不是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进程?是不是符合文艺规律?只有从生活出发,以唯物主义的观点,用文艺的手法创作出的作品才是成功的作品,也只有这样的文艺批评才是接地气的文艺批评,才能让人信服,才能令人击节叫好。如前所述,不从生活出发,不从现实出发、不考虑读者的感受的文艺批评受冷遇、遭非议、挨批评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我看来,文艺批评的终极意义不外乎就是为了引导人认识文艺、认识自我。要想使众所关注的文艺批评不再虚弱、乏力,就应该真正坚守它的学术自律性,走出虚假、僵化、冷酷、陈腐的写作模式和封闭系统,从文本出发,从感动出发,紧攥“群众路线”这一传家法宝,以文艺的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这是今天体现文艺批评建构意义的精神性品质,重建文艺批评公信力的必然诉求。
    首先,文艺批评要明确批评对象及其产生的根源。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说是人民的文艺,这决定了中国当代批评家的职责。人民是文艺表现的主体,是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强调了批评的人民性。因此,作为文艺研究者,我们必须弄清:谁才是文艺批评的读者?文艺批评到底是为谁而写?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文艺繁荣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文艺批评的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批评家应牢固树立文艺为人民的价值立场,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递向上向善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把中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艺评论的灵魂;保持明辨方向的能力、坚守“独立”品格和“说真话”的操守、定力。批评家应心怀责任道义,以自己的独立品格点评创作,真诚表达审美情趣。一方面密切关注现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文艺现场中涌现的新人新作,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说社会历史不是空的,是人的社会历史,因此,可以从“史学观点”中理所当然地引申出“人学观点” 。文艺的本质应当理解为社会历史本质、人学本质和审美本质的有机统一。运用史学观点、人学观点和美学观点,弘扬文艺的历史精神、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追求文艺的时代精神、人文关怀和审美品位的高度融合是文艺评论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文艺批评的对象是文艺现象,但产生文艺现象的各种根源不容忽视。文艺现象是文艺本质的反映,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批评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究各种文艺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和经济根源,才能做到文艺批评有的放矢、恰到好处,才能对文艺事实进行准确的描述、分析、解说、评判和分类,正确开展文艺批评。
    其次,文艺批评不能脱离社会实践。马克思在《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空洞的说教,一切文艺批评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一切文艺批评家都会无所作为。这10多年来,远离文艺现场的言不由衷批评、削足适履式的“项目课题”批评、堆砌大量文献而鲜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规范”批评、独尊某一创作思潮或者理论倾向而罔顾文学丰富性的“学阀”批评以及唯西方新潮马首是瞻而脱离文本实际的泛文化批评等等,在学院批评中占据绝对多数。产生学院文艺批评的原因是学院体制对所谓人文类学术成果的要求,是仿照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专业评价体系制定的。为了对各种项目申报以及职称晋升和评奖“有用” ,机械化大生产出来的“学术模样”的成果,大批量地内循环于学院范围,文艺研究、文艺批评跟鲜活的文艺关系甚微。事实上,文艺批评一旦脱离具体作品或现象就是虚空的自说自话,没有基石的高屋建瓴,这本乃一常识,却成为批评者的惯用套路,并往往发展成群殴的态势。一篇(部)作品的出炉,作者必然有至少一个时段的冷静与思考,至于其作品深邃几何,取决于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对生命的体验,于读者亦然。文艺作品提供给阅读者或愉悦或痛苦或欢喜或忧伤的心灵触动,都是作者与阅读者的互动,也是文本作为文艺作品被分析的价值所在。
    第三,文艺批评不能失去基本的价值标准。无立论之据,何来结论之信?但这样一个最基本、最起码的问题,在当下众多的文艺研究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甚至是被逃避。这种文艺研究普遍不谈价值的问题,与当下的价值资源太丰富,批评方法太热闹有关,也与当下很多批评家放弃了作为社会良知的角色认同有关,批评家似乎习惯了为批评而批评,却在忙碌的批评中迷失了自己既有的判断标准。君不见身边经常召开的各种眼花缭乱的作品研讨会,它们层出不穷,乱象丛生。而与会的有关领导和批评家、学者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或者对某种作品有长时间的准备,却依然能凭多年练就的“会议功夫”作出精彩发言吗?还有某些所谓的专评家,往往偏离具体作品,做着长篇累牍的枯燥评说,甚至有的是故意的“狂轰乱炸” ,莫明其妙造新词,故意在作品与读者之间设置无中生有的障碍,令读者往往望而却步。实在不知道,这样的批评对于作者和读者究竟会产生多少益处。
    “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 ,是对批评方向的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四个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历史和人民的观点,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文艺的史学价值、认识价值和道德价值。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揭示了上层建筑组成部分——文艺的内在规律,揭示了文艺的审美价值。简而言之,真、善、美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作为历史的成果,作为客观的对象来看,真、善、美是同一客观对象的密不可分联系在一起的三个方面。因此,评价一部(篇)作品,必须从真、善、美的联系统一中去把握。尽管我们可以对一定的文艺作品的社会历史价值、思想道德价值和美学价值作分别考察,然而,三者又是绝不能割裂的。不仅如此,在运用文艺批评标准去评判和鉴赏具体的文艺作品时,还应加上自身的本土美学传统尺度,也就是把自己的喜好投寄给那些令他们感觉有兴味蕴藉的文艺作品。换言之,就是要立足群众的审美生态,以独到的见地和精准的艺术笔法,扫荡业已陈腐的批评话语和方式。这是一个称职的批评家应有的践行。
    总之,文艺批评只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只有“说真话、讲道理” ,才能与时代保持血肉般的联系,才能有疼痛感与当代性,才能切入最为核心的精神命题,真正形成一种良好的文艺生态。要实现这样的批评理想,批评家必须深入生活,向社会学习,多“接地气” 。过去我们强调文学艺术家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重要,认为批评家应是学者型的,主要应具备理论水平,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并不重要,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但失之片面。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是两相呼应,两相印证,共同完成滋润人心、建构文化、推动时代的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 。因此,批评家也应像作家艺术家一样,走出书斋,体验生活,将批评的触角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以入世的、建设性的、勤勉的积极态度,不回避,不推诿,深度钩沉,多使用“人的声音” ,少些“理论腔” 。只有这样说真话、讲道理、接地气的批评,才是经得起社会和群众检验的好批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