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尊重我们的历史,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对中国革命持疏离、质疑态度的自由主义思潮,在某些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一种“小气候”,甚至成了习焉不察的顺口溜。文学界或多或少地也受到了影响,一些人视自由主义话语为时髦,人云亦云,跟风随影,甚至奉为圭臬。
    革命文学传统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审美规范,突破这一规范进行创新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但是创新不能走向继承的反面,如果以创新之名从反面着笔,质疑革命、否定英雄,那就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症候是对20世纪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认识和错误态度。这在当前的文学创作中也有所表现,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思。
    历史虚无主义的出现,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2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历史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乏自觉、自信。20世纪的中国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结束了一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的奇迹,而且正在改变世界秩序。20世纪的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所创造的伟业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置身于这一震古烁今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自信,更有充分的理由自豪。
    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正是由于中国革命,中国才从一个气息奄奄的老大帝国中浴火重生,彻底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才从一穷二白的底子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放眼世界,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我们就能更加清楚地看到,这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做到的,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我们应该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着眼于世界发展大势,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严肃看待我们的历史,正确认识中国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之一,就是为革命的对象翻案。比如一些作品中塑造的地主形象,常常是勤劳、善良、仁慈的,几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应当说,作为个人的地主,也可能具有某些传统美德,但是如果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考察,那么在地主与佃农之间,无疑存在着剥削与压迫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无论个人品德如何,地主在本质上都是剥削者和压迫者。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通过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乡村的生产关系,不仅终结了乡村中的租佃关系与压迫性结构,而且终结了土地兼并带来的治乱兴衰的历史循环,为当代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这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根本变革。从这样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变迁的本质,看到革命带来的新生。一些论者把土地联产承包与“土改”、合作化对立起来,将之视为“单干”或“私有化”,由此质疑“土改”、合作化的必要性。这或许也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美化地主、质疑革命的思想动机。但他们没有认识到,土地联产承包并没有改变我国“土改”、合作化后形成的土地制度,也完全不是土地私有化。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看不到广大农民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看不到地主阶级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一味描绘和渲染地主的美好形象,这违背了最基本的历史真实,也违背了艺术的典型化原则。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之二,就是歪曲革命的动机。在一些作品中,当涉及革命者参加革命的动机时,很少将之归于对理想的追求和救国救民的热忱,而更多归于欲望或各种琐碎的阴差阳错的动因,将革命的动机神秘化、偶然化或庸俗化。中国革命绝不是偶然的、盲目的甚至荒诞的,而是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怀着民族复兴的理想,带领全民族不断觉醒、不懈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经过了那样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者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热血青年离开大城市,抛弃舒适的生活,去投奔延安。如果紧盯着金钱、权力、美色之类的欲望,津津乐道于命运的某种神秘、偶然,我们就很难真正走进千千万万革命者的精神境界,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英雄之腹,就是以人性之低的狂欢否定人的崇高向度,这不仅是抹杀前辈们的奋斗牺牲,也是在根本上贬损人,否定人类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当然,不排除在真实的历史过程中,确实有人是因为一些私人的或偶然的动因参加革命,唯其如此,才有整风和思想改造的必要,这也正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原因之一。将革命的动机归于个人欲望或命运的偶然,这是一种自我阉割的怀疑主义,是庸俗的市侩逻辑,在这样的逻辑中,看不到理想、信仰和崇高人格的光芒,看不到历史的意义,在这样的作者眼里,人只是活在眼前,人只是随波逐流的碎片,人的生命中没有任何社会历史内容,实际上,这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之三,就是夸大革命的伤痕。毋庸讳言,20世纪中国革命经历了不少曲折,甚至出现了“文革”这样的重大错误,这些曲折和错误对不少人造成了严重伤害,也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严峻与复杂。不是说不应该正视伤痕,但是,认识和理解中国革命,绝不能仅仅盯住这些伤痕,更不能认为这就是革命的本质和整体。如果一个作家由自己或亲人的伤痕出发,无限夸大他的个人经验,以至对中国革命持怀疑乃至批判的态度,这实际上就是放弃了对历史的责任。所谓“个人史”绝不是封闭自足的,它应该回到宏大的历史整体中接受检验、获得意义。作家或知识分子,不应局限于个人或家族的生存经验,不能放弃“综览”式的整体眼光,他不仅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不仅要看到一己悲欢,更要看到历史的天高地阔。也有的作者,并非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出于忧国忧民的热忱,但他们长期浸淫于某一段伤痕的研究之中,同样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之四,就是将革命娱乐化。一些作品出现了消费革命,将革命娱乐化的趋向。中国革命的曲折、复杂与波澜壮阔的戏剧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娱乐也是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问题在于,如果仅仅在娱乐的层面表现中国革命,将革命者的形象镶嵌在大众消费的叙事模式之中,革命严肃的历史内容就有可能被掏空,革命成为空洞的符号,失去了历史认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是研究革命文化如何吸收、利用通俗作品的叙述模式,将革命的理想与事迹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大众中传播;而在当前的文化格局中,情况有时反了过来,不是革命文化吸收利用大众文化,而是大众文化征用革命文化。当然,在大众文化、通俗文学日益兴盛的文化市场中,革命文化以碎片的形式进入消费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传播效果,但对我们来说,关键的问题是坚持革命文化的主体性,让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之五,就是虚化革命的信仰。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共产主义,所要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在一些作品中,却很少公开或明确地提到,往往以抽象的“理想”或“信仰”加以替代。于是,在抽象的“信仰”层面,共产党人与国民党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与宗教信徒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都是为各自的信仰而战。因而,作品中那些反面人物也得到了理解,甚至因其信仰的执著与命运的悲剧性,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同情。当然并不是说,在作品中不能表现反面人物的信仰,问题是,如果“信仰”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信仰也就被相对化了。将革命的信仰抽象化或虚无化,这是一个颇具症候性的文化现象,也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上述种种表现,既有思想层面的原因,也有艺术层面的原因。只有深入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才能真正摒弃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在思想层面,对中国革命持疏离、质疑态度的自由主义思潮,在某些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一种“小气候”,甚至成了习焉不察的顺口溜。文学界或多或少地也受到了影响,一些人视自由主义话语为时髦,人云亦云,跟风随影,甚至奉为圭臬。
    在艺术层面上,文学不是史学,也不是理论,其思想的表达方式是丰富、多义、含混乃至隐晦的,这就使得一些作者对历史观上的混乱和错误失去思想上的警觉。仍以地主形象为例,革命时代的作品将地主一概塑造成恶霸或土豪劣绅的形象,这固然符合其阶级本质,但却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及生活的丰富性,这时一个“好地主”形象的出现,或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是从这里再向前走一步,认为地主都是好的,都具有传统美德,进而认为包括“土改”在内的中国革命都错了,那便严重背离了历史的真实。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还有个人经验与时代经验、真实性与倾向性、继承与创新等问题需要深入加以研究。以真实性为例,把个别的、经验性的真实简单扩大为整体的、本质性的真实,那么这种真实很容易以偏概全,很可能成了不真实。再以继承和创新为例,革命文学传统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审美规范,突破这一规范进行创新,这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但是创新不能走向继承的反面,如果以创新之名从反面着笔,质疑革命、否定英雄,那就走向了历史虚无主义。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作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他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以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和表现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勇攀文学高峰,铸就中华民族的新史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