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 “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创新的一个重要论断。在文艺发展繁荣的总体格局中,在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热浪中,我们文艺创作最需要的心态,是对文艺创作规律的尊重,是对艺术创作要精益求精的坚守。创新不是走捷径,创造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一定要把创作态度放平和,放端正,坚决克服浮躁这个顽疾。 ■ 文化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浸润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小而言之,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大而言之,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人文素质。 ■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一切坚守正义事业和人民立场的文艺工作者都必然和必须高度自觉地拥抱艺术理想,坚持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促进时代变革,并以艺术的方式将文明之光照亮生活的四面八方,直至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使人民的精神在温润中得到提升、在欣悦中受到启迪、在感悟中获得洗礼。 ■ 当今世界,尽管存在着价值观的差异,但坚守艺术理想,坚持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构筑精神高地,仍具有最强的凝聚力。面对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我们当以自身的文化优势与文明特质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赢得新成就、作出新贡献,并以此增强向心力和吸引力,使我们的文艺真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引擎。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时代发展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文艺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为新形势下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特刊发四篇文章。 坚定文化自信 振奋民族精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希望就是:“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他把“坚定文化自信”与“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联系起来,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继“七一”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又进一步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确,文化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浸润于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小而言之,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大而言之,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和人文素质。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在当今世界风云激荡、思潮交锋中具有多么深沉的耐力和多么持久的定力。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地对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坚定地对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才能“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创作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优秀文艺作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指出:“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素有的这种文化自信的气度,而继承弘扬这种文化自信,一定要与时俱进,落到实处。一是要遵循文艺“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规律,让文艺“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二是要坚持思想和价值是文艺的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三是要坚持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当作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要有史识、史才、史德”,“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美学观,褒优贬劣,扬清激浊,既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指明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航向,又旗帜鲜明、一针见血地批评了那种脱离时代和人民、热衷于形式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那一套的丧失文化自信的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深长思之,认真践行。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对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自信,同时也对学习借鉴世界文化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有用的成果充满自信。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既不忘本来、各美其美,又能吸收外来、美人之美,更能面向未来、交融整合、美美与共,从而在继承中与当代生活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借鉴中完成创造性超越与中国化。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文艺界进一步奏响了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殷殷期望的:“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髄、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在人民的史诗创造中铸就文艺的史诗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 向云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使命、牢记职责,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同党和人民一道,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这是一个伟大的呼唤和鞭策,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在两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尽管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文艺界出现了新气象新面貌,成果丰硕。同时,进一步深刻阐明了什么是文艺高峰,如何攀登文艺高峰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要求文艺工作者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解决好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在人民的进步中实现文艺的进步,在人民的史诗创造中铸就文艺的史诗巨制。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呼应伟大的时代,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变革,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面对这种史诗般的变化,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有着最深刻把握的作品。这既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课题,也是古今中外文艺发展的一条规律。我们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创作出既有生活底蕴又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 史诗是为人民抒写的。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就要求我们,把当代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史诗般的实践转化为文艺的史诗性篇章。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我们要追随人民的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他们的故事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我们必须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要有创作出史诗的能力和雄心。史诗性的作品无不具有时代的高度,有深刻的人民情怀,有经典的表达范式,有崇高的审美信仰,有宏大的历史气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有伟大的文明轨迹。要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就要坚持走入生活、贴近人民,就要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而读懂、读透社会,则决定着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当今时代,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们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为文艺发展提供了无尽的矿藏。只有真正读懂、读透社会,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文艺要像刻刀一样创造生活,要善于和精于塑造典型人物;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批判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和丑恶现象,用文艺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让人们看到美好、希望和梦想。文艺家要以文艺创作和优秀文艺作品为立身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为人民创造出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 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中华民族新史诗,不仅要高扬中华美学精神,也要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把我们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 像看待生命一样看待文艺创新创造 《文艺报》总编辑 梁鸿鹰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作家艺术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他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这一论述对当代文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学艺术是富于智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创造是文艺的核心和灵魂。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每一座文艺高峰,都来自人类创新创造的伟大实践。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关键要看是否出现了足够多的原创力作;衡量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关键同样要看能不能以优秀作品充分彰显创造能力,耸立起为世界所瞩目的文艺高峰。我们当前文艺创作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仍然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归结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创新,缺少创造,还没有把创新视为生命,没有把原创力的提高视为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不少人满足于沿袭旧套路,满足于已经习惯的创作方式、创作观念与创作思路。对于已经成功的作家艺术家来说,不少人不愿意冒创新的风险,对于一些处于正在摸索阶段的青年作家艺术家来说,他们可能还没有找到创新创造的更为适宜的方法与途径,特别是在观念上,还没有把创新推动视为生死相依的动力。穆勒曾经说过,“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回顾中外文学艺术发展史,传世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凝结了前人创新创造的精华,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最精湛的艺术创造。 时代生活的发展是创新创造的源泉,是作家艺术家成就佳作的重要条件。火热的时代每天都产生着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变革的社会每天都有意外的惊喜呈现,作家艺术家要想贡献出传世佳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不能不立足时代的生动实践,不能不在人民群众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活剧中找寻题材和主题、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汲取艺术的灵感。李可染说过:“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当代社会生活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创新创造的题材、主题,启示着我们开出艺术创造的新生面,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才能获得创新奋发的勇气,才能收获创新的果实。 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延续我们民族精神血脉的中华文化传统,是当代任何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依托。一些所谓的创新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内涵和内容缺乏传统的底蕴,没有真正激活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创新就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表达出来,就要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创新也离不开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从而焕发文化创造力。 创新从来就意味着百倍的付出与极为艰辛的探索。高尔基说过:“保守是舒服的产物。”躺在功劳簿上就不会创新,站在流俗的小河里吃老本,会消磨掉创造的意志。文化上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来自于突破常规的创新创造。卓别林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要有创新创造的勇气与胆识,要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怕失误,不怕嘲讽,与自己的习惯思维较劲,向艺术上大胆突破的先贤看齐。要敢于推动各种艺术要素的融合,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向注目,向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创新的一个重要论断。在文艺发展繁荣的总体格局中,在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热浪中,我们文艺创作最需要的心态,是对文艺创作规律的尊重,是对艺术创作要精益求精的坚守。创新不是走捷径,创造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一定要把创作态度放平和,放端正,坚决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文艺是关乎人类灵魂的事业,是建设人类灵魂大厦的百年大计,绝不能在思想艺术的质量上出问题。在时代大潮中的创新创造,同样需要精益求精,以百倍的专注,以守护自己生命一样的敬业,贡献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树立起中国文学艺术的世界风范。 让真善美成为文艺的引领力量 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艾 斐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一切坚守正义事业和人民立场的文艺工作者都必然和必须高度自觉地拥抱艺术理想,坚持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促进时代变革,并以艺术的方式将文明之光照亮生活的四面八方,直至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使人民的精神在温润中得到提升、在欣悦中受到启迪、在感悟中获得洗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守艺术理想,“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我们要按照这一要求,高度自觉地“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 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因此,文艺工作者必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不但要谙熟创作之道,在情感、立场、观念和方式方法上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而且要把生活与时代融为一体,在感受时代脉动中提炼生活、表现时代、讴歌人民。必须不断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讲好中国故事,用饱含中国精神的笔触生动表现改革发展当中的新飞跃和大变革。实现这个目标,一个最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就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塑造自己,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切实做到德行好、路子正、艺术精。同时,还要始终站立时代潮头,真正把人民装在心里,坚持以精、醇、深、新的作品回报社会和人民,在兼顾两个效益的同时更加高度自觉地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置于核心、奉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同时代脉搏一起律动的精品力作。否则,一旦被名位和利欲所动摇,创作就必会从创造精神养料而沦为制造精神垃圾,创作者自己就会从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而变为社会肌体的腐蚀者。正如鲁迅所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这是因为,文艺创作在本质上就是作者人格与人品的自我宣示。这是自然的、必然的,想遮拦也遮拦不住,想回避也回避不了。我手写我心,我心无讳饰,向来如此。作为中国文学里程碑式的人物,屈原、司马迁、杜甫、曹雪芹们以其创作照亮了中国文艺历史的天空,但他们的创作却大都伴随着生活的困厄。鲁迅以笔为投枪,甘愿在“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抗争中过着不无艰危的生活。试想,如果他们为一时之誉而急躁,或是为经济利益而甘当名利的奴隶,那就不会有《离骚》、《史记》、“三吏”、“三别”、《红楼梦》、《阿Q正传》等光照千秋的扛鼎之作。古往今来,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哪一个不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哪一个不是呕心沥血铸就的! 当今世界,尽管存在着价值观的差异,但坚守艺术理想,坚持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构筑精神高地,仍具有最强的凝聚力。面对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我们当以自身的文化优势与文明特质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赢得新成就、作出新贡献,并以此增强向心力和吸引力,使我们的文艺真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引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身处我国社会发生的史诗般的变化当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更加自觉地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代号召、追求艺术理想,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